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序周报资讯篇最快基因诊断吉尼斯世界

本周

最快基因诊断吉尼斯世界纪录诞生

在基因领域,4月25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63年前的这一天,DNA双螺旋结构被首次发现;13年前的这一天,人类基因组计划被宣布正式完成。而在今年的这一天,世界吉尼斯纪录——最快基因测序纪录在被称为“世界基因组之都”的美国圣迭戈诞生。创造这项纪录医院(RadyChildrensHospital)旗下基因组药物研究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tephenKingsmore博士,他之前在医院(ChildrensMercy)任职期间,成功地采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26小时内为患有严重出生缺陷的婴儿进行疾病诊断。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快的一次基因诊断。

成就这次记录的背后是基因测序和诊断能力的大幅进步。StephenKingsmore博士采用了EdicoGenome公司被称为“龙(DRAGEN)”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处理平台和Illumina的高通量测序仪器。此外,对测序过程中一些参数优化也起到了作用。

“为患有严重出生缺陷的婴儿进行诊断可以说是一场为拯救生命而与时间进行的赛跑,这就是为什么医生们需要一套能在最快时间内给出诊断结论并帮助制定治疗方案的方法,”Kingsmore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有了分子遗传学的检测手段后,我们就可以对这些患儿施以 靶向的治疗。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终于做到了仅用26小时就完成基因诊断,这真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要知道,有至少数十种的疾病,如果能哪怕早一天诊断出来,都有可能拯救一个生命。”

“目前,我们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将这种快速诊断的方法规模化。我们真的需要有一种能够每天同时给几百个儿童做基因诊断的手段,因为我们无法预知这些儿童中有哪些确实马上就需要一个诊断结论。‘龙’生物信息学数据处理平台真是一个很棒的技术,它大大缩减了分析基因数据所需的时间。”

负责这项研究的Kingsmore博士

“我们还需要思考,现在哪些医学领域最需要这样的快速基因诊断技术。重症监护室中的先天出生缺陷婴儿当然会十分需要。除此之外,癌症患者也亟需这样的诊断技术,不管是在初次诊断还是癌症复发的时候。肿瘤中存在的基因突变对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美国,有三分之一进入重症监护室的出生婴儿患有遗传病,并且有五分之一的初生儿死亡案例是由于遗传因素所致。另一方面,我们目前已经可以对超过种遗传病进行治疗,而这其中约有70种疾病倘若在患者出生时就被发现并配以适当介入方式,就能有效防止其日后发展出残疾和致命疾病。如今,全基因组测序的成本已大大降低,到了可以应用于临床的水平。此外,像“龙”这样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处理平台极大地缩短了基因组数据分析所需的时间。这些技术的进步使基因测序得以应用于急诊的场合。

“作为全球DNA测序领域的 者,Illumina已经创造了很多的 次。不过,对于此次历史性突破,Illumina以参与其中而感到荣幸。”Illumina测序系统部门的高级主任KevinHall博士表示:“我们对Kingsmore博士、EdicoGenome的团队以及所有在这一方向上努力的人表示祝贺。”

“基因测序大数据的分析往往需要耗费很长时间,这已日益成为基因组医学向前发展的一大障碍。尤其对于那些具有严重出生缺陷的婴儿来说,时间就是生命,”EdicoGenome的首席执行官PietervanRooyen博士说道:“我们对Kingsmore博士为出生缺陷婴儿及其家人所作的不懈努力表示赞赏。我们对‘龙’生物信息学数据处理平台能在这一基因组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中发挥作用而感到自豪。”

来源:药明康德

国外新闻

NEWS

全球 的医药公司之一阿斯利康(AstraZeneca)宣布了一项大规模计划,在未来十年内收集万人的基因组序列和健康记录。阿斯利康及其合作伙伴希望通过这项计划揭示更多与疾病和治疗响应相关的罕见基因序列。

日本生命伦理专门调查委员会22日宣布,允许日本相关机构在基础研究中“编辑”人类受精卵的基因,但出于安全和伦理方面的考虑,不允许将该技术应用到临床和辅助生殖中。此外,受精卵基因编辑的基础研究还必须公布实施情况,保持透明度。

英国国民保健服务(NHS)建议将唐氏综合征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查作为对胎儿畸形筛查的一部分。该方案如经政府批准,将意味着更少的女性需要接受侵入性的诊断以及承担其所带来流产风险。英国国家审查委员会(NationalScreeningCommittee)建议,作为一个额外的测试,无创性产前筛查还可检测除唐氏综合征以外的遗传疾病:如爱德华综合征和巴特氏综合征。

国内动态

NEWS

泛生子公司最近宣布购入HiSeqXTen。该公司科研负责人表示:“借助HiSeqXTen平台强大的测序能力,泛生子能够进一步开展高质量、高覆盖度的全基因组测序,为人类基因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和更深入的理解。未来,泛生子医院、科研机构的深入合作,致力于令基因与临床大数据更实际的造福病患及广大健康的人群,在更好的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同时,助力国内癌症和复杂疾病研究的新探索和新突破。”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中国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联盟(CAGC)23日发布《二代测序技术应用于临床肿瘤 诊治的共识》,旨在为二代测序(NGS)技术应用于临床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规范临床实践,并提供相关指导性建议。

4月23日,主题为“技术创新与 医疗”的博奥晶典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产品上市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该检测产品能够对病患者进行高效便捷的检测,不用抽血只要一口痰液,两个小时之内就可以一次性快速检测13种常见的下呼吸道病原菌,找到致病菌后,医生便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发布年全国肿瘤诊断与治疗高通量测序检测(胚系突变)室间质量评价调查活动总结。与全国肿瘤诊断与治疗高通量测序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调查(体细胞突变)的结果相比,本次胚系突变的结果比较理想。实验室回报的结果合格率为84.1%,%正确的实验室占总实验室数的77.3%。

派森诺公司启动“千种微生物全基因组完成图”计划,将采用美国PacificBiosciences(PacBio)公司推出的第三代单分子实时测序系统,计划在1年时间内(年4月22日~年4月21日),完成多达1,种嗜极端或稀有微生物(古菌和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完成图解析。

4月28日,中国首家三代测序服务公司武汉未来组与国内 的宏基因组测序和分析服务公司上海锐翌基因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利用各自优势,开发基于 三代测序平台——Sequel的宏基因组测序和分析流程,共同拓展三代测序技术在宏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日前,“MATCH中国·测序中心”三方联合实验室在医院正式挂牌。该院将借助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MATCH计划,开展大规模的高质量 医学临床试验。为患者找出容易引发肿瘤的基因变异,再针对该基因选择对应的靶向药物。

4月28日,思路迪联合康宁杰瑞合作开发的新一代PD-L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KN取得重要进展——其临床申请已通过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形式审查及注册现场核查,并已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受理号为CXSL1633苏,标志着我国 PD-L1单克隆抗体成功申报临床。

点击下方,测序中国,回复以下获取更多内容

?回复:聆听各方专家观点!

?回复:查看业内专业人士与NGS的十年故事!

?回复:查看往期周报信息,掌握每周测序热点消息!

测序中国seq.cn基因科技| 医疗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
白殿疯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wh/22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