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超级合作者的出牌逻辑

白癜风标本兼治 https://m.39.net/pf/a_4443995.html

作者/童锋亮

编辑/轩辕小浪花

地处华东地区的长江淮河一带,盛行着一种名为“掼蛋”的扑克游戏。

它由地方扑克“跑得快”和“八十分”演化而来。掼蛋最大魅力、最集中特点在于变化以及牌际组合间的变数。擅长掼蛋的高手总结,合理运用团结互助、审时度势、接受变化是在游戏中的最佳取胜之道。

不知是不是受到了“掼蛋哲学”的影响,还是身处有“赌运亨通”标签的合肥风水加持,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汽集团”)也在这里用自己的独特“牌技”开辟了一条以“竞合”为主线的另类生长路径。

它的“竞合”生长与掼蛋中的“红桃”逻辑有点相似——

既可以是一张独立的牌面,又可以是一张万能牌与其他牌形成强力组合,快速构筑自己的优势,扼住一切可能逆天改命的缰绳。

仅是近几年,让它站在汽车产业舞台中央的不完全新闻显示:

年,江汽集团与蔚来汽车签署了《制造合作框架协议》。后来,双方还在合肥合资设立了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共同生产智能电动车;年,又与大众成立了江淮大众合资公司,年双方进行了大胆混改。整车之外,在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它也在积极开放合作应对变化......

来自江汽集团对外抛出的计划显示,到十四五末,其希望发展为整车销售突破百万辆,销售收入达到千亿元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它将如何完成这一目标,以及配合这样的目标事实怎样的行动?

年8月27日-28日,轩辕之学巨浪3期第二模块课程“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走进合肥,同学们不仅入乡随俗多次实践了“饭前掼蛋”活动,还聆听了当地“红桃”企业——江汽集团,这家弄潮儿在汽车风云变化大时代中的出牌逻辑。

吴伯凡的“三个要素”与“四个维度”

为了更全面解读“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在江汽集团开讲前,课程第一天,轩辕之学先迎来了老朋友——轩辕之学校董,商业思想家、新物种研究院院长吴伯凡导师。

吴伯凡从年起开始研究商业模式,是中国最早讲商业模式的学者。但在近几年他发现,讲商业模式的时候局限于于商业模式本身是不对的,因为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还涉及到创始人以及创新要素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商业模式无非是把一个不被看好,或者别人没发现的某种资源常量带入到你的生产函数当中,让你的得数尽可能的大。”在轩辕之学课堂上吴伯凡说。

因此,在这一次的课程上,吴伯凡导师以《数字新物种的创造与基因——数字经济下的创新模式与商业模式》为题,试图从新趋势的角度为大家提供一些创新思路。

在课堂上,吴伯凡导师从数字经济开始讲起,谈到了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时代变迁,复盘了人与机器的关系、数字劳动力与生命3.0以及基于此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他说,人与机器的关系其实经历了三次发展,最早是在游猎时代人与人的分工:男人和女人做自己更擅长的体力劳动,让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提高;第二次是人与机器的主辅结构分工:人与机器的关系变为大脑和四肢的关系;第三次是正在经历的: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工具使用者和工具的关系——而是作为代理人或代替者的关系。

在吴伯凡看来,数字经济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劳动力+数字劳动力,生命3.0则是高速进化的硬件+高速进化的软件。

在介绍完以数字经济为主的趋势大背景后,吴伯凡导师也基于这些背景向同学们讲述了什么是创新模式与商业模式。

在他看来,商业模式要有三个要素:第一个是独到的客户价值主张。他说,客户的主张是你感知到了客户的需求,简单来说,就是你到底卖的是什么,以及你不卖的到底是什么。第二个要素是独享资源和独擅能力,你有什么别人没有的资源。(凭什么是你,而不是别人卖?);第三个是盈利“方程式”(谁买单,你怎么获利)。

同时,他还总结了商业新物种(产品或商业模式)的四个维度:一、态势感知力-特定场景下的特定需求(组合);二、要素递增式生态系统;三、最小化准入的生态位;四、始于MVP的持续进化。

知识量极为丰富的吴伯凡导师在课堂上为大家带来了国内外大量的生动案例,并给予了同学们具体的分析。例如,瑞士表如何碾压日本石英表?奶昔为什么突然畅销?太阳马戏团自我再造等等。

他还提到了极飞科技的例子,其创始人曾是摄影爱好者,出于对无人机的兴趣,想在无人机领域进行创业,但在国内他发现已有一个巨头——大疆,因此转身投入了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并解决了棉花农对于棉花非一次性采摘的最大痛点。

吴伯凡说,当你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他出的难题是你未介入时所不知道的,而创新的特点就在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不断有新问题显现出来。

江汽集团的出牌逻辑

在吴伯凡讲完数字经济下的创新模式与商业模式后,课程第二天(28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项兴初则带着活生生的中国汽车工业新模式案例走进了轩辕之学的课堂,现身说法讲述一家国有企业的另类生存之道。

在当下科技企业争相跨界、造车新势力被资本捧上天的新汽车产业竞争格局中,裹挟在其中的传统车企略显沮丧——一方面沉重的历史包袱让他们很难轻盈转身,另一方面在激进与保守之间中实现高效又是一项高难度平衡术。

如何破局?又该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中打出那张关键牌?江汽集团的答案是:认清自己能力边界,以及保持开放心态。

在大浪淘沙的新汽车战场,江汽集团虽然主营业务在角逐中并不占上风,但它却更懂自己擅长什么,以及如何更大发挥优势。例如选择做OEM+ODM,尽可能更大发挥自己优势;同时,在自己的弱势板块,不惧外界目光选择与国际上强大对手合作;以及时刻保持危机感,未雨绸缪加强供应链生态打造。

作为一个自年起就加入江汽集团的“土生土长”江汽人,站在轩辕之学的课堂上,项兴初以新“当家人”的身份回忆了江汽集团一路走来的发展以及思考。他试图从企业历史上文化角度出发,解释江汽集团当下决策背后的底层逻辑。

从年建厂至今,江汽集团已有58年历史,期间历经了四次巨变,两次转型。第一次是在年,当时的江汽集团还是一家劳改农场,主要从事汽车配件的生产。最早涉及整车还是因为当时农场的人们,通过自己所学知识,手工敲打一起攒了一辆轻型卡车。年他们将车辆车开到了天安门向主席汇报,意外使得江汽集团得到了一张生产资质。

由于资质并不在计划内,因此被给予的资源也并不多,所以直到年江汽集团都处于严重亏损中。为了生存,江汽集团开始了自我救赎之路,先后造过童车、儿童床甚至老鼠夹子。直到年前董事长左延安接管江汽,开始启动二次创业做客车专用底盘,江汽集团才得以挣得第一桶金,这也为江汽集团后来在年重新做整车,启动轻型汽车技术技改项目以及后续在乘用车上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江汽集团的很多发展本不是计划中的,而是我们自己主动争取而来的,通过积极进取、奋斗、拼搏、‘抢’来的。”项兴初说。

或许是过去的灵活发展基因形成了江汽集团发展的肌肉记忆。在近几年(从年到年)——江汽集团的第三次创业上,项兴初介绍说其核心点便是:一方面做自主创新,另一方面开放合作。

因此如外界所见,江汽集团先后开启了与蔚来的代工、共产合作以及引进大众汽车进行混改等为外界所周知的传统车企发展新模式。

现在正在进行的可以理解为江汽的第四次创业,项兴初介绍这一次江汽集团的核心任务是全面转战智能新能源。“新能源是基本的,智能化是要加快、加大力度补齐短板,尤其是在率先的商业应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项兴初认为,对江汽集团来说,要继续在能做好的事情上下工夫,同时在弱项的地方更加的开放合作,“只要有利于抓住智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共创、共享不是一个坏事情”。

为此,项兴初还将江汽集团的业务梳理为了四大类:一类是品牌制造商,一类是智能汽车的预控,一类是传统的零部件集团,第四类则是是代工业务,多边下注以发挥自己最大价值。

无论是受到自身包袱影响还是观念束缚,这样的业务发展模式对于传统整车厂而言,都不多见。

在轩辕之学的课堂上,项兴初向同学们以中央预控为例解释道,他说这是当下所有汽车集团都要下工夫解决好的领域,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尊重规律,另一方面要循序渐进。“尊重规律是技术有技术的规律,产业发展有产业发展的规律,但到底怎么做才是最好的,现在谁也说不清,因为新技术还要不断的试错,这个过程当中,开放合作双方都会有收获。”他强调,一定要避免完全封闭式、内卷式的自主发展模式。

江汽集团的开放包容文化还不止于企业战略本身,也体现在每一个细微末节以及江汽人身上。在进行完正式分享后,项兴初与轩辕之学巨浪3期的同学们还展开了进一步的交流,他不仅耐心回答同学们的提问听取建议,还将每一个问题同学的姓名与所说内容认真在纸张记了下来。当同学们对于江汽的发展提出一些解决方案的时,项兴初也会主动提出进一步交流意向。

站在轩辕之学的课堂上,项兴初向同学们坦言,从江汽集团的角度来看,它的发展逻辑是第一步是活下去,想办法活下去。其次是成为双向赋能的孵化器,“先赋能别人,回过头,人家也会反向赋能给你,有什么不好”?第三,就像当时的手机行业一样,去适应汽车行业巨大变革。“大家都应主动的去适应这个变革,等真的活不下去的时候,那时候也没有价值了,趁还有价值,你就应该跟上这个步伐,在前进的道路上去把握更多的机遇。

“就像四渡赤水出奇兵。”项兴初说。

轩辕工场双向赋能

在吴伯凡与项兴初两位导师进行完模块主题的授课后,轩辕之学巨浪3期也在江汽技术中心迎来了课程的另一项重磅固定环节——轩辕工场。

所谓轩辕创新工场,就是由轩辕之学导师和学员组成的智囊团,针对产业导师所在主机厂实际发展中的一些痛点、难点和痒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多角度研讨。

在这一次的轩辕工场环节,轩辕之学邀请了来自轩辕之学巨浪3期学员、广州阿凡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征以及轩辕之学巨浪3期学员、ITW汽车亚太区副总裁郭磊为主的两位同学进行针对性主题演讲。轩辕之学巨浪3期的全体同学们则以小组形式就江汽集团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如何打造以及乘用车领域如何突破两个课题进行讨论。

在轩辕工场研讨前,江汽集团的几位高管:江汽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乘用车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罗世成;江汽集团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杨文江;江汽集团股份公司新能源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兼新能源乘用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汪光玉以及江汽集团股份公司战略与产品管理部部长王云生,也来到了轩辕之学的课堂,并参与了互动,他们不仅介绍了江汽目前的发展现状,还坦率向同学们抛出了目前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困惑。

针对江汽集团遇到的问题,在主题演讲环节中,曾在广汽工作过,目前从事数字化营销的张征分享了其所服务过的客户案例,试图在数字营销方面对江汽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些经验帮助。

他说,过去在数字营销上是重采购,但现在更强调的是运营。“主机厂以前的市场部门更多的是采购部门,但是我觉得我们市场部门在未来五几年内要转成运营服务部门,要跟新的服务商一起共建内容,才能帮助我们的主机厂降低投放成本,去做流量冲浪。”张征表示。

另一位分享同学郭磊所在的公司——ITW是一家泛制造业,目前在多行业都有所布局,他也根据自身公司所做出的业务决策经历给予了江汽集团在开放生态上的建议。

他说,在ITW其对于业务的选择“秘方”是:一是,坚持法则。只做符合自己的决策能力以及能做差异性的选择。二是,坚持客户端的创新。三是,坚持分权制的经营管理。把一个年销售额一千亿人民币的销售公司,打散成几十个小公司做管理经营。

两位同学做完主题分享后,轩辕之学巨浪3期的同学们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江汽集团的介绍以及提出的问题,对江汽集团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例如,第一组学员代表来自盖瑞特动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亚太区总经理吴军建议可以让江汽的“灵魂”——轻卡与乘用车结合,打一个差异化市场;第二组学员代表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生态官徐健则认为应该供应链变成反应链;第三组学员代表和高资本创始合伙人何宇华表示,可以在商用车领域的高阶自动驾驶、场景化做出一些思考,而在乘用车领域则要考虑做运营业务;第四组学员代表天津自贸区森杨国际汽车城集团总经理杨宏伟与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MO杨宇欣则认为,智能和新能源的组合将对海外市场产生很大冲击……

他们的建议有些出于过往职业经验,有些是在摸索中找到的方向,有些是站在投资领域看趋势,有些则是基于时代发展的总结。听完同学们的建议后,江汽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乘用车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罗世成收获颇多。他先是肯定了轩辕之学同学们的业务能力,同时表示,未来在课程结束后会进行消化吸收,把同学们给出的金点子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

两天课程结束,也让轩辕之学校长贾可也对江汽集团有了新的认识与感触。他说江汽的核心优势就是它的文化,它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又开放,不是自暴自弃。“人它在命运遭受挫折的时候,会产生两种非正常状况,一种是自卑,还有一种是自大,而江汽却发挥了有强有力的韧劲选择去利用机会”贾可说。

有意思的事,在合肥的每一天课程结束后,轩辕之学巨浪3期的同学们都会在合肥籍班长——上海艾拉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荣卫的带领下,在饭前进行固定“掼蛋”活动,用他的话说“饭前不掼蛋,等于没吃饭。”

在几轮实战后,同学们也开始渐渐摸清了在掼蛋江湖制胜的法宝,如学会按照自我优势牌型来调整牌、不轻易出手以及果断下手、与队友进行资源整合触发新优势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这种在竞争中将自己定义为“超级合作者”与万物共生长的逻辑,也与江汽在汽车变革的社会牌局上打法不谋而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zl/106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