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高考必考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归纳总结考试中的常考题型。(1)有关特殊比例(2)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的问题(3)与基因在染色体上相结合(4)与从性遗传相结合的问题(5)有关多对基因问题(6)与变异相结合的问题。本节内容为关于与基因在染色体上相结合的问题。
1.(12分)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
A__Bb
A__bb
A__BB或aa____
植物颜色
粉色
红色
白色
(1)若不知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了AaBb粉色植株自交进行探究。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请你在下图的图示方框中补充其它两种类型(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②实验方法:粉色植株自交。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粉色植株自交。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二代植株花的
颜色和比例。
④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a,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上图第一种类型);
b________,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上图第二种类型);
c若子代植株花粉色:红色:白色=2:1:1,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上图第三种类型)。
(2)若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粉色植株自交后代中:
①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种,白花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是_____(用分数表示)。
②子代红花植株中杂合体出现的几率是_____.若对杂合的红花植株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那么形成的植株为_____倍体。
2.已知某种昆虫(XY型)的体色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红色)、A(黄色)、a(棕色)控制,且A+A+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已知复等位基因的显隐关系是A+>A>a);另一对等位基因B/b影响昆虫的体色,只有基因B存在时,上述体色才能表现,否则表现为黑色,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红色昆虫(甲)与黑色昆虫(乙)杂交,F1中红色:棕色=2: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欲判断B、b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现利用F1昆虫设计如下实验,请预测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实验方案:取F1中一只红色雄性昆虫与F1中多只棕色雌性昆进行交配,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B、b基因不在号染色体上。
b.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B、b基因在号染色体上。
(2)若基因B/b位于性染色体上,当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红色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当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推测在这个昆虫种群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
3.(12分)果蝇的体色灰身对黑身为完全显性,由等位基因D、d控制;翅形圆翅对缺刻翅为完全显性,由等位基因T、t控制。现已发现这两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且黑身果蝇即便有基因T存在也表现为缺刻翅。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型为ddTt个体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就这两对相对性状而言,果蝇种群最多有_________种表现型。
(2)欲探究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选用基因型为DdTt的雌雄果蝇若干随机交配(不考虑交叉互换),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3)某同学用上述亲本(基因型为DdTt的雌雄果蝇)做了多次杂交实验,发现每次得到的子代的表现型有灰身圆翅、灰身缺刻翅和黑身缺刻翅三种,且比例接近2:1:1,由此推断,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应该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根据该同学的杂交实验,在图内画出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并在方框内写出相关的遗传图解。
4.(12分)
某植物花的颜色有红色和白色,其红花颜色的深浅由三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C与c)控制,显性基因有加深红色的作用,且作用效果相同,具有累积效应,完全隐性的个体开白花,亲本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假设没有基因突变及交叉互换)。请回答下列问题:
(1)F1中颜色最深的个体自交,理论上F2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按颜色由深到浅的顺序),其中颜色最深的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该种植物花的位置有顶生与腋生两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只有两对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为顶生,其他情况下为腋生。已知其中一对等位基因D、d位于1、2号染色体上,要确定另一对等位基因F、f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择基因型为DDFF和ddff亲本杂交得到F1;
第二步:F1植株进行________交,得到F2;
第三步:观察统计F2植株花的位置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及结论:
①若F2植株花的位置腋生与顶生的比例接近________,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F、f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若F2植株花的位置腋生与顶生的比例接近________,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F、f位于1、2号染色体上。
5.(12分)为探究某生物的耐热性遗传,研究人员取耐热性亲本与敏热性亲本(均为纯合子)进行了相关研究(不考虑细胞质遗传,且不考虑变异和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先用耐热性个体作为父本与敏热性个体进行杂交,再用耐热性个体作为母本与敏热性个体进行杂交,分别获得F1,F2均为耐热性,据此可知,耐热性是________(填“显”或“隐”)性
性状,相关基因位于__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
(2)进一步研究表明,耐热性相关遗传受7号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
①若显性基因越多耐热性越强,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可能会出现__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敏热性占___________。
②若只要出现显性基因即耐热且与显性基因数量无关,抗虫与否受另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其中
抗虫为显性。为确定D/d基因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探究方案如下:将基因型为AABBDD与aabbdd
的植株杂交,然后再进行_________,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D/d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D/d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
欢迎 ①15∶1 ②3∶1 (或:测 ①3∶1 ②1∶1)
5.(12分,每空2分)
(1)显性性状(1分)常(1分)
(2)①3或1(答全才给分)1/4或0(答全才给分)
②自交耐热抗病:敏热非抗病植株=3:1耐热抗病:耐热非抗病:敏热抗病:敏热非抗病=9:3:3:1(②中三个空答案其他合理也可)
clssheng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