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整理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编辑:南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1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5%。大多数NSCLC患者确诊时即为晚期,治疗以化疗等全身性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一系列肿瘤驱动基因的发现,NSCLC的分型由过去单纯的病理组织学分型,进一步细分为含不同驱动基因的[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16
在脱发的类型中,你可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家族脱发,这其实也可以称之为遗传性脱发,但是这并不是肯定说父母脱发那孩子就肯定会脱发,那遗传性脱发是怎么遗传的?遗传性脱发的遗传原理:A:代表脱发的遗传基因。B:代表头发正常的遗传基因。那么可以得出:AA型的男性:脱发患者,并且儿子%会脱发。如果妻子也[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15
机器人、自动化、稀缺资源等概念是近年来资本追捧的热点,对此有资本认为:基因检测大数据将是下一个爆点。基因检测技术给人一种神秘感,高大上,高不可攀的感觉,扫描中国基因市场发展状况,不得不说诸多新兴的国内基因公司(有些公司还非常年轻,但活力十足)正在被资本看好、追逐,而企业出于长远考虑和未来战略,也在谋[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15
来源:生物制品圈由于病毒载体技术的进步,不仅可以在逆转录病毒、慢病毒和腺病毒内装载大片段目的基因,还可以将其大量地转染到哺乳细胞。该技术可以用于体内和体外基因治疗。体外基因治疗是在人体外将提取的细胞导入外源遗传物质后,回输改造后的细胞到人体。其中, 代表性的治疗包括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hi[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14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许多人希望透过基因图谱掌握预防癌症、延缓衰老的健康密码,未来医疗透过基因检测寻找治疗方案将是大势所趋。然而,寻找神秘基因密码背后的真相并非按图索骥那么简单,个人的承受能力、社会歧视等因素也会阻扰人们面对真相的意愿。漫无目标地做基因图谱,很多时候只是徒添烦恼,无助于预防疾病。导[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14
来源:网络目前,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HIV/艾滋病基因治疗已进行了大量临床前和临床试验,利用此技术对病毒感染和复制相关基因进行改造或干预,希望能够减缓疾病进程,最终实现HIV/AIDS的功能性治愈或彻底治愈。相关文章推荐:艾滋病基因治疗进展(三):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疗法科学家借助基因编辑成功治愈一只[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12
什么是基因治疗?基因治疗与遗传学的连接在哪里,如何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要利用基因治疗,而不是传统的方法,如药物?基因治疗是如何工作的?基因在染色体中发现,是遗传的基本物质和功能单位。它们是特定的碱基序列,用于蛋白质。基因是由于蛋白质的重要性而显得重要;因为它编码的蛋白质执行大部分的生命功能。蛋白质参与[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12
来源:武汉晚报你听说过“青少年双盲症”吗?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视神经病变,视力会突然急速下降直至失明。从年人类发现此病至今,人们一直对它束手无策。昨天,医院眼科传来喜讯,13岁双盲症女孩小白经过四年基因治疗,视力从0.08恢复至0.8,这意味着世界首例基因治疗青少年罕见双盲病取得显著成功。年,小白9岁,[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11
惟视眼科原创资讯欢迎转发,谢绝转载眼科基因治疗的一些临床研究给原本让人失望的一些领域带来了希望。最早的临床研究发现Leber先天性黑曚是由于RPE65基因突变导致,这为基因治疗带来了希望。但大部分眼科基因治疗的研究都还没有进入3期临床试验,那么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医生应该告[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11
基因疗法2.0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全球十大技术突破,在过去的一年基因疗法喜讯连连,这也注定年的基因疗将是大放异彩的一年,在今年上半年我们一起看看该领域在血友病治疗方面的突破进展。5月22日,Sangamo治疗公司(SangamoTherapeutics,以下称Sangamo)正在招募参与者参加[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1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1.5毫升的液体,却包含了1万亿个包含重组人p53基因的腺病毒颗粒。将其注射入人体后,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头颈部鳞癌患者的存活率,使p53抑癌基因功能缺失和基因突变的各种实体瘤患者因此受益。这个实现突破性进展的抗癌药物,就是深圳市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研制[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10
12月5日,国际学术期刊《分子治疗》(MolecularTherap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丁秋蓉研究组的 研究成果PreventionofMuscleWastingbyCRISPR/Cas9-mediatedDisruptionofMyostatinInVivo。该研究[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9
中文摘要:背景:有证据表明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具有较高水平的瘤内异质性。我们定量分析了KRAS、NRAS、BRAF和PIK3CA基因突变的肿瘤异质性,以评估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患者与方法:收集CAPRIGOIM研究中一线应用FOLFIRI+西妥昔单抗的KRAS第2外显子为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9
她时常与肿瘤患者打交道,并尝试破译食管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基因密码”,以达到 治疗;在揭示肿瘤易感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以及遗传变异与患者预后差异方面成绩突出,先后摘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科学奖”等奖项。 她,就是80后“青年千人计划”学者、中医院研究员吴晨(见上[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7
据美国《世界日报》编译报道,由美国华裔科学家刘戴维(DavidLiu)和张锋主持的研究团队,25日分别推出力量强大的基因编辑工具,可天衣无缝的修补基因的微小但致命的错误,而且不会 改变基因。张锋。(美国《世界日报》援引美联社) 这种方法可用以修正造成人类大部分遗传疾病,而且有些迄无治疗方法[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5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血液科医师对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诊治,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牵头,在广泛征求国内专家意见基础上,最终达成了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诊断程序、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等方面的共识。一、定义和分类1.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 计数>0.5×/L。2.高嗜[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4
医脉通导读年9月26日-30日,第二十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年CSCO学术年会(CSCO)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医脉通有幸采访到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张苏展教授,就结直肠癌治疗的NGS检测、靶向治疗新进展和MDT团队三大问题做出介绍,以下为详细内容。医脉通:张教授您好,很高兴您接受我们医脉通的[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4
根据 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因构成报告,我们发现,恶性肿瘤超过心脏病居于榜首,成为当之无愧的全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数据显示,年全国新发肿瘤病例数.2万例,死亡数.9万例;年全国新发肿瘤病例数.2万例,死亡数.4万例。全国每一分钟就有8人患癌,5人因癌症死亡。在中国,位于癌症“杀手榜”的前[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4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直接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感染性眼内炎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快速诊断寻求一种新的检测方式。方法对我院年10月至年10月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眼内炎患者47例47眼,手术取材进行PCR联合直接基因测序检查并与细菌涂片、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厌氧菌培养检查结果[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3
图片来源于网络过去10年间,我国卵巢癌发病率增加30%,死亡率增加18%。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常委、浙江大学医院谢幸教授说,卵巢癌是“隐形杀手”,七成以上卵巢癌病例就诊时已为晚期。卵巢癌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但近年研究发现,其中部分病人发病与基因突变有关。作为妇[详细内容]
日期: 201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