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咩事君,今天刷了满屏的基因编辑双胞胎,到底是什么情况?
A:下面就请老王跟你说一说,对人类生殖细胞进行“基因编辑”,然后还生育出一对双胞胎,到底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如果这个新闻真如那位科学家在视频里说的那样,真正带给人类的只能是毛骨悚然。
一直以来,基因科学家至多是在废弃的生殖细胞上做做类似的试验,不曾想,有人会这么快打着科学的旗号来对人类自己下手。
根据该科学家的表述,他简单粗暴的用“基因手术”敲除掉了一对双胞胎父母配子细胞(男精子、女卵子)的CCR5基因,且并没有造成脱靶,并让这对双胞胎女儿先天免疫艾滋病。
不去说他的基因手术应用的是已被基因领域广泛引用的酶切法基因编辑技术,也不去扯CCR5基因对免疫艾滋所起的作用。我们单单来谈谈人类现阶段对个体基因和组合基因表达的认知程度。
做基础医学研究,尤其是从事基因相关研究的科学家都知道,我国从年开始在推进一项在斑马鱼的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计划,全国高校的科学家们将用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去观察敲除斑马鱼1号染色体上个基因后,斑马鱼及其子代、孙代……可能出现的变化。
不是技术上解决不了快速敲除这个基因的问题,是因为严谨的科学实验,需要观察每个基因被敲除后可能出现的生命体变化。
回过头来说CCR5这个基因,人类发现它的作用和意义的过程都很戏剧性,源自于艾滋病治疗领域的一个柏林病人。一名艾滋病人得了白血病,进行了干细胞移植,供体是一个CCR5基因先天缺失者,这个艾滋病患者治好了白血病,同时对艾滋病免疫。CCR5基因成为免疫艾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换句话说,就是CCR5基因缺失的人,会对艾滋病进行免疫;但免疫艾滋病的方法并不只有让CCR5基因缺失一种。
CCR5能免疫艾滋,但我们不知道它还有什么功能,人为敲除后会对子代、孙代以及后续的子孙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隐患。
在胚胎或配子(男精子、女卵子)层面进行基因操作,该科学家并没有任何的独创性,只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会选择废弃的胚胎、配子来实验可行性,完成试验后即销毁。这位科学家不同,他把试验后、经过改造的胚胎植入了人体、受孕、分娩。
这种行为,违反国内法规、国际规范曾几何时,在人类辅助医学政策最为宽松的英国,也仅仅是允许医学界对人类卵子细胞的线粒体进行移植,这已经是目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天花板,因为这会给出生的孩子带来伦理错乱,孩子有一个父亲,两个遗传上的母亲。
再比如同样对辅助生殖技术很宽松的美国西部(加州),也仅仅是能为不孕夫妻提供金发碧眼的孩子胚胎供选择,是选择,不是改造。而这一次,深圳的这位科学家直接上来就进行了改造,还生出了两个双胞胎孩子。
且不论我国自年公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国家卫生部号文)的规定。根据该规范第三条第九款规定,实施技术人员明确禁止以生殖为目的对人类配子、合子、胚胎进行基因操作。
而在整个全球范围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领域,也已达成了共识,只允许对以治病为研究对象的胚胎基因编辑技术进行探索。这位科学家在视频里英语说得那么溜,应该知道探索和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在哪。
贺建奎最可怕的疑问真正让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位科学家是为了预防一个在中国发病率尚不足4/10万的疾病,而进行这种操作。
预防,不是治疗,就可以对人类自身进行改造。那哪天人们对后代的头发颜色、身高、寿命长短等等不满意了,能否在基因层面就进行改造?一通基因敲除、剪切之后,那还是不是人类?或者这种人类和没有改造的人类之间会引发什么样的斗争?
想想都是件害怕的事情。
王道斌
十年医疗口,半个老专家,南都老王白眼看世界。如果你有医疗或社保相关疑难,可点击咨询——
向他提问
下期提问在这里,大家可以向咩事讲述你的困惑,而咩事君也会请来各类老师,摘选有意思的内容回答。
只需记得一条:不管是吐槽还是感慨,或者是认真的提问实用讯息,请在给咩事的留言里加上#咩都知#三个字,咩事君会定时用这三个字搜索,以免错过你的信息。
最后,你不分享就想走吗?
如果你有什么想说的,可在底部留言评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