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基因功能验证的思路浅谈

近期有一个比较共性的问题,那就是很多童鞋也拿到了目标基因或者是候选基因,但是拿捏不准该如何向下去研究它,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大概整理了一些常见思路供大家参考。

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和时空(发育期或梯度处理,不同组织/器官)表达谱;

2、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调控(可以通过genomewalkingPCR或通过已有的资源库寻找该基因的启动子等转录调控区域,通过单杂交或ChIP等技术,寻找该基因的转录调控蛋白);

3、细胞生化水平的功能研究(也就是蛋白蛋白作用复合体的寻找验证,具体方法有酵母双杂交,GSTpulldown,co-IP,BRET,FRET,BiFc等,对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做一个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定位);

4、gain-of-functionloss-of-function:也就是分别在细胞和个体水平,做该基因的超表达和knockdown(或knockout),从表型分析该基因的功能;

5、也可尝试从完整的分子-细胞-个体三个层次研究,综合分析,关于基因的表达和定位,可以这样去做:

a、mRNA水平检测基因表达:选择表达目的基因的组织/细胞(发育不同时期、机体不同部位、加处理因素...),提取RNA,反转录,做RT-PCR,检测基因的表达情况/变化。(或者以northernblot、Rnaseprotectionassay方法,检测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变化)

b、蛋白质水平检测基因表达:选择相应的组织/细胞,以Westernblot、免疫组化(OR免疫荧光)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

c、检测目的蛋白的细胞定位:将目的基因克隆至带荧光标签(如GFP)的表达载体,在适合的模式细胞中表达,在活细胞中观察蛋白的细胞定位。

大概就分享这么多吧,仅作参考,希望能对科研有所帮助

▼更多精彩推荐,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jg/69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