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人文后人文是对人文主义的丰富

“跨人文”、“后人文”是对人文主义的丰富吗?邱仁宗李念作者简介:邱仁宗,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医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哲学学院院士;李念,《文汇报》记者,“文汇讲堂”工作室总策划总执行。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和美国科幻电影《终结者》中的终结者可被认为都属于后人类(posthuman),拥有远远超越人类能力以及迥然有别的形态;一些科学家、哲学家和未来学家认为并预测作为“后人类”之前的一个种类——跨人类(transhuman),随着医学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能够使人的能力超越其作为人类这个物种正常范围之上的增强技术的应用,已经在一些功能方面局部出现并将会更多来到我们中间:我们人类这个物种面对在年后已经越来越多出现在学术界的“人的增强”、“跨人文”、“后人文”等概念,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未来,我们在人、跨人文和后人文并存的世界里,该怎么谈人文主义呢?它们是对人文主义的丰富还是反动?在9月16日至19日于北京大学召开的国际哲学学院(InternationalInstituteofPhilosophy,简称IIP)院士年年会暨“人的维度”国际哲学研讨会上,14个专题演讲中,至少有6个聚焦或涉及了跨人文和后人文现象,这场首次在中国召开的IIP年会中,与会的中外哲学院士中一半以上研究科学哲学,不少是各国生命伦理学家,尽管“跨人文现象”及其讨论不是第一次出现,但各国哲学家不同角度甚至有争论的立场给人带来了启发,也丰富了对人自身的维度以及与社会、宇宙互动的理解。就此话题,记者在会议结束后再次专访了与会的IIP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邱仁宗研究员。一、跨人文、后人文概念的提出与界定李念(以下简称“李”):邱院士,很幸运作为京城之外的媒体代表受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之邀参加这个世界哲学界的盛会,也很高兴再向您请教相关话题。您是中国科学哲学和生命伦理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难能可贵的是,您从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密切跟踪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之后一直拥有话语权在国际学术界同步“发声”。本次IIP年会的“人的维度”这个话题下,法国、比利时、摩洛哥和中国等的科学哲学家不约而同都







































白瘢风图片
治白癜风杭州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wh/24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