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与结论解放前中国托派杂志文章之一百

北京白癜风治疗中心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点击   本   乍一看这就是一篇纯哲学的短文,读到最后才能发现它另有所指。我不愿意当复读机去反驳那些“托派主张投降是汉奸”的论调了,在这种事上争执简直浪费指关节。那些不管三七二十一因为托派反所谓统一战线就断定托派不想抗战的家伙,思考方式大概和文末嘲骂的御用文人是差不多的。

  话又说回,文中讲哲学的部分没什么毛病,只有一个问题,分析、结论,就完了?分析与结论相同而实践对立的例子可也俯拾即是。马克思主义内部各派各人水平各异,但使用的分析方法大致还是相同的,结论也类似——不然,皮大帅就没必要一起往下扔了。可在有皮大帅之前,这些人恨不得打出脑子的原因又何在?都知道要有阶级斗争,都知道生产资料要公有,但是能不能靠工人和无地农民自发执行?要不要信任军队?政治改革是现在着手还是在过了经济难关之后?这里的分歧,根本在于阶级内部不同阶层发展水平的不同。

  老一代托派用意是好的吗?当然。他们能实践吗?不能。哲学(乃至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被从人间带回了天上,大概就是这样的。也正因如此,他们的自辩才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录入者按)

  录入者搞错了一点:这篇文章不是主流共产主义骂托派的……这本《动向》杂志本身就是中国托派在抗战前期的刊物之一。所以结尾那一段很迷……

(李星按)

A

  其实我看出来是托派写的了……说自辩无力就是说这篇文章的。

B   你的意思是结尾是骂亲苏派中共吗?那么的话,结尾这个弯子拐的太大了,很可笑,没底气。A

  抗战时期托派窝在小楼里写些无关痛痒的话的时候,大概也隐约猜出来自己已经没什么机会,注定抢不过共党了吧。

木君《动向》年第2期

第二次大战与中日战争

(录入江风)

  分析与结论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正确的分析,必须有正确的结论来作它的继续,才能有实际的意义。反之,一个正确的结论,如果并不是根基了正确的分析而得,则得到这一正确结论的人,决不会对他有真正的了解或深刻的信心。

  不过两者间虽有这样密切的一种关系,但我们假使就一般的学术中,尤其在与实际政治有关的理论中加以考察,则往往能发见许多分析与结论无关,或结论与分析绝对矛盾。因此,我们在全部政治思想史中,尤其在革命时各个政治的意见中,常能见到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分析,但做着极不相同,或极端相反的结论;或标榜着一个同样的或相似的结论,却由于极不相同的分析。

  这样的实例是多得不胜枚举的,最显著的有如:某些封建的反动贵族,常用社会主义者相类似的“分析”来责骂布尔乔亚的自由主义;但前者的结论是恢复封建,而后者的结论却是前进到社会主义。

  再据马克思的分析:资本主义在历史的意义上说,是有其客观的进步性的;俄国的斯脱罗威教授也抱着同样的意见,可是结论呢?前者指出它必须让位于更进步的社会组织,而后者却肯定现存制度(即沙皇制度)的永久性。

  由此可见正确的分析,不一定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至于假正确的分析,那当然更不用说了。

  相反的例子也同样的多,有如各国所有的工党,甚至还有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都深信现存社会制度是终于要过渡给社会主义的社会的。但各人达到这一结论时的分析却十分不同:有的基于人道主义的幻想;有的说由于社会合作与团结的加强;更有人则以为是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

  这种分析与结论之间的矛盾与差异,一方面由于从事分析或达到结论的人,其所站的阶级立场不同,以致所见亦异,这是无可避免的;另一方面则由于某些反动分子恶意利用(或部分利用)革命性的分析,来达到反动的结论,或利用正确的结论来掩护他错误的分析,这样的行为当然是卑鄙与阴险的。

  可是在目前中国的政治中,就有着这样卑劣的例子:某些人正确地分析了现存统治政制的缺点及其领导路线的错误,并要求除去这些缺点与错误,借以谋得抗战的彻底胜利;而“某派”则利用了(当然是部分的与故意曲解的)这种分析,企图达到他们自己投降乞和的结论。这虽是历史上一个习见的事实,然而有些人却见后者之某些分析与前者的相似,于是硬指前者即是后者,则其阴险或愚蠢的程度,也决不逊于乞和论者。

解放前中国托派杂志文章

张开《生活指数与最近工潮》王凡西《关于劳协事件》彭述之《究竟怎样才能实现和平》彭述之《民主的内容与怎样实现民主》郑超麟《从工人立场看外汇新汇率》郑超麟《我们要的国民大会是什么?》《关于中共能否取得政权的讨论》萧振华《工会人员的安全问题》觉新《电话公司怠工事件》守敬《评胡绳〈论发展生产力〉》《我们的政治主张》《一个丝织工人的来信》《两度学徒》《战后中国工人运动的分析》《信箱:关于中共土地改革的讨论》刘朝真《“胜利”在珠江(广州通讯)》沉默的古都变动了(成都通讯)经济危机下的工人生活(工厂通讯)女人的痛苦更比男人深一重(工厂通讯)吹口哨(工场特写)女工婚后的大难题(女工通讯)唐德《崇明之行》(地方通讯)没有太阳的一隅:一个师范学生的申诉紧急措施以后:黄金风潮的基因与副因经济崩溃与改革币制民主与国民大会——本刊读者作者编者第一次座谈会读者意见:我们是来自僻野的湘南乡间青年一个迷途者苦闷的申诉关于联合政府问题的讨论信箱:工人与党派硬杀与软绑(木君)不是情书(逸卿)自由主义者往那里去(被×)胜利后的上海妇女怎样解决“独身”和结婚的矛盾最近学潮的回顾与检讨中国往哪里走中立与是非(读者通信)妇女的两个切身问题编者手记五则青年与职业:本刊读者·作者·编者第三次座谈会从摊贩事件说到中国经济的崩溃站在学生的岗位上谈民主诗歌《可笑的日子》《献给同学们——为助学联欢会而作》诗歌《为卖血者请命》《做不完的工作》站在人民立场话征兵和两位女工友的谈话评当前的男女分校问题印制厂工人绝食记青年人的两大问题关于批评苏联,共党,左派人士与联合阵线的讨论日本工人斗争的动态透过远东烽火看东南亚展开妇女职业阵线马歇尔元帅的新胜利新民主主义和旧民主主义“密勒氏评论报”一封读者的信新的国际领导带来新的希望诗《看吧!我们重见真理与光明》怠教「人民世纪」之讽刺「升官图」反映出来些什么「国大」开幕的前前后后明打暗杀狄克推多下的太原第一届市参议会的成就汽水厂的面面观评“下关事件”银行生活——银饭碗之梦论“经济民主”(被×)论昆明李闻被刺事件从军事政治和经济观察内战及其出路「劫收」下之台湾战后世界矛盾与人类前途评叶青的哲学倾向纪念逝世六周年的诗人王独清银座漫谭——小银行员的内幕满库黄金遍地工潮女儿毕业母亲典质期满(宣平通讯)诗歌《万人坑》从周报被迫停刊说起从东北局势看中国前途从国共决裂到改组政府五卅运动的历史教训从老生常谈中透视青年的出路老问题的新发展论『九龙事件』

和平与裁军

犹有余恨话“保甲”

台湾事变的前因后果再论“第三方面”——评施复亮与平心二先生的争论

今日的广西(特约通讯)

失业危机正在突进中

《日本战俘不肯被人利用去破坏罢工》等四篇通讯

大战留下的创伤

瓯海米潮(温州通讯)

方兴未艾的反美运动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工人自编生活指数工资不打折扣》等三则

(信箱)关于中国民族资本有否前途问题的讨论

旅途随笔——自重庆到上海

印埃的反英运动

争取合理的年赏(工厂通讯)诗《梦》从『懒工』到『勤工』对于尊师运动的看法巴黎通讯:“联合政府”下的法国现状抗议北平美军暴行│印度制宪大会休会以后

我们看华莱士事件

“行宪”前夕│大钞与邮电加价

第二次大战与中日战争

工人与工会

中国社会究竟是何种性质(信箱)

本次发布

分析与结论阅读原文说 明 

  本   在年的寒春,冷热不定的气候中,这个   那么,是什么样的历史?简单说,是社会斗争的历史。20世纪波澜壮阔的社会斗争,至今为止,它的绝大部分内容,尚未被中国人所了解。这个   为什么是彼得格勒?因为-年间的彼得格勒,发生了太多促进人类解放的壮丽事迹。而这个   最后,希望从“彼得格勒”发出的信件,能够到达收信人手中。欢迎投稿。邮箱:summer

protonmail.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yf/79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