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基因产业全球周报第15期在猴脑种植人

北京医院皮肤科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ob4a5e5/

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基因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基因检测、基因编辑、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和基因克隆等方面。

上周,据外媒报道,美国西北大学发现,贫穷可以嵌入基因组的大片区域,会在人类基因组中近10%的基因上留下印记。研究表明,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与DNA甲基化水平有关,DNA甲基化在后天形成,是能够潜在影响基因表达的遗传印记,不过,基因会记住贫穷的机制,还没有被揭晓。最近基因产业还有哪些大事发生呢?那么就来跟着前瞻经济学人一起看看吧。

在猴脑种植人脑基因《猩球崛起》要成真?

电影《猩球崛起》很多人可能不陌生,电影中的猿族具有人类般的智慧,且有实力与人类军队一决高下。这些情形距我们的现实世界到底有多远呢?

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的科学家首次将人脑基因—MCPH1移植到猴子中,该研究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ScienceReview)上。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项研究,让我们首先了解下MCPH1基因。MCPH1是一个在胎儿大脑发育时表达的基因。当其发生某些纯合突变后,会使婴儿患有“小头症”。一般来说,“小头症”患者寿命稍短,且智力也会受到影响。

该基因进化速度较快,虽然灵长类动物中也有该基因,但与人脑中的MCPH1基因有所区别。一方面,人脑中MCPH1蛋白含有与灵长类动物不同的氨基酸突变,且这些特有的突变可调控人脑发育中特定的基因表达模式;另一方面,人类中的MCPH1基因在人脑的发育中表达量较高,而灵长类表达量较低。这两点都说明MCPH1基因可能在人类大脑的发育中有特殊的功能。

转基因猴同普通猴有何不同?

研究者共得到了11只转基因猴。通过核磁共振脑影像分析发现,MCPH1转基因猴的脑子并不会变大。但转基因猴的脑部发育表现出和人脑相似的滞后性特征。人脑的这种滞后性表现为脑部神经发育随着年龄增长缓慢形成,这是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一个关键区别。

更重要的是,转基因猴在短期记忆测试中表现得更好,表明其智力很可能有所提升。

这项研究,科学界怎么看?

面对中国科学家的这一首创,科学界并非一致叫好。尽管该研究团队认为:“转基因猴可以为了解人类的独有特征提供极大的帮助。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基础研究也有助于认识大脑发育疾病(如自闭症)的病因,并为潜在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线索。”

NASA宇航员太空生活近一年,部分基因永久变化无法恢复

NASA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年至年间,在国际空间站度过天的宇航员斯科特凯利(ScottKelly)从体重到基因都发生了改变。研究报告指出,斯科特在执行太空任务期间,颈动脉和视网膜增厚、体重减轻、肠道微生物有增减、认知能力降低、DNA损伤、基因表达出现变化,染色体末端的端粒拉长。

报道称,与在地球上的双胞胎兄弟马克?凯利(MarkKelly)相比,斯科特身体发生的大部分变化在从空间站回来后都恢复了正常,但有部分例外。唯独基因中8.7%的变化至今仍未恢复。

从水稻中克隆出提高水稻抗旱抗盐能力的基因

近日,周口师范学院唐跃辉博士带领该校的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与生物反应器重点实验室植物逆境研究课题组,从水稻中克隆获得了响应干旱和盐胁迫的基因,该基因能够提高水稻抗旱抗盐的能力。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植物科学前沿》。

该研究结果为植物耐逆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植物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抗病基因与植物病毒的智能战

负链RNA病毒是一类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病原微生物,该类病毒包含(禽)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埃博拉病毒等极具危险性的人畜共患病毒;也包含对农业生产具有严重威胁的植物病毒,特别是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和纤细病毒属(Teniuvirus)病毒在农业生产上危害尤为严重。

近日,国际植物病理学权威杂志AnnualReviewofPhytopathology在线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植物病毒学实验室的综述论文,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如何劫持和利用寄主因子成功侵染植物以及病毒与寄主先天免疫系统的相互博弈过程,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了展望。

贝瑞基因:一季度净利预增%-%

贝瑞基因4月14日晚发布业绩快报,年营收为14亿元,同比增长19.80%;净利为2.73亿元,同比增长17.2%。公司预计年一季度净利为1.62亿元-1.77亿元,同比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公司放弃全资孙公司雅士能基因科技的控股子公司善觅控股及其控股子公司的控制权,预期产生利润的金额约为万元-万元(未经审计),此部分收益为非经常损益。

研究发现基因在决定一个人美貌的方面扮演重要作用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QiongshiLu和他的同事在最近一项发表在《PLOSGenetics》杂志上的新研究表明,基因在决定一个人的脸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但这一作用会因性别而异。

在对名个体的基因信息进行了一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研究后,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与面部吸引力有关的基因,但它们的作用和与其他人类特征的关系因性别而异。在女性中,某些与美貌有关的基因变异似乎也与影响体重的基因有关,而在男性中,变异则与影响血液胆固醇水平的基因有关。

成功利用CRISPR-Cas9对爬行动物进行基因编辑

在早期,科学家们认为CRISPR不能与爬行动物一起使用,这是因为爬行动物具有独特的生殖系统使得注射CRISPR-Cas9工具较为困难。但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佐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可在爬行动物身上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的方法。

这些研究人员切开了几只测试的雌性蜥蜴并在受精前将这种编辑工具直接注射到卵子中,同时这些卵子仍然存在于母体的卵巢中,然后顺其自然发育。总之,他们将这种编辑工具注射到21只蜥蜴的个卵子中。

人体中“自私基因”会引发炎症和与年龄有关的疾病

衰老影响着每一个生物体,但导致衰老的分子过程却一直备受争论。导致衰老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炎症是动物衰老过程中的共同主题,并且衰老这一过程可能会被一类“自私基因”(selfishgeneticelements)放大。这类“自私基因”会通过在宿主基因组中插入新的拷贝来繁殖自己。而LINE1逆转录转座子,就是在人类中发现的最普遍的“自私基因”,大约20%的人类和小鼠的基因组是由LINE1组成的。

近日,来自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ellMetabolism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揭示:LINE1逆转录转座子会随着年龄增长变得更加活跃,并可能通过引发炎症,继而导致与年龄相关的疾病。

新发现!抑癌明星基因p53或能保护雌性个体抵御脊柱裂等出生缺陷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澳大利亚沃尔特和伊丽莎-霍尔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著名的肿瘤抑制基因p53或许对于雌性胚胎的神经管发育至关重要,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因为神经管的健康发育对于机体大脑和脊髓的正常形成都是非常必需的。

文章中,研究者解释了p53是如何参与到对雌性胚胎非常特殊的分子过程中,该过程为X染色体的失活过程(Xchromosomeinactivation),相关研究发现或能帮助阐明为何雌性在出生时更易比雄性患上神经管出生缺陷,比如脊柱裂等。研究者指出,能保护机体抵御癌症的明星基因p53或在健康神经管的发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p53如何影响促进雌性胚胎健康神经管细胞产生的关键基因的功能。

科学家鉴别出与肝细胞癌发生直接相关的关键基因

肝癌是全球人群因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转译基因组学研究院(TGen)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提出证据表明,酶类AKR1B10或是肝细胞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研究者说道,如今研究者已经鉴别了基因(编码AKR1B10)和肝细胞癌之间的关联,AKR1B10不仅能作为治疗肝细胞癌的潜在靶点,还能帮助进行致死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多基因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抑郁症现在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全球已有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尽管抑郁症在任何年龄都可以显现,但它往往首先出现在青春期。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作者使用了一种相对较新的方法来计算抑郁症的遗传风险。传统遗传学研究一次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xc/117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