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年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清明节,新冠肺炎的阴霾还笼罩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曾散去,在短短的几个月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无可回避的要直接或间接的面对生与死的挑战和选择,这无形中迫使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我在前篇已经谈过我国古德先贤以及世界的三大宗教对生死的大致看法,本篇我们接着谈一些最新科学研究对生死看法的影响,以及现代与古代智慧的交集与碰撞,从更深刻的角度和用更严谨的数据尝试去揭开这个困扰人类数千年的生死大谜!
突破困扰我们心灵束缚的那一张生死大网佛教有一个很重要的用语叫忏悔,我们先从字面上做一下了解:“所谓“忏”者,忏其前愆。意即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所谓“悔”者,悔其后过。意即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我们单从以上字面看,忏悔一词是分开进行解释的,但都和我们所做过的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有关,那么我们就得扪心自问了,我们曾犯下过这些罪业吗?答案是肯定的!并且我敢确保即便是目前正在看文章的你也正在犯下这些“罪业”!只不过因为我们的念头非常非常微细以至于我们不容易随时察觉到,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意思即是我们一般人在这个五浊恶世中,不可能不面对种种的环境,只要面对环境就必有妄心的生起。另据佛经记载,我们的妄念又是刹那刹那相续不断的,刹那是个时间概念,不同的经典中对刹那有不同的记载,但无论依据哪一种记载把刹那换算成今天习惯用的时间,一刹那都只有零点零几秒,所以我们一般人的妄念是不断生起的,也就是佛教经常说的“造业”。而不断造业就是致使我们轮回的根本。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我为什么要简述以上这些呢?是因为现代科学研究有一个实验跟这个有关,那就是镜像神经元的一系列实验。对于实验的过程和详细数据大家可以到网上搜看,我只摘取部分实验的结果进行说明。镜像神经元实验表明,当一个人去看另一个人做出某个动作时,看的人,即使没有任何动作,但是其大脑里面的镜像神经元会如实的拷贝被观察者的动作所对应的神经元的活动,也就是说,你并不需要有意识的去模仿,你的镜像神经元就会自动去模仿,并且你无法阻止这一过程,你甚至不知道你已经模仿,尽管你并没有表现出来,但你与该动作对应的神经元细胞已经如实的拷贝了那个动作!换句话说,就好像我们自身都是一面镜子,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对应接触外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信息,并且这些接触信息的过程不是我们能够阻止的。也就是说妄心的生起不是我们所能够控制的。
镜像神经元犹如我们储存种子的阿赖耶识除此之外,镜像神经元实验还揭示出一点,那就是高级生物体存在共情的基础。即当我们看到别人痛苦或者高兴时,我们与该情绪相对应的镜像神经元会活化,然后通过脑岛激活我们的边缘系统的情绪区域,使得我们能够感受到别人的情绪,这种情绪,我们在显意识层面,不一定能接收到,它的强烈与否取决于我们的神经通路,但是它在最底层的细胞层面,是一定会如实拷贝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感知到它而已。这也就对应了佛教提出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理念。《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记载:“智光比丘汝谛听,出家菩萨所应作,无缘大慈摄众生,犹如一子皆平等”“然诸众生即是我身。众生与我等无差别。是大菩萨发起如是同体大悲无碍愿已。经一念顷恶风寻止。便得顺风解脱众难。得至宝所获诸珍宝。”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救赎未来世界的真言我们说正是因为共情这个基础,我们才能够对众生感同身受。这也是很多宗教和很多人所认同的唯一能够拯救这个世界的方式,即众生彼此之间的大爱。从这个层面出发,我们也可以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倡导人人正能量,拒绝负面情绪了,因为这些无论是好是坏都有可能引发连锁效应,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以前凭直觉说过,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甚至每一个起心动念都可能影响和改变着这个世界。当时看到和听到的人可能都并不以为然,但是我们越往更深入层次和更细微之处观照,我们将更深刻的发现这一个事实。
向死而生表现出的是大爱无疆至高境界!从镜像神经元发现伊始,世界各国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包括神经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汇聚到这块新发现的“科学富矿”,进行研究、探索和实验,并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理论假定。也可以说此发现触动了许多科学规则,改变了对文明、移情作用、哲学、语言、模仿、孤独症和心理疗法的理解。同时此发现为文明的进步提供了生物学基础。
各学科都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而调整根据我前面提到的六根和六尘,我们知道,我们依靠“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接收来自于外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信息。我们可以把六根看做是我们的意识,把六尘看做是外界物质。这样我们就通过镜像神经元将意识和物质联系到了一起,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讨论不休的话题。我国汉代出现一位无神论者王充,他把人的身体和意识比作刀刃和锋利,认为意识是依附于身体而存在的,当身体不存在了,意识也随之消失。这一方面,我在其他文章里已经对此进行过阐述,就不过多赘述。
被爱因斯坦讥讽为鬼魅般的量子纠缠现象被爱因斯坦讥讽为鬼魅般的量子纠缠现象被爱因斯坦讥讽为鬼魅般的量子纠缠现象在这里,我们只是说根据最新量子力学的发现,物质和意识很可能只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镜像神经元实验也说明了物质和意识相联的可能性,就像是被爱因斯坦讥讽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的量子纠缠现象一样,两个神经元细胞,彼此在没有实际连接的情况下,却可以不受距离和时间的限制而保有关联性。由于量子纠缠的发现,打破了经典物理学整体系统被认为具有可分性的结论,整体系统实际上是具有不可分性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能如实的拷贝其他生命体的神经元,使得我们能理解对方的感觉,甚至能进一步与对方进行沟通。这就像我在其他文章里说的,为什么真理可以同时为所有人共同认知的原因。也很像文学和美学中经常说的通感艺术。
通感艺术离不开六根六尘相互的纠缠杂糅同时,镜像神经元实验还得到一个重要结论,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的直觉判断会如此准确的问题。我在前面也有关于人的直觉方面的文章。这里,我们从镜像神经元实验的角度再做进一步的揭示。在我们与其他生命体沟通时,从表面看,是我们的显意识(相对于潜意识而言,可以理解为理性)在与对方沟通并感知对方,而实际上并不是,我们的显意识有可能是通过感知镜像神经元从而间接的与对方沟通和感知对方而已!这又是实验得出的一个重要的认知,我们身体的感知可能先于显意识!我们平时所做出的选择行为,越是普通和自然的选择,越有可能不是来自于我们的理性,而是镜像神经元细胞所做出的选择,是我们的本能意识做出的自动选择,然后我们的显意识只是去解释它而已。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会率先“知道”有利或不利的情况。这也就证明了为什么我们的直觉有时会非常准确的原因。
据说女人直觉会更准确或许是有一定道理说一个关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验,如果我们不小心皮肤被滚烫的油溅到,你认为自己的手在感到疼痛前就会做出反应还是感到疼痛后手才做出了反应?实验证明,当油溅到皮肤20毫秒就会在大脑皮层测到电脉冲,大脑立即启动其他神经传导,开始组织身体反应,此时可能你的手已经接到信号准备动了,但此时,你的显意识还没接到信号!当油溅到皮肤毫秒后,才到达显意识。由此我们可知,我们的显意识很可能只是对我们内在潜意识的一种顺从与解释而已。这让我联想到古代开悟的禅师往往以当头棒喝的善巧接引弟子的行为,很多经典都有记载禅师们往往不等弟子反应就疯狂地逼问弟子“快说!快说!”的无厘头行为,至于想让弟子说什么好像并不那么重要,但是只要弟子稍一迟疑进行思考,禅师立即就放弃追问!等弟子思考后正准备说时禅师直接就截断说“不对!不对!”。为什么弟子还没张口说出来,师父连听也不听就说不对呢?我想实际上开悟的禅师之所以开悟,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直觉在起作用,直觉是先于我们理性思维之前做出反应的,所以当弟子只要稍有迟疑或思考后再说,就已经和直觉不相干了,所以禅师不等弟子张口就知道已经错了。
开悟禅师当头棒喝总是能令我们瞠目结舌接下来我们开始说镜像神经元实验对生死的认识有什么样的影响。我前篇说过,自古以来,人类个体始终存在着对永生的冲动追求,这在基因方面显得非常正常。人体的基因不断地复制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就是对永生的无限追求。如果环境不变,我们的基因当然也就不再发生变化,我们个体也就可以得以永存了。但是,这个世界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佛教称之为“诸行无常”,现代科学也有一个名词叫“熵增”,并解释因为能量是单向衰变的,也就是从高温自发流向低温,这个单向流动的能量导致环境也出现与之相对应的单向流动。“熵增”与宇宙亿年前的大爆炸演化相匹配,38亿年前基因进化到了单细胞,意味着基因随着环境的变化演化到了必须要靠单细胞才能继续实现它的长存,其后环境进一步发生变化,而单细胞除了要摄入足够的能量又要增殖以防止个体死亡引起的灭绝,逐渐进化为多细胞有机体,这样多细胞可以分工协作,细胞多了,分工明确,有些细胞就可以只管繁殖,有些细胞则只管摄入能量,这就犹如我们今天的公司或者大的方面说犹如一个国家一样,这也进一步明确我们的人体其实就是一个小宇宙,所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和佛说“一花一世界”“一砂一世界”等正说明了这个道理。随着环境进一步发生变化,多细胞有机体逐渐合成一个个器官系统等,而连接和沟通这一整套系统的正是镜像神经元细胞。在这里,我进行大胆的猜测:由于万事万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宇宙大爆炸衍生的,那么所谓镜像神经元细胞也是几十上百亿年前由整体分化而来,按照这个想法推理万事万物都源于“一”,而“一”虽然分化成了当今万事万物的状态,其完整的统一性并未改变,也就是说“镜像”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整个宇宙的进程。如果我的这个猜测成立,那么同时可以证明两点成立:1,《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步于宇宙大爆炸千真万确!2,释迦牟尼说他已经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理,并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那么我认为宇宙如此广大,释迦牟尼如果真的已经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所谓“镜像”是伴随宇宙同时诞生并分化于万事万物的,属于万事万物一部分的释迦牟尼只是通过回归到自我身心的本源从而就能够自动证悟到宇宙的本源!因为万物同体,万事只是万物的妄想所幻化出来的,也即“万法唯心造”。
科学越发达越会发现包括人体处处皆宇宙我们知道,既然生存环境随着“熵增”在不断的单向发生着变化,那么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和环境不匹配的基因就会被淘汰,因此,基因在与环境的相互磨合下,必须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复制和培养出足够多的“后代”来应对环境所发生的变化,也就是说生命体的细胞突变应该是随着环境变化不断进行着的,而突变率以及亲代能活多久,是被自然进程严格规定着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个体的死亡,正是为了实现整体更长久的存在。对于人类来说,人类文明化以前,物种的自然寿命基本是把子代培养到性成熟,然后亲代就会死去,以避免在资源匮乏时代跟最具有繁殖能力的子代争夺生存资源,随着人类文明化的发展,资源得以大幅度提升,现代人类的整体寿命也得以大幅度提高。但是随着近现代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恶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为了平衡资源,就基因方面而言,人类的整体寿命会有所下降。
人类如果再不警惕好日子就真的快到头了至此,我们总结以下几点:
个体的自然死亡正是为了整体永存所做出的代价。
严格意义上说我们个体并不存在生或死,生死只是一种能量的转化。在佛教来说即是“诸法无我”。
我们个体再渺小也是世界的组成部分,并且我们的任何言谈举止甚至起心动念都犹如“蝴蝶效应”一样时刻影响和改变着这个世界。
我们任何言行举止起心动念都将影响世界我们活着的人一定要学会好好的活,不必再去惧怕死亡,因为生与死都不过是不同的存在形式而已。同时,再一次让我联想到古代开悟的祖师,当任何人前去寻法问道时,他们往往顾左而言他,说所谓“佛呀法呀道呀”都不过就是吃饭、穿衣、睡觉而已。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禅宗祖师们的这些日常生活行为又绝不同于普通人的吃饭、穿衣、睡觉。就好像是经过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之后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却绝不同于最初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样。(此处大家可以参考禅宗经典做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山水已不像从前爱因斯坦有一句原话:“Lifeisworthlivingonlyforothers.”翻译成汉语就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为了他人而活着。其实儒释道三家对此早有结论,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家“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佛家“自利利他……”都阐述过关于人生的意义,惟有“利他”才是终极的“自利”(当然儒释道各家阐述的更清晰,我在此只是断章引用,未必完善)。同时,这也解释了我们每一个人为什么在奉献和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时会感到更幸福的原因所在!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绝不是无凭无据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同样是时代发展必然不觉已经写了这么多了,对于人生终极的讨论永远是无止境的,在未来的文章中,我将综合各种文化宗教哲学科学进行对比讨论,科学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实验的证明迭代快速一些,比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发现就打破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垄断”,但是哲学却不同于科学,迭代会非常非常慢,不仅仅是哲学涉及形而上的问题,还包括整个社会研究纯哲学的热情以及氛围不够,缺乏研究的土壤,另外每一个哲学家都能自圆其说建立起一套近乎合理的哲学体系也是令哲学不易被轻易打破的重要因素。我以后也只能尝试着进行糅合吧!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正能量,立大功德结尾语:本文作者志在将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精髓透过和近现代科学哲学的对比而显发出独特的优势来,以逐步增强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感和荣誉感。同时也想让大家明白我们无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哲科学研究,中华传统文化都是我们汲取到足够的智慧和灵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但归根结底全部都是必然性的结局,包括每一个偶然性也一定是众缘和合所导致的必然性的结果。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也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绝对统一,历史的进步、创造和发展并不仅仅依靠极少数历史杰出人物,更需要你我他及所有最广大人民的共同参与!
只为点亮彼此具足慈悲与智慧的那盏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