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3千万人热议那些过了产检,出生却发现

每一位妈妈,从知道自己怀孕的那一刻起,一颗心就充满对孩子的牵挂。

历经十月怀胎,悉心呵护日渐沉重的身体,慎重对待每一次产检,小心翼翼又满怀期待,终于等到分娩的那一刻,孩子的啼哭响起时,所有的煎熬都兑换成幸福的眼泪。

我们大概都认为:迎来一个健康的生命,然后尽心抚育成人就是一件理所应当的平凡过程。

直到前两天在知乎无意间刷到这个话题,《有多少孩子是产检没问题,出生才发现的?》…

浏览量近万,累积有个答案,亿万分之一几率的小概率事件汇聚在这个帖子里,有些生僻的医学专有名词恐怕连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都第一次听闻。

我才发现之前的想法是多么的“侥幸”,原来对有些父母,“平凡”会成为一个奢侈不来的愿望。

我想起林宥嘉孩子出生当天发的微博:

我曾经想过如果我有一个小孩,我想要他是全天下最特别的小孩。

但是当我真的要成为一名父亲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我希望他平凡就好。

在妈妈辛苦怀他10个月裡的每一次产检,我都想着:「你一定要像其它小朋友一样,让医生叔叔能轻易地判断你的健康喔。」

在产房裏紧张渡过的几个钟头,我也如此祈祷着。

而在那一刻,当我用双手迎接他的诞生;当我第一次听见他来到这世界的哇哇哭声,精疲力尽的太太也哭了。我感觉时间变得好慢,每一幕就像书本一页一页地翻。

护理师将他从我手中接过,擦拭身体,一隻一隻清楚大声地数着他的手指头与脚趾头给我们听:「1、2、3、4、5」

我心中忍不住想:「只要你跟其它大部分的小朋友一样就好」。多麽幸运,感谢上天,母子平安!平凡真的是一种得来不易的幸运。

这是我成为父亲所领悟的第一课。在七月尾巴酷热的夏天,谢谢你来到我们的生命。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在这些真实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父母”这个词的魔力,把平凡变不凡,把普通人也变超人。

下面我们选择了其中5个故事,希望给把这份苦难炼造的力量和勇气传递给更多的父母。

01

“蓝色异瞳,是她最独特的记号”

孩子出生之前的一切产检都没有问题,生产也很顺利,是一个少见的漂亮孩子,还有一只眼睛是天蓝色的,跟外国人的眼睛一样,当时只顾着迎接新生命的喜悦,并没当回事。

但没几天孩子的听力筛查没过。医院建议再复查,仍然没过。于是又送去专业的听力检测机构得出结论:先天重度听力缺失。什么概念,就是她只能听见大理石切割那个分贝的声音。

严格说来,孩子是瓦登伯革氏症候群,蓝色眼睛就是其表征之一。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瓦氏综合症的症状。

好在孩子在1岁多做了耳蜗手术,后续又进行了几年的康复训练,虽然在语言表达方面较正常孩子稍有不足,但不妨碍她已经是一个人见人爱的漂亮小女孩。

02

“你不是另类,你只是毛茸茸的”

我儿子是先天性多毛症儿童,这样的病例全国共30~50人。

怀孕时所医院做的,各种营养品也一个不落。7月18日,我家东东出生了,除了皮肤略黑,其它各项指标都正常。刚出生的东东,和普通小孩区别最大的就是满头黑发。

但“正常”的日子不过一个月,东东满月后全身开始长汗毛。我刚开始还安慰自己这是胎毛,周岁应该就可以掉了吧。再慢慢长大,毛却越长越多。

我们医院做检查、验血、查激素、核磁共振等等,从半岁一直检查到两岁,但都没检查出什么结果。

大致的结论是基因问题引发的返祖现象,只有等到成年了才可以做脱毛手术治疗。到后来我们放弃了做检查,因为在医学来说,这甚至称不上是病。

我们也尝试过各种方法,先是剃掉,但是剃掉后撑不过三天毛发又长出来了。也买过不同牌子的脱毛膏,但也只能管四五天左右,而且大部分脱毛膏对皮肤伤害很大。家用激光脱毛仪也买来,我试着用激光打小腿都痛的哇哇叫,更不用说用在东东身上了。

其实在我们父母眼里,毛孩子虽不同但也是一种特别的可爱,唯一让我们担心的是,随着东东长大可能会在意周围人异样的眼光,甚至受到语言暴力带来的伤害。

03

“天使路过人间”

我和妻子非常注重孕检,尽管是二胎,仍处处谨慎,按时参加每次产检,结果也一切正常。出生后,各项评分良好,哭声也不小。三天左右开始有黄疸,照了四天蓝光痊愈出院。

妻子产后患有中度抑郁,非常敏感,我们也尽量开导。一切都在逐渐好转,却没想到在孩子五个多月的时候,我们偶然发现他下肢的力量非常弱,医院检查被告知发育迟缓,医院复诊。

初步检查之后发现情况很不乐观:没有膝跳反射,四肢肌力偏弱。后来我们去做了肌电图,医生看到孩子的情况,说极有可能是sma(脊肌萎缩症),这种孩子通常活不到三岁。当时我和妻子整个都傻掉了。

还好做了基因检测排除了sma的可能,专家说很有可能是腓骨肌萎缩。如果是这个病,那么预后很好,没有生命危险,不过会影响到日后的行走。

不久,检测的结果出来发现了确切病因:IGHMBP2基因杂合突变,这意味着我的孩子得了最凶险的SMA类型—SMARD1,呼吸窘迫型脊肌萎缩症,所有的临床表现也都指示这个疾病。

SMARD1全世界病例只有两位数,平均生存期不到两岁。我没敢告诉我的爱人,担心她的抑郁症会再度恶化。

几天后,孩子因为肺炎住院了,只能带上鼻饲管,孩子的肌力下降特别严重,特别是吞咽和呼吸。又过了几天,孩子出现二级呼吸衰竭,被送进了ICU,上了呼吸机。但是情况越来越坏,多次出现了呼吸暂停。

到了最后,医生告诉我们呼吸机无法维持孩子呼吸了,出现多次呼吸暂停,已经经过几次抢救了,告诉我们孩子现在在受苦,你的坚持是孩子苦难的根源,为什么不让她走呢…

挣扎了许久,我最终决定让孩子平静地去了。那一天刚好是5月12日,我永远都不可能忘记。

04

“日夜的束缚,是为了给你更远的自由”

我家二宝生下来第一天被诊断为先髋,双侧的先髋。那个时刻,我觉得天都塌了,然后基本整个月子期间都在疯狂地查阅各种文献,最后的结论是:不管文献怎么说,马上开始治疗。

在出生的第7天,我的女儿开始接受治疗,被绑成一个青蛙,一天24小时不能松,夏天太热,长了满身的痱子。

她又有胃食管反流,我就每天抱着她,担心她会误吸。到第三周做检查,效果不大好,不过好在是有进步的。又过了一个月,复查结果显示一侧已经好了,还有一侧不大好。

这让我看到了希望。而且医生允许她每天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洗澡了。女儿生下来还是第一次洗盆浴,我们都很兴奋,但她吓坏了,不停地哭。

又过了一个月我们再次做检查,医生说她目前基本正常了,但还需要巩固,只晚上带背带。但一旦享受过自由,孩子怎么愿意被绑?所以每天晚上都是一场大战,她哭我也哭,现在想想都不知道那段日子怎么熬过来的。

外婆心疼孙女儿,就没有那么严格执行晚上绑腿的要求。后来我们把她带回国,换尿布时我发现她臀纹不太对称,带去复查,被告知两边都有问题。

医生建议再绑3个月,24小时不能松。后面那几个月我都用背带把她捆在我身上,睡觉也不例外,就为了撑开她的髋关节。

不知不觉到了九个月,复查骨片,总算是完全正常。

孩子快两岁时,我们再带她做了复查,骨片、查体,等结果的时候,我故作镇定,但内心却波涛汹涌。好在查体一切正常。医生告诉我,女儿以后可以跑跳游泳跳舞,也几乎不会再复发了。

两年了,我们全家人一直都刻意不提及孩子的病,但其实每个人都绷着根弦,现在终于感觉如释重负。

05

“小蜗牛,慢慢长大吧”

我的女儿,2岁4个月,目前还不会走路,不会说话,叫名不应,不会指物。

产检时一切正常,足月顺产,出生时三次阿氏评分都是10分。可到8个月她才会翻身,1岁才会坐,22个月才会点爬。

我们一开始怀疑她是脑瘫,遍访名医,但专家都认为孩子只是发育慢,坚持做康复就好。

其实从女儿5个月就开始尝试各种康复:居家康复,机构康复,还请过康复师上门康复,但都收效甚微。她似乎有自己的节奏,以蜗牛般的慢速在发育。

在她1岁8个月的时候,我们越发觉得她跟人的沟通也存在问题。挂了北大六院的号,教授给的诊断是“自闭症样呈现,脑神经发育障碍待查”,建议继续看小儿神经,同时大运动和自闭症的干预都要进行。

在机构进行自闭症干预4个月,她的进步依然很慢,我观察了她跟机构别的小朋友的情况,其实她的自闭症症状并不是最严重和最典型的,很多时候觉得她难教,是因为她的认知跟不上。

于是我们又带她做了家系的全外显子检测,结果出来了,是传说中的Phelan-McDermid综合征。

这下她所有的症状都能解释了。肌张力低、自闭、言语延迟、认知落后、癫痫、斜视、肾囊肿,这些所有的症状都是因为这个染色体问题造成的。

目前孩子每天下午继续做自闭症的干预,大运动的干预我每天上午在家自己来,同时定期去北大妇儿康复科接受医生的指导。

太长远的未来不敢想,目前只是希望她经过康复训练,3岁能学会走路,6岁能学会说话。也许她一辈子都会是个小傻子,但是她永远是我的女儿啊。

罕见病像死神的镰刀一样收割亲人的希望,有的成为父母心中永恒的伤痛,相信它们在天堂也是快乐自在的小宝宝。

有些则相对幸运,不完美但也圆满。希望这些家庭能够万事顺遂,得偿所愿。希望每个来到这个世界的小天使,都能健康平安地长大。

同时,希望社会上自认普通的“平凡人”能珍视自己的幸运,就算不能给予那些家庭实质性的帮助,至少可以做到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待那些“不同”,不要让他们再度陷入绝望。

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说,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

最后与所有的父母共勉:

即使再平凡普通如你我,一旦拥抱了那个小生命,我们就一定要足够坚强,不管命运交到手里是一副什么牌,都要打得风生水起。

上帝不能来到人间,所以他派来了父母。

成为父母后,多少平凡而普通的人,最后都成了守护孩子的超级英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xc/1039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