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希望掌握一种可以预知疾病的方法,在疾病发生之前就进行防范。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已经提到:“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一观念至今也未曾动摇过,而且还在强化。
当今的医学领域对疾病预防提出了“三级预防”的概念,其中的一级预防,指的就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提前避免各种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其最基本的原则;二级预防指的是做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病情加重;三级预防则是在发现疾病后的正规治疗,防止转移,避免并发症等问题。
毫无疑问,“一级预防”是最关键的。如果你有一定健康意识,就必须注意疾病的预防,尤其是慢性病,无论你有没有家族史、疾病史,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规律的健身锻炼,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做到这些还不够。
平时最为常见的腹痛症状,牵连的疾病会多达数十种,除了普通的饮食不良,还可能是肝胆疾病、心绞痛、阑尾炎、肠胃炎症、肠梗阻、宫外孕、妇科炎症、血管病变、多种癌症……
出现口渴、牙龈肿痛这样的症状,几乎不会有人想到糖尿病,可是偏偏这种微不足道的小症状,是糖尿病的前期表现。更严重的是,大多数糖尿病病人在被确诊前,全然不知自己已患病多年。
所以,我们想到了体检。我们也常被医生告知,要定期做各种体检,最好每年一次全身检查。毫无疑问,这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因为常做体检总是容易提前发现萌芽中的疾病,从而能在治疗上抢占先机,尤其是癌症这样的问题。在临床上,绝大多数早期发现的癌症有望被治愈,这个比例可到90%之多。
遗憾的是,现实很多时候是相反的,绝大多数癌症病人被确诊的时候,病情已经进入了中期或晚期,而治愈的希望已然渺茫无几。这当中也不乏常做体检的人,原因在于做体检的医生和设备并不能百分百保证可以发现极微小的肿瘤,即便是现在最先进的检查设备也不能保证。就以普通的X光胸片来说,这是筛查肺癌最常用的,在临床却有高达20%的漏诊率。
那么,当体检也变得令人没有安全感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疾病的预防,如何应对越来越高的发病率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