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朋友新换了份工作。公司要求入职的时候提交一份近期的体检报告。之前做体检的时候,都是单位的统一体检,根本不用担心到底要检查哪些东西。可是这次自己去体检中心,接待的护士问她要检查哪些项目?这可把她问住了,完全就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检查哪些东西。最后就听护士的做了一个常规的检查。虽然结果出来是正常的,但是检查的项目都非常的简单,而且检查的时候也很随意,所以并不能让朋友放心,担心自己身体会不会有什么疾病没有被检查出来。
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增长,每年体检的人数都在不断增长。体检的项目种类又非常的多,常规的有肝功能,血糖,血脂,胸透等。很多人去检查的时候都会和我朋友一样茫然。而那些体检中心也为此推出了许多的检查种类。有针对性中年人的关爱父母套餐,有针对白领的精英套餐,也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夕阳套餐。但是,这些套餐仍然无法帮助体检的人,而且这些套餐中到底哪些检查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也没有办法搞清楚。
其实,做检查应该考虑自身的情况,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检查项目。正常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每年做一次常规检查就可以了。如果觉得害怕自己某方面可能会出现疾病的话,可以在体检前选择多加一项。
比如说,如果家里有人曾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就可以考虑在体检的时候多加一项心电图检查或心脏彩超,以防出现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还有平时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喜欢抽烟喝酒的人,也可以考虑做一下动态血压监测,看是否有高血压等疾病。
如果发现自己平常有喝得多,吃得多,尿得多这种情况的,可以选择加一项血糖检查,看是否有出现糖尿病。
担心得癌症,做哪些检查比较实在?医生列出来了,别再花冤枉钱
目前被世界公认有效的癌症检查其实很少,那些宣传说一滴血就能查出是否患有癌症的,只是商家为了多挣点钱推出来的噱头。实际上,这种检查只能算作是一种基因检测。通过血液分析你是否有患癌的风险,而不是检查你是否患有癌症。虽然听起来非常的高大上,但是这种检查只能算作是一种概率检查。就像吃饭有被噎死的可能,那难道你为了不被噎死,就不吃饭了吗?或者说,难道你吃了饭,就一定会被噎死吗?
还有一种是肿瘤标志物检测。这种检测通常作为检查是否患有癌症的手段。但是,肿瘤前期的时候非常的小,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做肿瘤标志物检测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作用。查出来异常,也不代表就有有问题,查不出来也不代表没问题。
所以,不管检测出来是否有患癌的几率,其实都没什么意义。在做检查的时候,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