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酶制剂在动物生产中何时开始应用的?
酶制剂在动物生产的应用最早是从消化酶开始的,但是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一直到90年代左右,人们发现了非消化酶能够改善家禽的消化,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其机理和降低肠道食糜的粘度有关系)。从此,酶制剂在饲料工业当中开始了大规模、广泛的应用。
2
酶制剂在动物生产中如何应用?酶制剂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我们所说的酶制剂按来源分主要有:a).消化酶:动物自身可以分泌的(内源消化)酶
b).非消化酶:动物自身不能分泌,只能来自于微生物的(外源)酶。
3
酶制剂的种类?
酶制剂产品的种类很多,最常用的主要有:
植酸酶:应用最广泛,最为常用的酶
非淀粉多糖酶:在生产上使用很广泛,可以降低饲料原料黏度,从而提高饲料的吸收利用效率
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补充动物自身的内源消化酶)。
4
酶制剂有没有一定的替抗功效?
我们知道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动物的生长;而酶制剂不仅可以改善饲料养分的利用效率,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同时能够降低一些有害物质对动物机体的影响,从而提高抗感染能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它可以减少动物的发病率,减少用药的几率,降低抗生素的使用,减少药物残留。
5
在应用上如何评估酶制剂?
饲料特异性:酶制剂的种类要和饲料类型相吻合(饲料中得有相应的底物,酶才能有用武之地)
酶的来源和它的特性:包括酶的最适温度、pH值(如何和饲料类型相匹配,比如饲料是粉料还是颗粒料、饲料中是否有酸化剂等因素)
酶制剂的组合:如何组合?考虑酶之间的协同效应。
酶和底物的量:若酶添加的量不够,不足以发挥效应;若酶添加太多,又浪费了。
对酶的评估指标,我们要考虑的是:
实验期的长短:不同动物的生长阶段和特性不一样。饲粮营养缺乏时,会动用自己体内的养分来满足需求,只有体内养分耗竭到一定程度,才能观察到生产性能的变化。因此建议评估周期要长一点。
6
在饲料配方中如何应用酶制剂?
酶制剂的用量是一个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