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编译,转载须注明来源!
在日本,转基因食品必须贴上标签。图片来源:SHIHOFUKADA/BLOOMBERG/GETTYIMAGES
3月18日,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一个专家小组发布的公告称,日本将允许基因编辑食品在不进行安全评估的情况下销售给消费者,前提是相关技术符合一定标准。这将为在该国使用CRISPR和其他用于人类消费的动植物技术打开大门。
专家小组主席、日本新泻大学内分泌学家HirohitoSone告诉日本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HK:“在安全性方面,传统的育种方法和基因编辑之间几乎没有区别。”
如何规范基因编辑食品是国际上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科学家和监管机构已经认识到基因修饰(通常涉及将基因从一个生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和基因编辑之间的差异,后者使用CRISPR等新技术来禁用或改变生物体内的某些基因。这就是为什么一年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称,大多数基因编辑食物不需要监管。但欧盟法院于年7月裁定,基因编辑的作物必须经过与传统转基因植物相同的冗长审批程序。
现在,日本似乎要效仿美国的做法。18日批准的最终报告没有立即公布,但之前的草案已发布在该部网站上。该报告称,如果所使用的技术不会将外源基因或部分基因留在目标生物中,就不需要进行安全性筛查。根据这一目标,专家组提出,基因编辑食品上市前只需向政府登记,提供所改变的基因及是否含致敏物质等信息,以便在发生问题后进行应对并向消费者提供信息。
如果基因编辑技术的细节不够充分,就有可能要求进行安全评估。报告草案没有直接讨论这些食品是否应贴上标签的问题。预计该部将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今年晚些时候最终确定的基因编辑食品政策建议。
消费者团体对年12月发布供公众评论的建议草案表示反对。使用“不需要转基因食品!“口号的日本消费者联盟与其他团体一起发出请愿书,呼吁规范所有基因编辑作物的种植,以及所有基因编辑食品的安全审查和标签。
消费者是否会接受新技术还有待观察。日本已批准销售经过安全检测的转基因(GM)食品,只要它们贴有标签。但公众的谨慎态度限制了消费,并导致大多数日本农民避免种植转基因作物。然而,该国确实进口了大量转基因加工食品和牲畜饲料。据报道,日本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基因编辑的马铃薯、西红柿、大米、鸡肉和鱼类。“
Sone说:“为了缓解公众的担忧,我们需要对新技术进行彻底的解释。”
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
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weixin
im.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