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的NGS检测报告,应该包含胚系突变的分级注释,因为检测到的胚系突变通常会产生影响患者护理的结果,比如影响精准治疗的选择、手术的决定、额外的癌症筛查、生殖的选择以及家庭的遗传咨询......
"肿瘤患者的NGS检测,包括无配对样本(tumoronly)和有配对样本两种检测方法,但无论是哪一种,均需要确认检测方法能否有效区分体细胞突变和胚系突变。1因为这两种生物标志物类型是互补的,可以根据它们给出不同的建议。
特定的胚系突变生物学意义需要说明。如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及前列腺癌中BRCA1/2胚系突变,可用于PARP抑制剂的伴随/补充诊断,应参照ACMG推荐的胚系突变解读流程将变异分为致病、可能致病、意义未明、良性和可能良性5个等级,报告致病和可能致病变异以推荐用药;此外,根据肿瘤患者的病情和家族史,对怀疑罹患有遗传/家族史的肿瘤患者建议进行胚系检测和遗传咨询。
所以,肿瘤基因检测产品,如包含胚系突变的分级注释,那将是极好的!当然,这也取决于检测公司开发肿瘤基因检测产品时的预期用途(检测人群,定性/定量检测、检测范围及变异类型等)。
年10月7日,《JAMANetwOpen》发表了一篇对肿瘤患者肿瘤测序后胚系检测的产出和效用分析,指出约30.5%肿瘤患者存在胚系致病突变(肿瘤测序会漏检8.1%的胚系致病性变异),其中大多数具有潜在的临床作用(约80%胚系致病性变异患者符合胚系随访测试的标准),在适当的患者中进行胚系分析至关重要!2
此次研究共纳入2,名先前接受过肿瘤测序的肿瘤患者,他们接受了胚系检测(年1月5日至年1月31日接受胚系检测,其中81%在年1月2日至年1月31日之间接受胚系检测)。具体的胚系检测和肿瘤测序根据临床医师的判断而决定,并由不同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在这项研究中分析了导致高度或中度肿瘤风险的致病性(包括可能致病性)胚系变异(PGVs)。(意义未明和低外显率变异被排除)
结果发现:
①2,名患者中,30.5%(例)存在1个或更多的已知肿瘤易感基因胚系致病性变异(PGVs),其中大多数具有潜在的临床作用(见下图最后一列或图片下注释)。这些变异在不同的癌症类型,基因和患者年龄(1-85岁)中普遍存在,比如,39%的BRCA1/2和28%的MLH1、MSH2、MSH6和PMS2(Lynch综合征错配修复基因)的致病性变异等。
▲基因中胚系/体系变异情况:CT表示基于基因的临床试验资格;EO表示发表的专家意见;MG表示管理指南;PT表示FDA批准的精准治疗标签;-表示不适用。
②胚系致病性变异在所有研究的癌症类型中都很普遍,包括已知与基因高度相关的癌症(例如乳腺癌,结直肠癌)以及其他癌症(例如肾癌,肺癌和膀胱癌)。
▲不同癌症类型及基因PGVs流行率③78%-82%的胚系致病性变异患者符合胚系随访测试的标准,但是通过肿瘤测序却会错过8.1%的胚系致病性变异!这些差异是由于肿瘤测序技术的限制,肿瘤测序和胚系检测之间变体解释的差异,或者在肿瘤测序和胚系检测中基因的差异。(当然,这些PGVs被发现,与临床医生对大多数患者采用了多基因胚系检测,而不是单基因胚系检测有关)
▲肿瘤测序未发现的致病性胚系变异④在具有胚系致病性变异的患者中,只有11.2%在出现第二原发癌后才能确诊。而根据目前的基因特异性监测和降低风险的建议(尽早在适当患者中进行胚系分析的重要性),第二原发癌症有可能被更早发现或预防。
在这项研究中,从肿瘤测序后胚系检测获得的高发生率且可操作性PGVs结果表明,将胚系突变检测整合到常规肿瘤基因检测和患者护理中是有益的。肿瘤患者的NGS检测报告,应该包含胚系突变的分级注释,因为检测到的胚系突变通常会产生影响患者护理的结果,比如影响精准治疗的选择、手术的决定、额外的癌症筛查、生殖的选择以及家庭的遗传咨询。
参考资料:
1.高通量测序技术临床规范化应用北京专家共识(第一版肿瘤部分)
2.LincolnStephenE,NussbaumRobertL,KurianAllisonWetal.YieldandUtilityofGermlineTestingFollowingTumorSequencinginPatientsWithCancer.[J].JAMANetwOpen,,3:e.
你与基因
只差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