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之中,有些人永远都不想离开自己的家乡。他们十分满足于在同一个地方成长和生活,在一座城市里上学,坐在同一个沙发上,周围的交际圈也十分固定。而相对的,另一类人则是十分热爱尝试新鲜事物的探险家、反叛者和寻求刺激的人,他们永远都坐不住,按捺不了不断涌出的探索欲。他们渴望对外面的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和体验。无论多少旅行和度假都不能浇灭他们的这种热情。在他们看来,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称为家乡,因为四海皆为家。而这个理论如今居然也被科学家用科学的方法解释了出来。那么今天我们新先聚品就带大家一起通过基因学角度了解一下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就是个浪迹天涯的探险家。
年,四名来自于UCIrvin的科学家发表了一篇题为“人口迁移与全球范围内多巴胺D4受体(DRD4)的等位基因频率变化“的论文。探讨了人类迁移方式和史前人类基因库分布的问题。他们最初的研究是为了研究多巴胺D4受体(DRD4)和注意力缺陷障碍之间的联系。在研究的进行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另一种奇怪的关系:拥有DRD4基因的人更倾向于寻求刺激和热爱迁徙。而且几乎所有拥有该基因的研究参与者都有很丰富的旅游经历。从而通过此项研究科学家得出了以下结论:
“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的DRD4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高的人会更加乐于追求新奇、充满个性、好动,和富有冒险行为…可以说合理的探索行为十分适用于迁徙形社会…这样的生活状态通常苛刻、多变,但总能为人们提供许多新的刺激和持续的生存挑战。”
“调查结果显示,拥有较长DRD4等位基因频率的比例与史前大型人口迁移的历史之间存在这很强的相关性。”
DRD4基因载体在遗传上就更倾向于引导人类进行迁移,但只有一小部分人类基因库包含这个特质。而大多数人宁愿使用有限的土地面积来“发展”精耕细作。那些拥有DRD4基因的刺激寻求者却更喜欢积极寻找无人居住的土地,在特定的环境中为资源的成功开发儿努力。
地图展示的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人类迁移。
这些探索爱好者们跨越欧洲、亚洲、非洲、美洲,是把人类文明从美索不达米亚社会推向全球的关键推动者。
其他的研究也支持这一理论。在国家地理出版的一份调查中,记者DavidDobbs关于人类为什么不断旅行着手进行了研究。在文章中他写到:
“任何哺乳动物都不像我们人类这样四处迁移,”德国莱比锡MaxPlanck人类进化学研究机构的负责任SvantP??bo说。他用遗传学来研究人类的起源。“我们常在边界上跳跃。即使我们目前所处的区域仍有足够资源,我们也会想要探索新的领域。而其它的动物就不这样做。“尼安德特人已经在这个世上存在了成百上千年,但他们却从来没有散布于全球。而在短短的5万年内,我们已经覆盖了全球所有地区。这源于一种疯狂。我们把帆船驶入大海不断航行,不知道海的另一边是什么。而现在我们甚至去了火星。人类的迁移和探索从未停止。这又是为什么?”
所有的证据都再次指向DRD4基因。Dobbs发现有许多研究都会把DRD4基因与不断增长的“探索新地方、想法、食物、机遇、药物、性关系的欲望联系在一起,其中一般也会包含迁移、变化和冒险。”
探索自然的欲望在孩子的身上表现得最强烈,他们会在思想和实验中积极假设。我能把这一块积木放在另一块之上而不会让它们倒塌吗?我能通过哭泣或者好好询问来得到饼干吗?如果我打了抢我的玩具的人会发生了什么,他们会还给我玩具还是会反击?如果我越过这个我不应该翻越的栅栏会怎样?我会因此发现新的事物吗?这种高效率的假设检验让孩子成为了天然的冒险家。
而长大后仍然保持这种冒险特质的人就成为了敢于冒险进入未知领域的探险者,也就成为了推动人类文明前进之人。
我们新先聚品曾经写数十篇社会科学相关文章,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去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