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讲堂饮食与基因如何交流二

你不知道的那些食物中的隐患

有的人常说“我的生活方式很健康,饮食均衡有节制,为什么我仍然身体有很多不适?”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那么我们经常吃的食物是不是都很“安全”?这个问题你的基因可以回答。

对食物不耐受产生的后果

  对食物不耐受,简单可以理解为食用某种食物会感觉到不适。例如我们最常食用的小麦,很多人都会对小麦产生慢性不耐受,引起消化系统的炎症和机体免疫失衡,但是大多数人对此一无所知。那么这种人类食用了几千年的最最常见的食物,是如何引起消化系统,甚至免疫系统失调的呢?

我们都知道小麦淀粉是一种多糖,淀粉在一些酶的作用下转化成单糖等,果糖是单糖的一种形式。由于每个人对糖的吸收和代谢能力因遗传因素存在差异,某些有特定遗传因素的人会对果糖很敏感,例如具有ALDOA基因突变的人,对果糖吸收和代谢的改变会导致机体对果糖的敏感性,从而引起肠道的炎症。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对小麦中的麦胶蛋白质和麦谷蛋白产生不耐受,就是我们俗称的面筋,同样也是由于相关酶的基因突变导致对小麦蛋白的吸收代谢障碍。这些过敏我们称之为食物的慢性不耐受,它对人体的损害不是一下形成的,而是经年累月逐渐积累的,最后导致身体一些器官、免疫系统受损,例如消化道慢性炎症,接下来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还有牛乳中的乳糖,如果你携带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突变,那么对于乳制品就会产生消化困难。有些人喝牛奶后会有腹泻、胀气和肠道疼痛反应,这可能就是由于遗传性的乳糖不耐受所致。在亚洲和黑人种族中这种性状更加普遍。除了明显的消化道问题外,那些有遗传性乳糖代谢困难的人,如果继续食用奶制品,发展成白内障的危险将大大增加。

持续食用“不耐受食物”会营养失衡

  长期的食物不耐受引起的消化道炎症,影响免疫系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健康困扰,比如荨麻疹、失眠、便秘等等,这些问题虽然不会马上致命,但对生活质量影响很大,长期下去对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我们不是吃什么就会吸收什么,但的确是从吃的食物中吸收营养成分。如果持续摄入使基因反应异常的食物,引起肠道炎症和肠道功能损害,进而导致营养成分的吸收失衡,从而影响健康。

但对于那些对小麦或者牛奶不敏感的人来说,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基因本身存在差异。

严重的是急性过敏反应,会危及生命

  更为严重的是急性过敏反应(IgE产生),有可能会危及到生命,如机体接触了某些物质后,发生的休克性反应,它可能导致突发心脏病、昏迷、呼吸衰竭或死亡。

有这样一个病例,一个10岁的男孩在早餐时吃了一小块松饼后,发生了近乎致命的呼吸系统反应。小松饼中含有花生,而他对花生是过敏的。仅使用一些花生碎片,机体就会受到外来入侵者的攻击信息,使男孩的免疫系统发生应答,这些也是与基因相关的。由此可见,基因的力量不可低估,它可以控制我们对环境、食物和生活方式的特定敏感性,决定我们处于健康还是疾病状态。难怪欧美国家的食品包装上常常会注明可能的过敏源有小麦、花生等等。

  对于慢性食物不耐受的人来说,当我们了解自己是哪些基因突变带来的问题,我们就可以通过食物轮替、营养调控等方式调控基因表达,消除过敏原的影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喜欢的亲,就点赞吧--------

如何每天都能收到我们的信息?

?回文章顶部,点“我的基因网”进行订阅(推荐)

?打开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北京中科白癫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zl/54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