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时事评论基因编辑

09

12-

新闻时事评论

基因编辑

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的贺建奎团队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日突然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双胞胎基因编辑婴儿已经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

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这一消息震惊了学术界。而贺建奎表示,他研究的目的,是让那些感染艾滋病毒的夫妇有机会生一个能免于感染艾滋病的孩子。

一位教授,和疑点重重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让“基因编辑”这个词进入了大众视野。基因编辑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手段实现对特定的基因片段的敲除或者修复。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就是通过在人体内消除一种叫做CCR5的基因,使后代抵抗艾滋病毒、天花和霍乱。CCR5基因是HIV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理论上讲,如果这个基因出现变异或缺失,就有可能关闭HIV病毒入侵人体的大门。

过去的试验,基本都是在有异常的细胞身上做试验,企图修正有问题的基因;而本次惊动全世界的基因编辑宝宝事件,是在原本健康的胚胎上作出特别改造,并且在缺乏安全管控的状况下让孩子秘密出生。

孕育预防疾病的新人类听起来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它在伦理学上像克隆人技术一样,问题比比皆是。首先,被改动基因的“超级人类”会打破全人类之间的平衡;其次,技术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一旦被基因编辑的人类数量增加,那么原有的普通人类就会变得“可有可无”,甚至面临被清除或者被奴役的境地。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让公众们提前意识到了存在的危险禁区。而科学家的谨慎态度、政府的监管、消费者对于基因编辑的理性认知都被视为是避免危险的方式。

目前,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里生殖系基因工程仍被视为非法。在世界范围内,对人类进行基因编辑这一行为在国际社会也被视作违反人伦道德科学研究。此次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完全是一次违规操作。目前的基因科学领域虽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是还尚未完善,很多问题都还没有得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大胆地进行科学实验,甚至进行人体研究,都有很大的概率造成科学脱靶。此次实验不但违反了生物医学的伦理,更违反了法律价值所保护的“公平正义”,如果允许这种“定制基因”的行为继续发展下去,势必会在未来造成人们之间公平竞争不平等的状态。

“时间会改变一切,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已被人们接受。我们正处在一个人类历史新时代的开端。”时代会发展进步,不能“一棒子打死”基因编辑技术,其本身也确实是一项有益的科学技术。中国目前在基因编辑技术领域速度冠绝全球。如果接下来在基因编辑领域的研究能够更加合理合法的发展下去,那么基因编辑技术同样可以大大造福人类。

文/孟雨非

Themoment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xc/840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