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丨知识付费付费墙认知盈余数

数字时代跑得太快啦

一转眼年都是4年前的事情了

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是一种通过知识信息的共享来获得一定收益的传播模式。

知识付费兴起的原因有三点:一是移动支付渠道日渐成熟,二是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增加了用户获取有效信息的难度,三是网络中有大量知识分享者有着“认知盈余”的变现需求。

知识付费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但是知识付费目前仍存在着把关人缺失、信息碎片化、信息泡沫化等问题。因此知识付费平台要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法律法规;注重信息加工,传播高质量知识,打造更加规范的平台。

自年来,知识付费进入井喷阶段,得到、知乎live、分答等APP都于同年上线。因此,年也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

付费墙

付费墙是指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它是在传统报业衰落的背景下,许多新闻提供商建立的网上付费模式。建立付费墙的目的在于将不订阅报纸的潜在读者挡在墙外,其产生了质量更高的网上收益和更高的每次点击(CPM)费率。

年1月,华尔街日报网站设立付费墙,成为美国主流大报网站在内容收费方面的先驱,并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赢得20多万户。

自年5月12日默多克宣布对报纸网站停止“免费午餐"以来,新闻集团旗下报纸包括《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世界新闻》等先后宣称都将设立“付费墙",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

年3月纽约时报创建数字产品“付费墙”取得了成功,成为传统报业创新经营模式的一个亮点,也为衰落中的美欧报业带来了希望。在所有面向手机平台的读报软件中,英国的《卫报》是第一家实施收费的。

认知盈余

认知盈余是一种个人利用盈余时间创造价值的理论,它由美国学者克莱舍基在其著作《认知盈余》中提出。克莱舍基指出:人们的自由时间除了仅仅用于内容消费,还应更多用于内容分享和创造。分享和创造的价值远大于消费。认知盈余展现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协作生产的价值所在。维基百科、知乎都是认知盈余下分布式协作的代表。但是这种社会协作方式依然存在着一种理想化的蓝图构建,现阶段的分布式生产也呈现出诸多的问题。未来认知盈余是否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依然是未知数。

数字米姆

20世纪70年代,英国民族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Dawkins仿照遗传学的核心概念“基因"(gene),创造了“米姆"(meme)一词。“米姆”是人类的“文化基因”,可以被传播、扩散、复制,也会衍生和变异,从而使人类文化在代代传承中推陈出新,不断发展演化。进入21世纪,数字米姆的概念开始形成,数字米姆主要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四大类。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信息和内容的生产者与用户之间可以实现跨时空跨文化的互动。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平台上,用户不仅可以对已有信息和既存内容进行编辑和修改,而且还可以自由地生产和传播新的内容和信息。有鉴于此,数字化米姆成为文化传播和媒介融合的主要手段。

数字劳工

“数字劳工”(DigitalLabor),也称为数字化劳动力,指的是以资本主义模式进行的数字内容生产的行为,这些行为往往繁琐而又卑微,虽然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却不被视为“工作”,其主要特征是模糊了“工作”与“玩耍”的界限。“数字劳工”具有一定的欺骗性,沉浸在互联网世界的大量网民表面上看是在消磨时间,实则沦为了互联网企业的“免费内容”生产者。

“数字劳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受众商品”的批判延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每一次点击、浏览、转发、评论和授权等等任何线上行为都成为了对应网站或互联网企业的用户数据,并反过来精准地兜售我们想要的任何“商品”,进而从中牟利,毫不夸张地说——我们都是互联网巨头的“数字劳工”。

努力洋气努力保持棱角安澜叨叨原本是没有叨叨的一天要发之前看到人大出了招考通告今年人大专硕只收推免唉往期名解

01丨把关人丨赛博人丨单向度的人丨容器人丨电视人丨泛化的他人

02丨新闻专业主义丨新新闻主义丨新闻建构理论丨发展新闻学丨精确新闻学丨公共新闻学

03丨数据新闻丨可视化新闻丨沉浸式新闻丨融合新闻丨事实核查新闻丨策展新闻丨建设性新闻丨机器人新闻写作

04丨AR丨VR丨MR丨XR

05丨MGC新闻丨PGC丨UGC丨OGC

06丨液态新闻丨辫子新闻丨众包新闻丨众筹新闻丨公民新闻丨分布式新闻

07丨钻石式新闻丨解困式新闻丨蜂巢新闻丨个性化新闻

08丨新闻伦理丨新闻道德丨有偿新闻丨反转新闻丨新闻寻租丨新闻娱乐化丨新闻失实丨策划新闻丨洋葱新闻

09丨新闻真实性丨新闻客观性丨新闻价值丨新闻游戏丨新闻线索丨软新闻丨硬新闻丨新闻来源丨新闻本源丨新闻指导性

10丨传播权丨媒介接近权丨被遗忘权丨表达权丨知情权丨监督批评权丨隐私权丨信息主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zl/63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