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俊转基因技术近来已多次在中国社会引发全民热议的浪潮。由中国科学院与美国科学院共同主办的“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国际研讨会”16日-17日在武汉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巴西、比利时、南非、荷兰、印度、瑞士、墨西哥、中国等10个国家的18名全球顶级生物技术专家参会。在大会期间,这些业内专家解释了多个社会流传的转基因争议话题。转基因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对于让有些人“谈之色变”的转基因技术,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与知识产权处处长寇建平解释说,其实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没有太大的区别”。据介绍,为实现人类对农作物的特殊要求,传统的育种技术通过杂交、诱变育种等方法,期待出现符合需求的优良性状,然后通过定向筛选使这种特性在遗传中保留下来。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姜韬表示,这个过程实际就是一种人工干预的大规模基因转移,不过转移到目标作物里的除了需要的基因外,还有大量不清楚用途的其他基因,而且成功与否要靠运气,育种花费的时间长。相比之下,转基因育种技术建立在对基因有更深刻了解的基础上,直接把需要的特定基因准确地转移到目标物种里,效率更高,而且还可以实现跨物种技术转移。
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社会最关心的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为什么不做人体试验?”“即便现在吃了没事,如何保证子孙后代也没事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解释说,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与临床药品不同。因为人类的真实生活丰富多彩,食物多种多样,用人吃转基因食品来评价其安全性,不可能像动物实验那样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里,对志愿者甚至其后代的生活规律和饮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也很难排除其他食物成分的干扰作用。因此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实验中,科学界采取远超过常规食用剂量的超常量实验,应用一系列世界公认的实验模型、模拟实验、动物实验方法代替人体实验,并推算长期食用对人是否存在安全性问题。姜韬说,现代分子科学已经证实,无论是普通食品中的基因还是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进入人体后都会降解成基本的小分子,然后才会被吸收,因此不可能影响人类自身的基因组成。现代科学没有发现一例通过食物传递遗传物质整合进入人体遗传物质的现象。
吴孔明还针对社会上流传的“广西抽检男生一半精液异常,传言早已种植转基因玉米”“我国肿瘤发病与转基因大豆油消费相关”等转基因食品会危害健康的说法进行一一解答,相关权威调查已经证明这些都是谣言。姜韬说,迄今为止所谓关于转基因不安全的实验都有严重缺陷,而且无法重复。他表示,最密切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