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

艾滋病让世界人关注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baidianfenglunwen/m/15356.html
电子教材1知识脑图2

1.不可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

2.基因突变

3.基因重组

微课助学3

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易混辨析4

1.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1)基因突变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碱基对

影响范围

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

替换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氨基酸序列

增添

不影响插入位置前的序列而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

缺失

不影响缺失位置前的序列而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

(2)基因突变可改变生物性状的4大成因

①基因突变可能引发肽链不能合成;

②肽链延长(终止密码子推后出现);

③肽链缩短(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④肽链中氨基酸种类改变;

以上改变会引发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而引发生物性状的改变。

(3)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4大原因

①突变部位: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

②密码子简并性:若基因突变发生后,引起了mRNA上的密码子改变,但由于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个密码子,若新产生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此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不改变。

③隐性突变: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中其中一个A→a,此时性状也不改变。

④有些突变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位置,但该蛋白质的功能不变。

2分析基因突变的发生机制

3.不同诱因诱发基因突变的原理

类型

举例

引发突变原理

物理因素

紫外线、X射线

损伤细胞内DNA

化学因素

亚硝酸、碱基类似物

改变核酸碱基

生物因素

某些病毒

影响宿主细胞DNA

内因

DNA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

4.误认为“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改变≠基因突变

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也可发生碱基对的改变。

②有些病毒(如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改变引起病毒性状变异,广义上也称基因突变。

5.误认为基因突变只发生在分裂“间期”

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对DNA的损伤不仅发生在间期,而是在各个时期都有;另外,外部因素还可直接损伤DNA分子或改变碱基序列,并不是通过DNA的复制来改变碱基对,所以基因突变不只发生在间期——细胞不分裂时也可发生基因突变。

6.将基因突变的结果“产生新基因”与“产生等位基因”混淆,并认为体细胞产生的突变一定“不遗传给后代”

不同生物的基因组组成不同,病毒和原核细胞的基因组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而且一般是单个存在的,不存在等位基因。因此,真核生物基因突变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进行有性生殖时体细胞产生的突变不能遗传给后代,但该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或“组织培养”遗传给后代。

7.混淆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的意义“说词”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yf/59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