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本节课把科学方法与课本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科学实验过程,为学生探索科学知识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设计一系列问题串,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再次学习假说演绎法、同位素示踪法等科学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
从每届学生解答此类问题的情况来看,放射性元素标记的亲代DNA或标记原料的相关计算有时候犯糊涂,一旦和细胞分裂结合起来考察容易出错,归根结底还是对半保留复制不能很好地把握,通过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期待学生能更好的突破。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2.简述DNA分子的复制的过程,并分析、总结复制过程的条件和特点。
3.说出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通过实验教学让尝试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逻辑推理,分析同位素示踪法等方法的科学应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分析经典实验中崇尚严禁的思维、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及其重要性。
二、重点和难点
DNA分子复制的条件、特点及过程
DNA复制的过程,半保留复制实验的分析
三、教材中的地位
DNA复制是在DNA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NA具有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学好DNA复制有利于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遗传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DNA的复制又是学习基因突变的基础。
四、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己阅读、看图、探究、归纳总结出复制的相关条件、过程、特点、场所等。
五、教学过程(主要的问题串及教师的目的或学生的活动)
导入: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DNA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作为遗传物质必须能进行复制从而把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你能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设想出DNA复制的方式吗?
(一)对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推测
有两种推测:一种是子代DNA是全新的,另一个是亲代DNA,叫做全保留复制;另一种是子代DNA中有一半是亲代DNA,叫做半保留复制。
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推测可能性。(教师展示三种可能性的图片)
提出假说:如果是半保留复制
分析假说:复制后得到的子一代DNA和子二代DNA的组成是怎样的?
可能是哪一种方式进行复制?如果要你来设计实验,你认为最基本的思路是什么?(学生体会假说演绎法的应用,引导学生对科学家的实验从分子水平进行分析研究)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问题:
1.实验选用的什么材料?
2.实验用到什么技术?
3.子代DNA和亲代DNA如何区分?
4.通过实验如何说明DNA复制的方式?
5.本实验的结论是?
(三)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出以下问题:
(1)DNA分子复制的概念是什么?
(2)DNA分子复制的时间?
(3)DNA分子复制的场所?
(4)DNA分子复制过程是怎么进行的?
(5)DNA分子复制需要哪些基本条件?(画出复制简图,分析哪是解旋酶、DNA聚合酶)
(6)DNA分子复制过程有何特点?
(7)DNA分子复制有何生物学意义?
(8)DNA分子准确复制的原因?
(9)DNA分子复制的结果?
(四)课堂自测,重点进行相关计算的推导
课后巩固:《非常学案》课时训练
设计点评
“问题导学”的“问题”是载体,“导”是关键,“学”是核心。课堂的问题来在于老师,更要来自于学生。课堂不仅仅是师生解决了多少问题,还应是激发了多少问题。一个好的提问,就如一片树叶,轻轻飘落到湖面,湖水会泛起层层涟漪。而一个学生的独立的思考、发问和解惑,远远大于被动的接受。课堂要有生命的气息,我们期待课堂上能听到学生生命成长、拔节和开花的声音。
点评:李矿水副校长
教师名片
杜万芳
教师简介:出生于年12月,年11月在曲阜师范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年7月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担任生物教学。在教学上认认真真,努力钻研业务,积极参加多种培训。连续多年教毕业班及实验班,成绩优异。曾获得历城区优质课一等奖、济南市优质课一等奖、历城区优秀教师、历城区教学能手、历城区首届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现为历城区名师培养人选。热爱文体活动,两次作为主力队员参加历城区教职工篮球赛,多次参加健身操比赛,喜获佳绩。
新学期寄语:“当看到我的同学纷纷把孩子送到二中学习的时候,我感到自己能在二中工作无比自豪,这种自豪感也感染着我的孩子努力学习。走出校园,我也因在二中工作赢得别人尊重和赞美而无比喜悦。我爱大美二中,我爱母校,我将继续努力,为了二中更加美好的未来,加油!加油!加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