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医疗将来临,大V医生与基因专家教你管

在传统医学中,医生是上帝,是权威,拥有至高无上的解释权和裁决权,面对疾病,患者总是被动接受。在大数据开启的智能时代下,医疗领域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民主医疗时代即将到来。

6月11日下午,湛庐文化联合OMAHA在杭州低碳科技馆举办了“智能时代的个体医疗革命——《未来医疗》新书发布会”,传播个体医疗的先进理念。发布会上,医疗界的各路大咖围绕“智能时代的个体医疗革命”这一主题,从数据、技术、基因、疾病和患者各个角度,对于医疗行业正在经历的变革展开了全方位的探讨。

民主医疗时代,做自己身体的COO

郑杰

《未来医疗》译者、树兰医疗CEO、OMAHA联盟创始人

《希波克拉底的誓言》说:上帝在治病,医生是助手。在以前,医疗是神圣的,美国医学会的Logo上刻画的权杖,那是权利的象征。直到年,才有了知情同意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病人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源,自主参与更多的决策,未来的医生他可能不是知识仓库的角色,而应该成为知识的管理者,应该更多地跟病人沟通,去关心病人,然后和病人一起进行决策,同时成为聪明病人的伙伴,这是一幅未来医疗的场景。

未来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解决方案,一定是大势所趋。我们都可以看到所有的医疗机构都在干这个事,所以《未来医疗》的核心思想提炼出来,我们说每个人应该成为自己身体的COO,医生是做你的CEO的,有些事你跟他报告一下,他给你做个决策,大部分都是自己管自己,患者是独立的积极的参与者。我们整本书在讲家长式医疗变成了协作式医疗,从医生最懂变成我们患者最了解自己的情况,这个时代已经来临。

……

智能设备助力医疗数据获取

李天天

丁香园创始人

现在的移动互联网趋势,有关人生理的数据,越来越容易采集,可获得性的成本越来越低,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医医院转移到家庭,这是未来医疗行业的爆发点。一个小小的摄像头,安装在手机摄像头前方,可以拍摄人鼓膜的画面;一副外观如同寻常耳塞的医用级耳塞,插入耳机可以监听认得心音、呼吸音;两块薄薄的电极板,贴在手机背面,双手按住一分钟,手机上就能导出你的心电图;还有可以测血压、血糖,测血氧、心率的小设备,戴在头上一分钟,不仅有结果,还有实时的连续的动态变化。

像这样的设备可以方便我们采集数据,而且数据采集的场景,医院里面,而是在家里,在客厅在床头,这个就是科技的力量。你不需要去医疗机构,便可以获得这些数据,这些技术上的突破,对我们民主医疗也好,还是未来医疗也好,都是巨大的推动力量,我们可以拿到有意义的医疗数据了。所以我们在讲未来医疗,也是在讲医疗的解放,科技的脚步不会停下来。

……

技术,让医学更人文

张强

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

新一轮技术浪潮的到来,我认为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物联网。这两个技术彻底改变了我们过去以医生为主导的这种技术进步。大家可以发现医院也好,医院也会,技术越来越好的时候,也受到一些置疑,说我们医生唯技术论,把医疗变的更冷冰冰,都在秀技术。秀到什么程度?腹腔镜开个胆囊,不用从肚子里面打洞了,从胃里面进去,胃打洞把胆囊从胃里取出来,所以很多人说这个是秀技术。这个时候我们的互联网和物联网出现,使得我们的技术开始走向往人文方向走。

现在,我们的远程系统,直接把医生送到病人家里去了,病人有什么问题,直接可以跟医生对视。这里面远程系统里面可能碰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将来通过我们可穿戴设备,以及通过我们的一些流程设计或者数据化的设计,实际上可以成为现实。所以我想在这个浪潮当中,我们的医生一定要做好准备去迎接这种新的挑战,同时我们可以看成一种机遇。未来我们跟病人的关系,就像我们今天会议主题一样,我们可能是一个平等的关系,甚至我们某一些患者在某些方面对自己的了解甚至超过医生,所以我想在新技术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医生和患者的关系会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

基因技术离我们有多远?

赵奕宁

奕真生物创始人及亚洲区CEO

我们现在一边谈非常高深的科学,一方面谈基因对我们每天生活的影响,基因技术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因为基因技术不像穿戴设备可以摸到穿到,我们可以看到目前非常混乱,我个人的感觉是基因是一本天书,需要人来解读,但是对我这样专业的人来说,就是一头我们在谈非常高大上的基因编辑技术,在另一头我们看到的是大众对基因的技术的认知非常低。

我说的大众包括医生,包括专业医生。这就非常可怕,可怕在哪里?如果连医生都不明确什么技术是好的,大家就可以知道,这天书在医生那边能有多少可信度,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当我读了《未来医疗》后,回过头去想,会发现民主医疗很有意思。列宁说过一句话,在文盲的社会中是没有文学的,我觉得基因文盲也是很难推动基因技术的。民主是让人民做决策和决断,但是民主的基础是教育。

……

消除信息不对等,拉近医患距离

初洋

丁香园医学传播总监、《太医来了》主持人

我自认为我是特别平易近人的医生,有一回陪朋友去看病,但是在就诊过程中,接诊医生愣是没有抬头看过我们一眼。整个人冷冰冰的,他给我的感觉很遥远,也很傲慢,我感觉受到了冒犯。突然间,就像照镜子一样,我感觉看到了自己。但我认为这种傲慢很无力,为什么呢?医院平台里面,是这个平台在为你获取流量。但这些都与你无关,医院,你就什么都不是了。

可以说,我们医生的存在价值就是信息不对等,我们掌握了专业知识,这个壁垒非常强,病人与医生的专业知识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后,患者在渐渐的掌握着专业知识,逐渐的掌握着主动权。这时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一些高知患者,他们去网上搜索医学文献并把它们打印成册,拿着这些他们所谓权威的东西来和医生辩论。我认为,医生在意识到这些事以后,不应该抗拒这样的患者,应该选择积极拥抱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

痛风患者的自我管理之道

金瓯

OMAHA副秘书长、患者代表

直到今天,痛风伴随了我15年光阴,并且也将继续伴随着我的余生。人类有记录的痛有12级。12级痛没人知道,11级痛就是女人生孩子,10级就是痛风。当痛风发作时,非常痛苦。人没有经历到这一天的时候,不会想到健康是多么的宝贵。因此,我开始了对自我的量化管理:记录每一次痛风发作时候的感受,发作前后的行为,一直到现在,积累了数不清的数据。在这期间,我发现了一些疾病发作的规律,这对我以后更好的控制自身行为,减少疾病发作的频率、减小疾病发作的烈度,受益匪浅。我希望现在形成一个内部的封闭反馈机制,健康需要管理,从现在做起。

在这里分享我抵抗痛风的几大武器,第一个就是管住嘴,第二个是迈开腿,尝试各种各样的运动。然后多喝水,要量化,我是带了一个毫升,每天至少喝多少计算一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还有一点就是,管理情绪。这个压力的排解能力和释放能力和自己的压力源的调节和化解,其实跟病都是有很大的关系。我有很深三方面的体会:第一要交流,不要孤军奋战。第二要敢于尝试各种治疗方法,相比那个痛风发作时候的痛苦,你就会知道求生的欲望或者是人向往健康的欲望怎么样。最后一点就是要坚持,任何事情要坚持,不然就是白干。

大咖推荐书单:《聪明的病人》、《失控》、《技术的本质》、《复杂》、《清单革命》、《颠覆医疗》、《未来医疗》、《小灵通漫游未来》

感谢以下机构对本次发布会的大力支持!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专题文章

新书

书单

读书拾慧

精要主义

双脑记

简单的哲学

千面英雄

共享经济

星际穿越

语言本能

最好的告别

人工智能

指数型组织

为未知而教

跑步

互联网

大数据

游戏化

???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

联系邮箱:zhouyi

cheerspublishing.







































如何治疗白癜风土方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zl/6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