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治疗白癜风好方法是什么?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m/14195.html
BY
蔡微菁博士
未来,肿瘤基因诊断的潜力会逐步释放,不同的基因检测技术均能找到其合适的应用场景
桐树基因首席技术官-编者按-每个时代都需要那少数的先行者。
精准医疗的发展无疑开创了肿瘤诊疗的新时代,也掀起了产业创新的浪潮。在这方面,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临床医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价值。
作为一名拥有十余年妇产科与肿瘤内科经验的临床医生,桐树基因首席技术官蔡微菁博士日前向测序中国分享了她从“医者”到“行者”的转型之路和桐树基因所秉持的产品开发之道,以及肿瘤基因诊断的未来格局。测序中国:肿瘤是我们一直没有攻克的生命难题,我们了解到您在妇产科与肿瘤内科有12年的工作经验,您对肿瘤治疗有什么看法?未来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努力?
蔡微菁博士:肿瘤的治疗当然是越早越好。分期越早的肿瘤,治愈率越高。肿瘤一旦发展到了晚期,争取高质量的长期存活便成为了主要治疗目标。近些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对于肿瘤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实体肿瘤的复杂性得已展示在人们面前。肿瘤从发生到发展,始终在动态地“适应环境”,总是能够逃避人类设定的打击方法,反复耐药,最终置患者于死地。过于精准的仅针对某一种肿瘤特征的肿瘤治疗,如靶向治疗,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耐药。当然,靶向、耐药、克服耐药的靶向治疗、再耐药的多次循环为患者争取到了越来越长的高质量的生存期,这是肿瘤治疗史上的巨大进步。但未来攻克肿瘤,则可能需要一种或数种基于个体化制定的泛打击药物,例如,根据不同个体肿瘤抗原定制的免疫治疗,或者基于特殊材料精准递送至肿瘤部位的偶联细胞毒药物。测序中国:是医院,投入到肿瘤产品的研发工作,您是怎么看待肿瘤基因诊断市场的呢?蔡微菁博士:在医院临床工作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个人的能力十分有限。作为医者个人,再高强度的工作,能够服务的患者人数也是很有限的。虽然在临床医生的职业生涯中,发表了许多高级别的技术类文章,也获得了不少奖项,但是,对于肿瘤患者群体来说,能帮助到的肿瘤患者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且对于治疗费用等方面的很多现实问题更是束手无策。而另一方面,我一直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按照我们的测算,全中国每年有近万左右的肿瘤组织样本,但是,目前已经接受肿瘤基因检测的样本不超过80万例!其中尚有近80%的肿瘤患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接受基因检测。因此,只要能在肿瘤的基因检测技术方面有所革新和突破,就能使数百万的肿瘤患者获益。测序中国:您是国内肿瘤进化论的顶级研究者,可否为大家介绍一下肿瘤进化论?目前国际上有哪些最新的进展?蔡微菁博士: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非常动态的过程。肿瘤不仅仅是一团失去程序控制的处于恶性增殖状态的细胞,甚至可被视为拥有进化能力的特殊“物种”。肿瘤进化,简而言之,就是肿瘤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为应对外界环境的压力,不断进行自我竞争、自我选择、自我扩张的动态循环。随着发展进程的推进,肿瘤也就进化得越发复杂。同一个个体的肿瘤中,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都存在着动态的异质性;不同个体的肿瘤之间,肿瘤的异质性差异更是极为多样性。肿瘤进化是本质,肿瘤异质性是现象,肿瘤的进化导致了异质性的产生。而这也是肿瘤不断耐药的根本原因。目前国际上对肿瘤进化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单细胞层面,对肿瘤细胞的分子特征、肿瘤代谢以及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等都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基于这些研究,我们对于肿瘤的认识会更为全面。测序中国:自年加入桐树基因后,您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了多项技术,这些技术促进了肿瘤的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也成为了桐树基因的创新核心技术。能否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技术?蔡微菁博士:一直以来,桐树基因都秉承着从临床需求出发,力求基因检测技术能有效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更精准的诊疗决策,从而让更多肿瘤患者从中获益。这其中,我们有两个核心原则:1.多检测平台协同发展的原则刚才提到,目前至少有80%的肿瘤患者没有接受基因检测,如果再把这些患者细分一下,又可以分为术后肿瘤患者、肿瘤初治患者、肿瘤耐药患者、终末期肿瘤患者这四个阶段。其中,每一阶段患者都有不同的检测需求,这种检测需求绝对不是一种检测技术可以满足的。NGS是目前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