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从无序不确定中获益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的吗 http://www.xftobacco.com/m/
作者: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本书虽然有点费力,但也值得一看今天看了电影《成为简·奥斯汀》和《坏女孩》~感觉最近看书有点儿钝了.....这个封面就是前一个电影的开头一个场景有点想做一个独居的作家的想法了...

第一卷反脆弱性:介绍

第一章:达摩克利斯之剑和九头蛇怪

“反脆弱性”这一概念是用来描述“脆弱”或“易碎”的对立面。如何理解这一词语呢?从逻辑上讲,以包裹为例,与“易碎”包裹截然相反的应标注“请乱扔乱放”或“无须小心”字样的包裹。也就是说,对于“易碎”包裹,最好的情况是安然无恙;对“牢固”的包裹而言,安然无恙是最底线的结果。由此可知,“易碎”的反义词也就是在最糟的情况下还能安然无恙。可以说,我们生活中的一般事物,非常有趣的一般事物,都还没有被妥善命名。用三个有说服力的神话隐喻来体现——“脆弱性-强韧性-反脆弱性好比达摩克斯-凤凰-九头蛇怪”。关于达摩克利斯之剑:西西里岛的暴君狄俄尼索斯二世命令阿谀奉承的朝臣达摩克利斯参加奢华的宴会,但在他的头上悬着一把剑——剑是用马尾上的一根毛悬于房梁之上的,最终马尾毛在压力下终会折断,鲜血四溅、惨叫惊天。达摩克利斯是脆弱的,宝剑当头落下只是时间问题。

关于凤凰:希腊流传的古闪米特族和埃及传说,说凤凰每次被焚毁都会从灰烬中重生,并达到新生的状态。

关于九头蛇怪:九头蛇怪是一种住在阿尔戈斯附近勒拿湖中的生物,长着数不清的头。每次有一个头被砍,就会重新长出两个头来。九头蛇怪是反脆弱性的代表。为了对抗成功带来的脆弱性,就需要更高的强韧性,甚至更高的反脆弱性。你需要成为凤凰或是九头蛇怪,否则达摩克利斯之剑便会当头落下。反脆弱性的原型——将提到两种初级的反脆弱性的概念,有利于我们开启对反脆弱性的阐述。米特拉达梯式解毒法:意思是当人们不断接受小剂量的某种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额外的或更大剂量的同类物质产生免疫力的结果。(这是在疫苗接种和药物过敏测试中采用的方法,还不能称作完全的反脆弱性,仍处于较温和的强韧性阶段,已经逐步接近反脆弱性了),其中的暗示为:一旦被剥夺了摄取毒物的权力,我们将变得脆弱,强韧化的道路常始于一点点的伤害。领域独立就是领域依赖:当同一种思想在不同的背景中出现时,我们就无法辨识了。我们很容易被事物最表象的东西蒙蔽。这就是我们在反脆弱性很明显甚至太明显的地方却看不见它。这种无法跨领域理解的情况是人类固有的缺陷。

第二章:随处可见的过度补偿和过度反应

对挫折的过度反应所释放出来的多余能量成就了创新。换言之,如何创新?首先要尝试麻烦——严重但不致命的麻烦,有一句作者称之为信念的话是:创新和成熟源自最初的创新必要性,但却超越了满足这种必要性的状态(即最初发明或发明尝试带来的意外副作用)。

那么过度补偿机制出现在哪里呢?

比如,很多人,像伟大的罗马政治家检察官老加图,将(几乎任何时候的)安逸视为通向堕落的道路。他不喜欢所有轻易就能得到的东西,因为他担心这样会削弱意志。再比如,过度补偿机制往往也会隐藏在最不可能的地方,长途飞行后最好去健身房锻炼以消除疲劳而不是坐下来休息;若你急着想要完成某事不妨将其交给办公室里任务最繁忙(或第二繁忙)的那个人去做;它也可以通过使我们在有一点点白噪音的地方更好地集中精力,好像对抗这些噪音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小小的干扰像毒物兴奋效应一样,过了一定的临界点则过犹不及,就像在希思罗机场的跑道上是很难写出一篇文章的)。

反脆弱性可以以冗余的形式出现,如层层冗余正是自然生态系统集中管理风险的显著特征,且冗余不一定无用,它可能非常有用。这也适用于过度反应:它是某种形式的冗余,类似于你能承受的5毫克的毒、存在银行的闲钱、储藏在地下的食物等。回到创新驱动力上:从挫折中产生的强于常人的动力和意志力也是额外的能力。

一个过度反应的系统一定会采用超额模式,建立额外的能力和力量,预期更坏的结果,对有关危险发生概率的信息作出反应。以健身为例,在健身房内先利用一小段时间专注于过去的举重记录,这种锻炼以尝试超越记录一两次为限,而不是把时间花在无聊耗时的重复尝试上。最后健身人会发现自己的生理状况如何在预期超越过去最佳状态的过程中不断改善,直至到达极限。

你越是投入更多的精力试图控制你的想法,你的想法越能控制你。如令人折磨的爱、如政治运动和叛乱也具有高度的反脆弱性,愚蠢的行为就是试图用暴力压制它们,而不是想办法操控它们、以退为进,或找到更精明的策略。

信息具有反脆弱性——湮没信息的努力比宣传信息的努力更能增强信息的力量,即隐藏信息来促进信息的传播。如传播消息、禁书的魅力、女明星引起公众兴趣…他供给或诋毁你的努力反而使你出了名。信息有能力控制那些试图控制它的人。我们常看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即给我们带来最大利益的并不是那些曾试图帮助我们的人,而是那些曾努力伤害我们但最终未能如愿的人。

第三章猫与洗衣机

自然界或生物界,通常同时具备反脆弱性和脆弱性,这取决于变异源以及变异范围的不同。非生物体(即没有生命力的物体)在压力下往往会衰竭或折损。我们可以将这一区别视为生物体与非生物体之间的界限。

人类能自我修复,即使最终难逃死亡。一些无法自我修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功能失调造成的——不是由于压力太大,就是由于恢复的时间太短。这里的功能失调是指一个人的功能与环境随机性的结构之间的错配。现代人人为的衰老(而非老化),正是压抑了生命内在的反脆弱性的结果。

猫和洗衣机预示有机体和机械体,这两者间的区别可以用于区别非复杂系统和复杂系统。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因”的概念总是非常模糊的:要么几乎不可能确认,要么无法真正界定。

复杂系统的核心就是,它们通过或借助压力源向其组成部分传递信息,并非源自你的逻辑机制、智慧、推理能力或计算能力,而是源自压力,并通过你的荷尔蒙或者我们尚未发现的其他信息传导机制向你传递。

错误及其后果也是一种信息,复杂系统的运转完全依仗信息,传递周围信息的渠道很多,往往不是眼睛能发现的,即因果隐蔽性:我们很难看到从原因到结果的明确指向,具体事件的可预测性也是很低的。反脆弱性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压力源的刺激频率非常重要:人类在急性刺激下会比慢性刺激下表现得更出色,后者即一个温和但连续不断的压力源大多是让你在生活中感到压抑的东西,如内疚、考试压力、上下勤、电子邮件回复等,一句话:这是文明带来的压力。对非有机体均衡状态就是静止状态,而有机体的的平衡状态只发生在其死亡的时候。对于有机体和动态系统,正常状态离不开一定的波动性、随机性、信息的连续交换以及压力,这也解释了为何一旦被剥夺了波动性,这将给它们带来伤害(缺少压力导致萎缩)。

我们不仅厌恶压力,也不理解压力,殊不知,彻底相处波动和变化只会危害生命、生活、科学和智慧。我是不是也改变成毫无情绪困扰的蔬菜或快乐的白痴?

压力源的另一个被遗忘的特征隐藏在语言的习得中——学习语言的最好方法可能是在国外被“囚禁”一段时间,这就是从混乱中受益。

最后,存在变动性(随机性)的环境不会将我们置于慢性应激损伤的风险中,这一点与人类设计的任何系统都不同。现代生活中充斥着原本可以避免的慢性应激损伤。

第四章杀死我的东西却让其他人更强壮

本章内容是有关错误、进化和反脆弱的,不过有一个问题---它主要是关于其他人的错误即某些人的反脆弱性需要牺牲他人的利益来换取。即一个系统内部的某些部分可能必须是脆弱的,这样才能使整个系统具有反脆弱性。系统的反脆弱性是以牺牲个体为代价取得的。

例如:每个新创企业都是脆弱的,但推动了整个经济反脆弱性的提高;个人创业者的脆弱性和必要的高失败率成就了生生不息的创业精神;(“泰坦尼克号”与“福岛核危机”两个故事说明了系统利益与对部分个体的伤害之间的区别)若泰坦尼克号没有遭遇那次致命事故,我们将会不断建造越来越大的远洋客轮,而下一次的灾难将是更大的悲剧。福岛核危机让我们觉察到了核反应堆的问题(以及小概率事件的威力),避免了更大的灾难。(天真的压力测试和依赖风险模型的错误已显而易见)。不过这里指的是局部而非整体、微小而非有毁灭性的错误,这有助于我们将好的和坏的系统区分开来。好的系统,如航空业天生会有些彼此独立的小错误,一个错误的发生会降低未来犯错的概率;而每一家银行崩溃却会提高下一家银行崩溃的概率。米特拉达梯式解读法和毒物兴奋效应的概念都属于“原始”反脆弱性的范畴、反脆弱性的初级概念、较弱的反脆弱性的表现形式:它们听上去甚至有些幼稚,现在需要改进、甚至超越这些概念,将一个复杂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有一个核心弱点在于“我们的线性思维不喜欢细微差别,而更倾向于将信息简化为‘有害’或‘有用’”:我们从外部观察有机体并将其视为一个整体,然而实际上任何物体都可以做更深入的细分。反脆弱性有更强的形式,可以被描述为伤害兴奋效应——(若我们从外表而不是内部来看的话)在伤害的作用下反而愈加强大;另一种反脆弱性通常在信息层面中出现,如基因,但这种形式中,它的单元不会因应激反应而增强、而是死亡,但它完成了一种利益输送使得幸存单元生存下来且改良了集合体。(教科书以“进化”一词概括,这里的反脆弱性不是指有本质缺陷的有机体的反脆弱性,而是指它们的遗传代码的反脆弱性,遗传代码是不会真正关心其所在单元本身的利益的,相反,它会破坏周围的许多东西。罗伯特·特里弗斯就意识到了基因与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并提出“自私的基因”这一概念)事实上,进化有趣的一面是,它是依赖反脆弱性实现的,它喜欢压力、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乱,而个体生物相对脆弱,基因库正是利用冲击来优胜劣汰,提高整体的适应力。进化得益于两种随机性:突变的随机性和环境随机性,这两种随机性均通过类似的方式导致幸存的下一代的特征发生变化。“黑天鹅”管理细则:自然(及类似自然的系统)喜欢有机体之间存在多样性,而不是一个不朽的有机体内部存在多样性(除非你将自然本身视为一个不朽的有机体)。从某种程度来说,毒物兴奋效应体现在生物个体从直接危害中受益,进化则发生在个体生物在外来伤害中灭亡,而将利益转给其他存活下来的有机体和未来的后代。(为何有机体能借助于伤害而进化:如抗生素耐药现象,你越努力杀灭细菌,幸存的细菌就越顽强,除非你能完全消灭它们;如癌症治疗中,能在化疗和放疗后生存下来的癌细胞往往繁殖得更快并占据那些较弱癌细胞被杀死后留下的空白)为何不能将“毒物兴奋效应”和“米特拉达梯式解毒法”等视为反脆弱性的特征:毒物兴奋效应是反脆弱性的一个比喻,此时有机体直接从伤害中受益;而在进化过程中,在等级链条上高于某个生物体的其他生物体将从前者的损坏中受益。从外部来看,似乎是毒物兴奋效应,但从内部来看;却有赢家和输家。作者对于失败者的特征描述是:失败者往往在犯错后不内省、不探究、觉得难堪、听不得批评、试图解释自己的错误而不是用新的信息丰富自己并开始新的旅程。这些人往往视自己为“受害者”,受制于某个大阴谋、糟糕的老板或恶劣的天气。尼采有句名言“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坚强”,它容易被误解为米特拉达梯式解毒法或毒物兴奋效应,但可能意味着“杀不死我的,并未使我更坚强,但它让我幸存下来,因为我比别人更强壮;由于它杀死了别人,消灭了弱者,我们种群的当前平均素质变强了”。若能置身世外地看待这个世界,就能看见人与自然之间地紧张关系——一种在脆弱性地权衡中形成的紧张关系。为了个体地生存,系统也必须存在。因此,在这个相互依存和复杂的世界里,人们在宣扬其中一方利益的合理性而贬低另一方的利益时还需小心行事。

第二卷现代化与对反脆弱性的否定

罪恶的普罗科拉斯提斯之床:普罗科拉斯提斯是希腊神话中的旅馆老板,为了让旅客躺在床上刚好符合床的长度,他会砍掉高个子的脚、把矮个子的腿拉长。他想让床的尺寸与旅客的身高完全吻合。将有机体视为一台简单的机器,无疑只能得到一种简化的近似的或是残缺的结果,与普罗科拉斯提斯之床差不多。而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往往还踌躇满志,因为我们深感“修复”的紧迫性,结果便是在对随机性的恐惧和对一帆风顺的憧憬中将我们要修复的东西一一摧毁。

第五章露天市场与办公楼

生活中的核心错觉:认为随机性是有风险的,是一桩坏事,消除随机性就可以消除风险。规避小错误的方法将导致下一次所犯的错误更加严重。

任何拘泥于计划、不善变通的事情必然失败——鼓吹规划有助于企业发展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事实上,这个世界太随机、太不可预测了,怎么可能基于未来的波动性来制定政策。生存取决于适应性和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火鸡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有害性错误的根源:将证明有(危害)的证据较匮乏视为有证据证明不存在危害,一个从顶部施压来压制波动性的流程会迷惑他人。在生活中,我们的任务是“如何不让自己成为火鸡”,或争取与火鸡的特征相反,即具有反脆弱性。这就要了解真正的稳定和人为的稳定之间的差异:和缓的平均斯坦和诡异的极端斯坦。

第六章告诉他们我爱随机性

“布里丹之驴”:一头又饥又渴的驴刚好站在距离食物和水一样远的地方,由于在先喝水还是先吃草这两个选择间难以取舍,它不可避免地死于饥渴,但如果它被随机地往水或食物的方向推进了一步,问题就解决了——驴子得救了。可以看出,当某些系统陷入危险的僵局,只有随机性才可以解救它们,给它们自由,这里缺乏随机性必死无疑。

“随机性噪声”:将随机性噪声注入系统以改善其功能的想法(已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通过一个被称为随机共振的机制,在背景中添加一些随机性噪声,从而使你听到的声音(比如音乐)更加真切。过度补偿的心理影响会帮助我们在一片噪声中捕捉信号(这里讲的不是系统的心理特性而是物理特性)。微弱的求救信号弱的很难被远程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在有一些背景噪音和随机干扰存在时反而可以被听到。往信号中添加随机性电子噪声会将信号的音量提高到检测临界值之上从而被听到。

“占卜”:古人多少是在逆境下完善随机抽签的方法并将其融入占卜中的,抽签的目的实实在在地是要挑选出一个解决方法,但自己不用做出决定并承担该决定带来的后果。有一种方法叫“维吉尔卦”:把命运交托在诗人维吉尔的史诗中,方法是随即打开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将第一时间读到的话语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你应使用这样的方法来推动每一项棘手的业务决策)

生活秘籍之一:没有波动就没有稳定。

作者对于现代化的定义:人类大规模地治理环境,系统性平整世界的凹凸不平以及控制波动和排除压力。现代化就是系统地将人类从充满随机性地生态环境中驱逐出去,包括物理的、社会的、认识论地生态环境。它更是指以理性化(天真理性主义)为标志的一个时代的精神,它依据的理念是:社会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设计的,由人来设计。构成现代化核心的两个重要因素:第一:天真的干预以及对原本应任由其发展的事物强行纠偏而产生的成本。(第七章);第二:我们不再相信上帝或大小神明能够管理未来事件,却代之以一种更具宗教激进主义色彩的信念:不管在什么领域,无条件相信科学预测。成功地将宗教信仰转化为对任何伪装成科学的理论或结论的轻信。

第七章天真的干预

塞梅尔维斯的故事是可悲的,一个人为挽救他人而说出了真相,却遭到了惩罚、羞辱,甚至杀害,最糟糕的惩罚莫过于他在风险和不公平面前的无助。这个故事积极的一面是,真相大白,他的使命获得了回报,虽然是迟到的回报。最后一个教训是,人们不应该指望在揭示真相后都能获得鲜花和掌声。

“医源性损伤”是:净亏损或超过治疗益处的损害(通常被隐藏或延迟),即描述试图帮助别人却造成伤害的情况。总之,在任何遭受了天真的干预或只是一般干预的地方,都会产生医源性损伤。然而,缺少另外一个词来阐述相反的情况,即试图伤害别人结果反倒提供了帮助的情况。需记住:攻击反脆弱性系统会导致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如黑客的进攻会使系统更加强大,持续地激进批评反而让一本书的知名度更高。实验表明,当人们将控制权拱手让给系统时,警觉性就会减弱。作者对于干预的认识:形成一套系统性准则,以决定何时可以干预,何时让系统自行运作。

拖延是我们的自然防御本能,是让事情顺其自然地发展、行使其反脆弱性的本能,它源于某些生态或自然的智慧,结果并不总是坏的。在生存层面上,这是我们的身体自然地反抗任何强加的桎梏和束缚地方式。即便一些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却似乎认为,拖延是一种疾病,是需要纠正和治愈的。时间是考察脆弱性的最佳测试(它包含了大量的混乱无序),自然是目前为止唯一能在时间的磨砺下堪称“强韧”的系统。

神经过敏和不动声色的人相比,后者具有临危不乱的能力,这样的人不会一有风吹草动就自乱阵脚,他在困境的自我控制能力让人叹服。现代化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信息,这些信息把人类从从容镇静变成了神经过敏。可以将从容镇静的人看作懂得堆真实信息做出反应的人,神经过敏的人大多对噪声作出反应。实际上,噪声是应该忽略的,信号才是应该注意的。减轻干预的最好方法是限制供应信息,并以尽可能自然的方式来获取信息。

人们很容易在因果关系链条上产生错觉,即把催化剂当起因,并以为大家可能知道哪些催化剂会产生哪些结果。

第八章预测是现代化的产物

强韧和反脆弱性的系统不必像脆弱的系统一样,后者必须精确地理解这个世界,因而它们不需要预测,让生活变得简单了许多。

事件发生后,我们不应该埋怨我们无法看到事件的临近,而是要想想为什么我们不理解其(反)脆弱性,即“为什么我们建立起的这些事物在此类事件面前如此脆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wh/803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