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特别

可以治疗白癜风吗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

核心提示

Nature本周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来自七个国家的科学家和伦理学家(包括EricLander、Fran?oiseBaylis、张锋、EmmanuelleCharpentier、PaulBerg、DavidLiu以及来自中国的科学家邵峰、李劲松、魏文胜等)呼吁全球应暂停人类生殖细胞系基因编辑的任何临床应用,并建立国际监管框架。上述科学家和伦理学家认为,过去三年里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包括去年一名中国科学家声称利用生殖细胞系编辑创造了两名婴儿,这些事件表明,世界各国有必要暂停这一活动并建立国际监管框架。作者强调称,需要暂停的活动不包括单纯以研究为目的生殖细胞系编辑,也不包括用于疾病治疗的体细胞编辑。此外,Nature还发表了编辑部评论以及NIH的声明等共同支持世界范围内暂时禁止生殖细胞编辑的临床应用。

编译

酶美、望夜、张小E

责编

迦溆、兮

“社会各方广泛地参与公开坦率的讨论是做出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正确规则和决定的前提。”

年2月26日,中国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发布了针对临床应用未成熟高风险生物技术包括生殖细胞基因编辑技术的新监管法规草案。新草案规定此类应用必须首先取得该委员会批准。这是第一次提出今后将在国家一级层面对人类基因编辑进行审核,对违反规则的科学家和机构将进行严厉的处罚,包括罚款和进入基金申请黑名单。这项严规产生源自于贺建奎违规进行基因编辑婴儿实验的事件。贺建奎对人类伦理的漠视和任意践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目前,贺已经被科研机构开除,并继续接受调查。

年3月14日,Nature刊发Adoptamoratoriumonheritablegenomeediting即暂停可遗传基因组编辑的评论(Comment)。学术界(包括EricLander、Fran?oiseBaylis、张锋、EmmanuelleCharpentier、PaulBerg、DavidLiu以及来自中国的邵峰、李劲松、魏文胜等来自7个国家的科学家和伦理学家)、美国NIH(国立卫生研究院)等呼吁一项全球禁令,暂停所有用于临床的人类生殖细胞编辑,并建立国际监管框架。过去三年中多项事件,包括去年贺建奎报道的使用生殖细胞编辑诞生的两个婴儿,说明目前亟需一项全球禁令以及一个国际监管框架。作者强调这一禁令并不包括仅用于研究目的的生殖细胞编辑,及用于治疗疾病的干细胞编辑。

8细胞期的人类胚胎。图片来源于Nature

根据提议,需要一段时间的禁止期,以便各国能够确定辨别某项相关研究是否可以开展的标准。但是,“在事关人类物种的大事上”各国必须秉持“开放的、充分尊重人类的意见”,即在批准其应用前必须确保符合某些基本要求。这一提议将为那些试图重编辑人类物种的最激进的研究设置紧箍咒,但是其实相关研究的副作用,包括伤害病人并动摇公众的信心,危害更大。

科学家们呼吁在全球范围内暂停利用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技术,即改变人类生殖细胞(精子、卵或早期胚胎)中可遗传的DNA,来编辑和制造转基因儿童的所有临床试验。这并不意味着永久禁止这类试验,相反,而是建立一个国际化的管理体制。在这个体制中,各国在拥有最终决定权的前提下,自愿承诺在除非满足特定的条件下,不批准任何利用此技术进行的临床试验。呼吁指出,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禁止进行任何该类基因编辑的临床运用。在此期间,加强对使用该技术所产生的有关技术、科学、医疗、社会、伦理和道德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用以建立整个国际化的管理体制。该呼吁不适用于那些不涉及非基因编辑过的胚胎植入,也不适用于人类体细胞(非生殖细胞)的疾病治疗研究。当然,各国也有权选择批准一些特殊的相关项目申请,但前提必须就其申请的意向发出公告,并在特定的时间内对申请进行国际协商,通过公平透明的评估体系,确定申请的适用性能达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各国可以根据其历史文化,价值观和政治制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路径,但是共同的原则是同意项目公开化,并尊重人类最终将影响整个物种的问题的意见。来自7个不同国家的18位科学家和伦理学家共同签署了这份声明。目前约有30个国家制定了直接或间接禁止所有临床使用胚胎编辑的方案,并且可能选择无限期地继续暂停对这类试验的进行或实施永久禁令。

在年12月举办的第一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上,组委会发表了一份关于胚胎编辑技术的声明,并指出“任何对人类生殖细胞进行的基因编辑都是不负责任的…除非

(i)与胚胎编辑相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问题得到解决…

(ii)临床的适用性达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这意味着现今在世界任何地方都不应该进行关于人类胚胎编辑的临床试验。

然而,随后的一些事件表明,只有这一声明是远远不够的。首先,中国研究员贺建奎创造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而知道这项工作的科学家并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进行阻止。其次,社会对人类基因增强的兴趣热度逐年上升。第三,一些评论员认为之后的一些声明削弱了广泛的社会共识。这些声明包括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学院和医学院的声明和年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组委会的声明。在随后的几年中,也没有建立任何制度来确保关于临床胚胎编辑的国际对话。因此,有必要呼吁在全球范围内暂停相关临床试验,并建立一个国际化管理体制,以确保对这一技术所引起的问题有所考虑和讨论。这种方法能有效鼓励各国提高透明度,公众参与度,国际对话以及在其境内的政策行为。除了呼吁各国政府采取相应行动外,医院,生物医学研究机构和专业的协会组织,以及在这个领域工作的各位研究人员和医生作出公开承诺,并对那些发现的未经批准的研究行为进行上报。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认为这样的呼吁是必要的。

技术考虑

胚胎编辑必须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综合考虑其医疗需求,潜在风险和利益,以及替代方案后,才可以考虑用于临床试验。尽管这类技术在过去几年中有所改进,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临床运用上还无法证实。正如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上所表明的那样,科学界普遍认为,胚胎基因编辑时未能命中目标或非预期的基因突变(脱靶效应)所产生的风险仍然高得令人无法接受。目前涉及的安全和有效性问题还在大量研究中。

科学考虑

基因编辑中通过基因矫正(geneticcorrection)或基因增强(geneticenhancement),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潜在影响还需要大量长期的生物学研究。通过基因编辑来治疗疾病,在降低某些疾病的风险同时,通常会增加其他疾病的风险。例如,常见的SLC39A8基因变异降低了一个人患高血压和帕金森病的风险,但同时增加了他们患精神分裂症、克罗恩病和肥胖症的风险。多重基因修饰以及基因修饰后在子代中相互作用带来的影响仍是未知的和无法预测的。

医疗考虑

基因编辑技术还处于初期研究,只有在有足够不可抗拒的特定理由时才应考虑胚胎编辑的临床应用。但基于上述考虑,当下任何形式的遗传增强都是不合理的,而基因矫正所涉及的因素更为复杂。大众认为,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可以消除严重的遗传疾病,保证每个新生儿的健康。可是,那些知道自己有遗传性疾病的夫妇已经通过更为安全的治疗手段有效避免基因编辑带来的潜在风险。他们通过体外受精(IVF),并配合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PGT),产前检测,或采用精子,卵子或胚胎捐赠来实现。这种治疗方案的成功率有限。如果胚胎编辑是安全且高效的,那将会增加怀孕夫妇的比例。然而,继续提高IVF和PGT的治疗效率无疑是更为安全,便捷,且更广泛适用的解决方案。对于少数无法使用IVF和PGT等治疗方案的人群,胚胎编辑将是他们拥有健康婴儿的唯一途径。社会更应该考虑并权衡这类人群的合法利益。

社会,伦理和道德考虑

任何胚胎编辑都不应以基因增强为目的,在临床适用性没有达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情况下进行,这对社会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被基因编辑过的人群可能会受到侮辱和歧视,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父母可能会迫于压力,用来改善孩子的各种生理小缺陷;许多宗教团体可能会对重新设计过的“新人类”在伦理道德上有不可跨越的界限;不平等的基因改造也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化和等级化。此外,在后代中引入基因修饰可能对人类及整个物种产生潜在的永久性的负面影响,除非所有携带者都同意放弃生育,或者使用遗传学方法确保他们不会将突变传播给下一代,否则这些突变将不能从基因库中移除。

介于胚胎编辑对整个人类物种的潜在影响,临床试验仍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所有决策必须经由综合考虑决定。监管机构通常只是对一种新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衡量,而不是新疗法的合理使用性。所以纯粹的监管是不够的,它不能解决许多基本问题。同时也不赞成制订一项国际条约,国际禁止条约对开发核武器和生化武器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但对临床运用的限定太死板。比如,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制定的禁止克隆人的公约,因在规则上无法达成一致而宣告失败。相反,在我们提出的体制中,一种可行的方案是让政府对此发表公开声明。各国也有权选择批准一些特殊的相关项目申请,但前提必须就其申请的意向发出公告,并在特定的时间内对提案进行国际协商,通过公平透明的评估体系,确定申请的适用性能达成广泛的社会共识。这种社会共识必须由国家当局来评判,就像政府对公民和其他复杂社会问题的看法做出政治评判一样。一个可行的提案是建立一个由不同组织和个体组成的“全球基因组编辑监管组织”(GlobalGenomeEditingObservatory),用于监管该技术发展情况的同时,促进国际之间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公众对话。

Nature社论还在本文也提出思考和建议:提议公开注册所有的涉及使用人类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实验。提议科学家开发有效的系统,监管限制可能的任何越界的实验设计操作。倡议开展相关立法工作。同时建议设立第三方的监管机构,管理人类生殖细胞,人类胚胎等实验材料;对科学家提出的相关实验进行辅导,验证必要性,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最后科研机构有效地监察追踪日常实验进程。

作为学术期刊的领头人,Nature还着重指出了期刊需要保证人类胚胎相关实验的学术发表有统一和详细的伦理标准。Nature希望有更多的相关利益方参与到现在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规则和监管方案的制定及讨论中来;Nature将选取发表这些相关的读者来信。最后Nature特别希望病人和他们的家庭、相关的科学工作者和政府法规制定者都参加到这场讨论中来。多方参与,积极协商,做出行动!

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yf/85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