抗癌个性化疫苗重大突破到底是什么黑科技

菠萝

(一)

这两天有个爆炸性新闻,美国和德国的两个团队,同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展示了针对肿瘤的“个性化疫苗”临床试验,取得重大突破。

两个试验都是针对黑色素瘤,都是选取的3期或4期的中晚期患者,复发高危人群。

结果让人欣喜,两个团队都显示,一大半的患者在接种疫苗后,肿瘤没有复发,即使复发的患者,一部分在使用PD1免疫疗法后,肿瘤也再次消失!

重要的是,使用疫苗的患者,体内针对癌细胞的特异免疫反应大大增强!

据我所知,这是第一次临床证明“个性化癌症疫苗”的效果!我们真正唤醒了人体内自带的抗癌武器。

各种号称提高免疫力的东西,比如冬虫夏草,燕窝,海参,酵素等,都没能做到这件事情。

(二)

几十年来,“癌症疫苗”一直是抗癌领域的梦想。

疫苗广义分为两种,预防性疫苗(发病前使用)和治疗性疫苗(发病后使用)。

我们现在讲“癌症疫苗”,主要指治疗性疫苗:癌症发生后,用于激活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控制癌症的生长,或者用于杀死肉眼看不见的癌细胞,防止复发。

想象一下,给一针疫苗,肿瘤就缩小,或者肿瘤就不复发,该是多么美好的世界!

但在过去几十年,很多人尝试,但是效果都不好。

为什么?

随着对癌症多样性的理解,大家发现了线索:每个人的癌症都不一样!

乙肝疫苗对大家都有效,是因为大家的乙肝病毒本质都一样。同一个疫苗,不管用在什么人身上,所激发的免疫反应,都能对抗乙肝病毒。

癌细胞不行。

由于没有俩人的癌细胞是一样的,因此不同患者需要激活不同的免疫反应,才会有效。以往,科学家专注开发广谱疫苗,期待像乙肝疫苗一样,大家都可以用。

事实证明不好使。

必须要根据每个人的肿瘤特点,定制“个性化疫苗”。

(三)

那么问题来了,“个性化疫苗”到底是什么原理呢?

这里面涉及一个重要的概念:肿瘤新抗原(TumorNeoantigen)。

什么是肿瘤新抗原?

我们都知道,癌细胞是基因突变的产物。

人的每个细胞里,DNA用T,C,G,A字母(足足30亿个!),拼写出了一部完美的文学作品:“人体细胞生命指南”。

这个指南,告诉细胞什么时候分裂,什么时候迁移,什么时候死亡。维持着人体正常运行。

但癌细胞不老实,它通过改变T,C,G,A的排列顺序,来修改这个指南,导致不该分裂的时候分裂,不该迁移的时候迁移,甚至获得永生。

打个比方,正常细胞指南的一部分是这么写的:

“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有些细胞发生了突变,变成了:

“菠萝,菠萝,菠萝,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菠萝”正巧有强大能量推动细胞生长,它就是所谓的致癌驱动突变,这个携带新指南的细胞,就成了癌细胞。

这时候,如果人体免疫系统能及时发现这个指南出错了,癌细胞就会被干掉。但很不幸,由于种种原因,免疫系统很多时候识别不了驱动突变。

或许因为“菠萝”看起来人畜无害,被漏掉了。癌细胞因而生长起来了。

没办法了么?

也不是。癌细胞的突变通常不会这么精确,它在把“鹅”变成“菠萝”的时候,也会随机改变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词(DNA)。

比如张三的癌细胞会变成:

“菠萝,菠萝,菠萝,曲颈向天歌,白板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而李四的癌细胞会变成:

“菠萝,菠萝,菠萝,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中拨清波。”

白板也好,红中也好,本身对癌细胞生长没有影响,纯粹只是个副产物。我们要设计靶向药物,肯定是针对“菠萝”,而不会管“白板”和“红中”。

但最近研究发现,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突变,竟然是治愈癌症的关键!

原因,是正常细胞的生命指南中没有麻将,因此免疫细胞天生就知道,如果看见麻将牌,这个细胞肯定不正常!

结果碰巧,癌细胞把“毛”突变成“板”,“掌”变成“中”,居然拼出了“白板”和“红中”!

这意外帮助免疫细胞识别了癌细胞。

它们俩,就叫做肿瘤新抗原。

也有些时候,主要致癌突变(比如这里的“菠萝”),本身就是新抗原。但目前研究显示,绝大多数肿瘤新抗原,都是以往被多数科学家完全忽略的“突变副产物”。直到最近,大家才意识到其重要性。

最近很火的PD1免疫药物,也是因为激活了针对肿瘤新抗原的免疫细胞,才产生了特异,而且能持久的疗效。

大家还可以看出很重要的一点:虽然患者的主要突变都是“菠萝”,但每个患者的新抗原是不同的,有的是“白板”,有的是“红中”,也有的是“幺鸡”。

激活对抗白板的免疫细胞,对携带“红中”突变的癌细胞是无效的。

这就是为啥必须要个性化激活免疫系统。

(四)

这次的“个性化疫苗”,就是要根据每位患者携带“红中”还是“白板”,来定向刺激免疫细胞。

它大概分为4步:

第一步:通过深度基因测序,比较每位患者的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从而获取所有突变信息(找到所有被改变的指南文字)。

第二步: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找出突变里可能的“新抗原”(找到所有可能拼出来的麻将牌)。

第三步:合成特异的“新抗原”,做成疫苗,注射到对应患者体内,刺激他们体内特异的针对新抗原的免疫反应。

第四步(看不见的):患者体内产生的特异免疫反应,干掉携带对应新抗原的残留癌细胞。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个性化疫苗”是顶尖的生物技术,需要各方面人才通力配合才可能实现。这次试验中,为每一位患者制备定制化疫苗,平均要花3个月!

未来,这个技术如果要推广,必须显著缩短时间。一方面,时间太长,很多晚期患者可能等不了,另一方面,时间越长,成本就越高。

(五)

菠萝虽然激动,但不会像某些自媒体一样,大喊“美国(或者澳洲)逆天!人类已经攻克癌症!”

这还是个早期科学试验,患者比较少,也没有对照组。

另外,技术上依然有很大提高空间,尤其是第二步:生物信息学预测“新抗原”,现在成功率依然不高,我们可能错过了很多重要的,能引起很强抗癌免疫效果“新抗原”。

但即使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毫无疑问,这次黑色素瘤疫苗的初步成功是一件大事儿。将会刺激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这个新兴领域。

理论上,这种方法可以用于任何癌症,如果成功,将带来是一种全新的癌症免疫疗法。尤其在预防癌症复发上,价值无限。

让我们一起期待结果在更大规模临床试验中被证明,一起期待中国本土出现这样的高科技公司,一起期待抗癌领域的游戏规则被改变!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1:Animmunogenicpersonalneoantigenvaccineforpatientswithmelanoma.Nature.Jul5.doi:10./nature.[Epubaheadofprint]

2:PersonalizedRNAmutanomevaccinesmobilizepoly-specifictherapeuticimmunityagainstcancer.Nature.Jul5.doi:10./nature.[Epubaheadofprint]

3:Cancerimmunotherapy.Adendriticcellvaccineincreasesthebreadthanddiversityofmelanomaneoantigen-specificTcells.Science.May15;():-8.

点击下列关键词,阅读您关心的主题

免疫疗法

靶向药物

耐药

PARP抑制剂

安慰剂

甲状腺

乳腺癌

肝癌

肺癌

白血病

鼻咽癌

癌症筛查

防癌体检

癌症预防

癌症报告

诗人和长寿

小崔和非转

癌症和运气

徐婷和中医

隔壁老张

医院

伪科学

水果神药

一起努力!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wh/2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