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编撰的笑话书出现得较晚。魏晋间有邯郸淳《笑林》、陆云《笑林》等专集。此后,笑话集就作为小说家的作品被历代史书所收录了。《隋书·经籍志》小说家类著录了《笑林》、《解颐》,小说类著录了《笑苑》等。《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了《启颜录》、《俳谐录》、《笑林》等;《宋史·艺文志》小说类著录了《群居解颐》,《开颜录》《路氏笑林》、《戏语集说》等。
此外,不见正史的笑话书目是很多的。明初《永乐大典目录》卷四四载卷一万六千八百九十一笑宇韵,全卷都是笑谈书名,可惜许多笑话书都散佚了,连那卷《永乐大典》也未见传本。目前可以见到的笑话集,自魏晋至明清约七十种左右,存目三十多种。这些笑话有的是民间作品的记录,有的是历代文人的改写或拟作。虽然鱼龙混杂,却也不乏优秀之作,是一宗宝贵的文化遗产。
除己见诸文字的作品以外,目前活在人们口头上的笑话则
是大量存在的,而且不断产生新的笑话。人民群众喜爱笑话,把它当作战斗的武器,经验的丰碑变意愿的记录,娱乐的工具,世代口耳相传,不断丰富发展,至今不衰。笑话书比起人民口头流传的笑话来,不过是沧海一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民间,民间笑话是喜剧艺术最宝贵的原料库。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笑话的战斗传统、说理方法、语言趣味等不断地影响和丰富其他的艺术形式,特别是戏剧、小说。与其关系最为密切的首推相声艺术。相声里说的因素可以说是直接发源于笑话。
相声的说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单口和对口的一头沉
一类作品里。相声艺人自称说点‘大笑话、‘小笑话气是有所
指的。大笑话,早期相声艺人称之为八大棍儿,包括《刘塘参皇上》(又名《满汉斗》、《马寿出世》、《宋金刚押宝》,《解学士》、《康熙私访月(一作悦)明楼》、《硕二爷跑车》《张广泰田家》、《大小九头案》等八段笑话故事。其中有前代的轶闻、传说,也有当代的笑话、故事,大都是成本大套的讲叙故事,与说话艺术关系更为密切。(后面将进一步论述)小笑话,是单口相声里的短篇作品。如《熬柿子》《化蜡钎儿》,《连升三级》《日遭三险》、《麦子地》、《买猪肝》、《怯跟班》、《三近视》、《圣贤愁》、《属牛》、《小神仙》、《姚家井》、《珍珠翡翠白玉汤》等。其中有的是直接来自书面或口头笑话,有的受笑话的启发而改编、创作的。对口相声里的一头沉这种形式是从单口相声发展来的。有些节目二者互见,痕迹显然。如《打油诗》、《和尚偷斧子》等,既见于单口相声,又见于对口的一头沉的段子。由一人改为二人,形式稍异,其实还是一人为主来说。
永熙茶楼是以南派相声大师张永熙先生的名字命名、由江苏省曲艺协会、相声艺术委员会挂牌成立的,旨在传播绘声绘色的中国相声魅力。为传统曲艺在南京的复兴和传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拥有一大批国家级的表演艺术家、著名演员和青年新秀,可以说是四代同堂、阵容强大。
每晚八点到十点是我们的相声大会演出时间。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各位名家精彩的相声曲艺演出。
订票预定猛戳
-
秦淮区贡院街33号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