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年我国不孕不育患者数量已超过万,20年前我国育龄人群不孕不育率仅为3%,年已攀升至15%。男性不孕不育的发生率由10年前的35%上升至50%。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等遗传学因素导致的精子发生障碍占30%以上,其中Y染色体微缺失是导致男性不育的第二大遗传因素,发生率仅次于克氏综合症(Klinefelter综合征,男性多一条X染色体),Y染色体缺失约占男性不育的比例为10%。
Y染色体微缺失主要是无精子因子(Acoospermiafactor,AZF)区的缺失,该区域包含精子生成的相关基因家族,不同程度的缺失可导致无精子或少精子症,AZF区进一步可分为AZFa,AZFb,AZFc等区域。
表1:Y染色体不同区域微缺失的临床表现和发生频率
1、检测内容
Y染色体AZF区域6个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taggedSite,STS)分别为SRY、sY86、sY84、sY、sY、sY、sY。
遵照年《欧洲男科协会(EAA)和欧洲分子遗传质控协会(EMQN)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指南》和年《中国人Y染色体微缺失分子诊断指南》。
2、检测意义
1)为原因不明的无精子症或严重少精子症患者明确致病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2)阻断Y染色体微缺失向子代传递;
3)为临床治疗男性不育提供遗传学证据。
3、适用人群
1)常规检测人群:
a.男性不育症患者选择卵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前;
b.体外受精(IVF)生育子代前;
c.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
d.无精子症患者进行睾丸活检术前;
e.男性不育症患者(如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前。
2)推荐检测人群:
a.少精子症患者(精子数目少于5×/mL);
b.精子密度正常,但原因不明的男性不育症患者;
c.男性不育伴隐睾和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
d.原因不明的男性不育症患者用药前;
e.妻子有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的患者。
4、检测流程及报告周期
5、样本类型
2mL外周血
1、盘点:单细胞扩增测序技术的最新进展
2、寻找不孕不育症遗传学原因的“利剑”
3、胚胎筛查一日游,千挑万选始出来!(PGS全程解析)
4、MALBAC-RNA?单细胞RNA扩增产品免费申领!
5、MALBAC技术再次成功阻断显性遗传性多囊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