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少吃,奇点糕第一个想到的是抗衰老。
像癌症这样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基因突变,而卡路里限制(CR)能够防止许多衰老带来的变化,从而延长寿命、减少疾病发生。
难不成少吃还能减少突变积累?此前一些研究发现,CR能够减轻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并增强DNA修复[1],同时,CR还可能在组织层面上发挥作用。比如此前在果蝇中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在CR条件下,肠道中适应性比较差的细胞会被自然淘汰,最大程度地保留衰老时肠道的完整性[2]。
而最近在《细胞报告》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3]发现,在哺乳动物中这样的机制也是存在的。减少40%热量摄入的小鼠,肠道隐窝干细胞竞争更加激烈,携带基因突变的细胞存活几率下降了22%!
看来没有食物的日子确实比较容易发生斗争(不是
热量限制促进细胞竞争,增加突变细胞的淘汰
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事件的发生地,小肠。
哺乳动物的肠道并不是平滑的,而是充满了弯曲上皮细胞形成的突起,也就是所谓的小肠绒毛。这些绒毛的结构很有意思,绒毛上的的细胞都是成熟的细胞,负责增殖的干细胞则位于绒毛之间的“坑底”,也就是小肠隐窝底部,新生细胞像传送带那样沿着绒毛向上逐渐移动,被淘汰的细胞则从绒毛顶端脱落。
这种自我更新的速度很快,所以肠道细胞的寿命很短,大多数只能存活几天。
小肠绒毛
wiki
小肠作为直接接触外来物质(吃的)的一道屏障,其实是经常暴露于会损伤DNA的物质中的,不过正是因为小肠上皮细胞的高速更新,绝大多数发生了突变的细胞很快就被更新掉了,如此也就防止了突变细胞的繁殖。
当然了,位于坑底的干细胞们寿命还是比较长的,它们积累DNA突变的机会比山顶的朋友们要大得多。不过这些干细胞们内部也存在很激烈的资源竞争,所以邻居们也总是换人,这种现象叫做干细胞竞争(stemc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