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在2月25日的《Nature》杂志上报道他们对个胰腺癌基因组进行了最深入的分析,并着重介绍了可能有助于未来指导患者治疗的4个亚型。
该研究小组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揭示出了以往只测序蛋白质编码基因(大约1%的基因组即外显子)时,无法看到的广泛的“结构变异/SV”模式。全基因组测序同样使得我们能够有效地查看整体及局部的DNA损伤。整套染色体可以打碎自身并进行重排。DNA片段可以脱离某条染色体,而与另一条染色体连接。一些基因可能被倒置、删除或是发生扩增。
通过整体查看,共检测出了“稳定”、“局部重排”、“分散”和“不稳定”4种类型的基因组重排。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显示DNA修复机制缺陷的“不稳定”基因组——其自身就表明了有效的疗法。
来自悉尼Garvan医学研究所的AndrewBiankin教授以及昆士兰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IMB)的SeanGrimmond教授共同领导了这项研究。他们与来自IMB的生物信息学家NicolaWaddell博士展开了协作,后者负责解读了测序的结果。
在以往的一项研究中,该研究小组检测了同一群名患者的“外显子组”(exome),展示出了复杂的突变景观以及肿瘤间极大的异质性。Biankin教授说:“呈现出了成千上万的突变基因,并且一长串的非频发突变基因占优势。”
“这些患者在外科手术前均签署了同意书,我们可以追踪他们的进展情况,将他们的生存与接受的各种治疗进行比较。”“全基因组测序向我们提供了比以往更为清晰的图像。我们能够将分析结果反映给患者,并开始看到了读数、治疗和结局之间更强的关联。”
“打比方说,当你进行基因组测序时,你可以辨别出发生的是火山、地震还是局部性风暴。”“当你只测序外显子组时,你或许看到了一棵倒下的树,但你并不知道造成其倒下的原因是地震、风暴或是其他未知的因素。”
Biankin说:“在生物学上癌症基因组是一种缓慢的方式受到损伤,这种受损的方式赋予了它一种生存优势。如果你能够诱导比这还要多的损伤,细胞将无法以正常细胞的方式来修复自身,它将会死亡。这就是癌症中DNA损伤剂的概念。”
Biankin教授计划在英国针对胰腺癌患者开展一项临床试验。“如果采用一种新型的免疫疗法,并且我们没有一种生物标志物,我们将向所有患者提供这种疗法,且我们将检测他们的基因组看看哪些人对治疗有反应,哪些人没有。”“我们拥有了从这项研究中获得的各种基因组亚型——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突变对应着某一特定的药物靶点。我们将可以选择这组患者,测试我们认为应该会起作用的疗法。”
胰腺癌的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5年生存率仍然不到5%,被医学界誉为“癌症之王”。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更好的方法来选择患者接受当前的一些治疗方法,以及开发出新的治疗策略。
原文标题:
Wholegenomesredefinethemutationallandscapeofpancreaticcancer
转编汇:生物谷等
AGCT-CHINA
基因测序资讯AGCT
第三方信息平台,汇编生命科学资讯。
专注生命及移动互联医疗行业:涉及科研动态,文献速览,投资动态,技术前沿,名人趣事等。
。小编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