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年第4期
印度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ewDelhimetallo-β-lactamase,NDM)属于B类金属酶,可水解包括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在内的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菌株表现为高度耐药[1,2]。自年首次报道以来,目前已有blaNDM-1~blaNDM-个亚型,但世界范围内目前仍以blaNDM-1型为主[1,2,3,4,5]。我国最早于年在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blaNDM-1型基因,随后在不同肠杆科菌中相继检出,现已严重威胁临床抗感染治疗[4,5,6,7,8]。
在丽水地区,本课题组于年首次从1例腹泻患者中发现了产NDM酶的沙门氏菌[9],并完成了其耐药性质粒pHS36-NDM的基因组测序[10]。经连续多年监测,我们发现丽水地区blaNDM基因已逐渐扩散至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等不同菌属中,成为介导产生碳青霉烯耐药肠杆科菌(CRE)的重要原因之一[11]。本研究对至年丽水地区分离的产NDM菌株的耐药特征以及blaNDM的基因背景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收集
收集年1月至年12医院医院分离的所有无重复亚胺培南耐药性肠杆科细菌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89株、产气肠杆菌5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3株、阴沟肠杆菌3株、阿斯肠杆菌和克氏柠檬酸杆菌各1株。以PCR法筛选NDM基因(blaNDM)[11],并将其中扩增阳性菌株纳入本研究。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Vite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