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好治么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522/7157873.html来源:检察日报正义网8月22日,《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三审。
鼓励遗体捐献:
公民生前未拒绝捐献遗体,近亲属可共同决定
草案拟进一步鼓励遗体捐献的内容,明确公民生前未拒绝捐献的,其近亲属可以共同决定捐献。草案二审稿第七百八十七条对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生前决定遗体捐献等内容作了规定。一些常委委员、地方、部门和专家学者提出,死后遗体捐献有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予以鼓励,建议吸收国务院《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相关内容,明确公民生前未拒绝捐献的,其近亲属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在草案第七百八十七条中增加一款规定: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共同决定捐献。这也意味着,公民生前未拒绝捐献的,其近亲属可为其决定捐献遗体,但需达成一致意见。规范人体基因科研:
从事人体基因科研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草案还进一步规制了与人体有关的科研活动的行为。草案二审稿第七百八十九条之一规定,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背伦理道德。有的常委委员、地方提出,从事这类活动,还应当强调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采纳这一意见,在该条中增加规定:从事此类活动“不得损害公共利益”。打击宾馆偷拍:
任何人不得拍摄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草案拟针对隐私权增加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搜查、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草案二审稿第八百一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隐私是具有私密性的私人空间、私人活动和私人信息等”。一些常委委员、地方、部门和专家学者建议对隐私的定义作进一步研究修改,突出“不愿意为他人知晓”这一特点,同时应当对在宾馆房间私装摄像头进行偷拍、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行为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基于此,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建议将隐私的定义修改为“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等”,并增加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搜查、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行踪有望明确列入保护范围
在个人信息保护上,草案二审稿规定了个人信息的范围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一些常委委员、地方、部门、专家学者和企业提出,个人的电子邮箱地址和行踪信息同样具有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功能,也属于重要的个人信息,建议纳入个人信息的范围。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将自然人的“电子邮箱地址”和“行踪信息”纳入个人信息的范围。8月22日,《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三审。“自助行为”有严格适用条件防止滥用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二审稿第九百五十四条之二规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的,受害人可以在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财物的合理措施,并在事后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提出,为防止该规则被滥用,建议进一步严格限定适用条件。对此,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三审稿明确,在上述“自助行为”规则适用条件的基础上,增加规定一个条件,即“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才可以实施自助行为。高空抛物坠物“全楼买单”规定有望作调整
在有关高空抛物坠物规则上,草案拟增加建筑物管理人的责任,“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与此同时,针对高空抛物坠物情形,除依法追究侵权人责任外,草案拟明确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立案调查,治安处罚责任人;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刑事责任。草案二审稿第一千零三十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近一段时间以来,“高空抛物坠物”造成他人损害的事件频发,“头顶上的安全”引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