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人的基因造人,让人成神还是毁灭

白癜风治疗的费用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320423.html

悦透第篇文章

(本文版权属于原作者)

01

霍金的预言

霍金曾经发文警告:基因工程将带来超级人类,他相信未来富豪将能够编辑自己和孩子的DNA,改善记忆力、抵抗力、认知能力和寿命…不幸的是,对于非精英阶层,我们这些普通人终将被甩在后排,甚至被淘汰。

02

一条“修改人类基因的造人”信息

像一束炸弹震惊世界

人民网昨天(11月26日)报道称,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深圳诞生。

这一信息,像一束炸弹,让国内外舆论天翻地覆,让无数人忧心忡忡!

03

“基因编辑婴儿”

最让人关心的问题

目前,网上能够查到一份来自“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审批。这也让人想起霍金最后的预言…

果壳网(百家号)及时回答了关于“基因编辑婴儿”的一些问题,摘录如下:

1、这里的“基因编辑婴儿”指的是什么?

是指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修改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的基因。这个技术以前也有很多研究者做过,但是都会在胚胎发育极早期就中止。让修改过的胚胎完全发育直到诞生,这是第一次。

2、这次编辑了什么基因?

是把编码CCR5蛋白的基因修改成了它的变体CCR5Δ32,去掉了32个碱基对。CCR5是一个负责免疫的基因,在自然界里已经存在CCR5Δ32这个突变了。研究者发现,CCR5Δ32的历史很短,只有约一千年左右,它的频率历史上一直在快速增加,说明它总体来说应该是好东西。

3、通过编辑获得CCR5Δ32,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最大的好处是,拥有它的人对HIV-1有很强的抗性。不能说这意味着对艾滋病完全彻底的免疫——HIV病毒的毒株很多——但这个抗性是很明显的。考虑到HIV传给人不过几十年,这并不能解释它历史上的频率增加,所以它应该还对历史上某些流行病也有好处。

CCR5Δ32也有缺点,会对感染后的炎症反应带来不良影响,比如遭受一些黄病毒属病毒(如西尼罗河病毒或者蜱携带的脑炎)感染后,有更高概率出现严重的症状。流感的死亡率可能也会增加。

现在HIV是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所以人群中CCR5Δ32增加应该还是好事情,但是对于具体的个人,特别是刚出生的婴儿,就不好说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身处艾滋病高危中,一个人完全可能过上一种西尼罗河病毒比HIV更危险的生活。更何况,使用CRISPR进行编辑,这个操作本身就是有风险的。

4、CRISPR基因编辑的风险在哪里?

CRISPR作为基因编辑工具虽然强力,但是会有很多“脱靶“——错误地编辑了不该编辑的地方。它的脱靶率依然是一个争议中的话题。

在有些领域,脱靶不是大问题,比如如果我要编辑一个农作物,那很简单,编辑完了之后养养看,不断检测各种指标,如果出了问题,扔掉重来就是了。

但是在人类胚胎编辑里,脱靶就是大问题了,因为你只有一个检测窗口——那就是胚胎早期。等到胚胎发育起来再发现问题那就晚了,你总不能把一整个活人给扔掉。而且,这个人长大成人之后还要结婚生子的,脱靶带来的错误编辑还会传给后代。

当然研究者肯定知道脱靶的风险,我也相信他们一定尽了一切努力来测序筛查防止脱靶的出现,但是目前的技术毕竟是有限度的,对人类胚胎进行操作,风险还是太大了。

5、这个实验如果成功,意味着什么?

技术上讲,基因编辑胚胎不是新鲜事,大家等待的突破不是编辑本身而是如何避免脱靶。还看不出这个新实验是否有所突破。日常现实中,这不会带来什么巨大变化。HIV抗性不是什么特别了不起的特征,这个基因也已经存在于人群中了。

我们真正关心的“设计婴儿”的那些特征,比如外貌或者智商,都太过复杂,短期内设计不出来(除非你愿意全盘照搬爱因斯坦或者霍金的基因)。

真正值得担忧的,是这个案例暴露出来的监管不足。干细胞疗法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医疗新技术,但因为国内监管不足,很多黑心诊所都在打着它的名义进行昂贵而无用(甚至有害)的所谓治疗。

04

全国位科学家联署声明

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11月26日下午,

知识分子(智趣的知识分子(北京)传媒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发布科学家联合声明,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05

深圳卫计委宣布

已启动调查

同日,深圳卫计委宣布已启动对医院伦理问题的调查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启动对医院伦理问题的调查

11月26日,有媒体报道《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引发公众对该项研究的安全性与伦理性的热议。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于年公布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明确规定——从事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医疗卫生机构是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工作的管理责任主体,应当设立伦理委员会,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伦理委员会独立开展伦理审查工作。

医疗卫生机构未设立伦理委员会的,不得开展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工作。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伦理委员会设立之日起3个月内向本机构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并在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登记。

深圳市参照该《办法》对省级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的相关职责要求,建立了“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并已开展“从事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医疗卫生机构已设立伦理委员会的备案工作”。

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伦理委员会设立之日起3个月内向本机构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经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这一机构未按要求进行备案。

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于11月26日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进行公布。

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

年11月26日

谁来监管?法律的边界在哪里?将来,我们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吗?那将会是人人成神还是自我毁灭?

关心人类命运,请转走!谢谢!

本文版权属于原作者

请作者联系本号,以便奉寄稿酬

来源:人民网、杭州日报、上观新闻、果壳网

请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zl/64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