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可攻退可守成都人的生意经

与这座千年商都悠远厚重的商业历史相比,“成都商人”的名号,在整个中国历史中却显得低调,也并未形成如名扬天下的晋商、徽商一样的“品牌”,“成都商人”与其说是一个具有共同地域特点的商人群体,不如说是以成都这座城市为舞台的生意人们。

毕竟,古蜀人开拓南方丝绸商路的时间太过久远,四川又在三个世纪以前经历过80多年的战争、饥荒等劫难,成都更成为“戚友初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的移民城市,现在的“成都人”,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而所谓的“成都商人”,是各地商人基因的大融合,是由老陕、湖州佬、江西老表等四方移民组成商人群体。

但仔细琢磨却不难看出,千年以来所形成的商业传统,历史上商界前辈的传奇和事迹,以及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和风格,都在或显或隐地塑造着成都人的生意经,就是在商品经济繁荣的今天,也会感受到成都人特有的做生意的风格。

这种风格简单来说有两个方面:进则富甲天下,锐意进取引领潮流;守则花样百出,饮食娱乐满眼商机。

01

也许是向往财富而产生的代入感,无论今古,大众似乎都喜欢听商界传奇的故事,尤其是白手起家的商业巨子,更让人津津乐道。

成都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可称“富可敌国”的商人,他生活在西汉成帝、哀帝时期,姓罗名裒。

与在他之前的千万富商卓王孙(著名的卓文君之父)、程郑都出生于殷实的家世。而罗裒本是成都的小商人,基本算是白手起家。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他终于靠做买卖赚了一百万钱。不过一百万钱,相当于今天几十万块钱,还是只能算是小商贩的层级。

如果只是如此,罗裒就会如恒河沙数的小商小贩一样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但也许早在两千多年前,蜀地就有类似今天俗话“在川为虫,出川为龙”的规律,当他把眼光投向当时的帝都长安时,决心开始在西汉帝国都城“北漂”时,就意味着他将从众多历史上默默无闻的小商贩中脱颖而出。

他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当——一百万钱,独自走进陌生的京城。很快,以他敏锐的眼光,他发现京师这个繁华都市有太多的物资正是他的家乡成都所紧缺,同时,巴蜀最为平常的矿产在京师很受欢迎。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罗裒看看手上可怜的资金,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去给平陵大商人石氏当“理财”。这就是罗裒的精明之处,他没有凭自己的蛮力单干,而善于借力用力。经过罗裒小试牛刀的几笔成功案例,石氏对罗裒彻底信任,拿出了巨额的本钱给罗裒,任由他往返于京城和巴蜀之间。

古人经商看似很简单,但实际上的经商环境却是今人难以想象的恶劣,不仅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到处受歧视盘剥;商品的路途运输,风餐露宿、路匪兵患、饥困病厄,不仅破产风险很高,弄不好也有生命危险。

罗裒强悍有勇力,这种人如果做不成大商人,就一定是个豪侠悍匪。他沿途押镖运货,在长安至巴蜀一带,创下了赫赫威名,货运畅通无阻,可以说是后世走镖的祖宗。

于是找罗裒贩售的供货商越来越多,罗裒一方面压低进货成本,一方面垄断销售渠道,很快石氏和他的荷包被撑得鼓鼓的,几年内,罗裒积攒了一千多万钱,从此进入“资本家”行列,不再是商贩,变大佬了。

既然大佬了,就不能再干贩夫走卒的活了,罗裒决定转行,开始踏入一个全新的行业:放贷。放贷最大的风险就是贷款人赖账,他以王立和淳于长这样的皇亲国戚做靠山,贷款给各郡国。

后来,罗裒又看中了一个行业:井盐。井盐经营有两大特点:一是投资巨大,一般小商人玩不起,二是国家许可,垄断经营。巴蜀又是井盐矿藏最丰富的地区,罗裒上下其手,垄断了巴蜀井盐的经营,白花花的盐巴变成白花花的银子,源源不断流进罗裒家。

罗裒究竟赚了多少钱,无法考据。西汉一个老百姓四五口之家,一年的生活费用大约几百钱,据说罗裒的资产可以养全国人民至少一年,“富可敌国”、“富甲天下”这些词用在他身上毫不为过。

抛开不择手段结交权贵不谈,从小商贩、到垄断一条长途商路、再到放贷、投资盐业,罗裒的商业眼光也是相当精准毒辣,行动力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些不仅是罗裒成功的关键因素,其实也是古今商业成功人士所共同具备的特征。

罗裒身上有后世成都商人少有的,永不疲倦追逐利润的野心和干劲,也许他生活的时代离古蜀国时期较近,古蜀国商人打通金牛道、冒险开拓南方丝绸之路的精神遗风,还存续于他这样的成都商人身上。这种遗风在唐代突破城市里坊制、宋代发明交子时又闪耀光辉,并创造了另一个中国商业史、甚至世界商业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虽然,以两千年前的巨富罗裒和一千年前的交子发明为代表的中古时代的进取之风,很难完全展现在后世的成都商人身上。但要知道的是,正是有这些开拓的先辈们,如李冰开凿都江堰一般,将险恶的环境驯服,将被感叹为“难于上青天”的蜀地对外的商路打通,才有互通有无的跨区域市场形成,四方货物麋集,也才能有后世在各种小生意的天地中精雕细琢的惬意。

更重要的是,成都人在商业方面的创新传统在大时代的浪潮激荡中,在新环境、新思想的刺激下,也会迸发出“敢为天下先”的气魄。现在总府路的蜀都大厦,在修建的过程中曾创造了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个全国纪录——组建了新中国第一家经政府批准设立的股份制企业:成都市工业展销信托股份公司,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成都工展”法人股。要知道,那个时候是年6月,离“文化大革命”正式结束仅仅三年的时间。

02

如果说开拓进取、大开大阖是潜伏在成都商人身上的历史基因,风云际会之下便会一飞冲天。那么经过了千年的积淀与变迁,千年农业社会形成的丰富多彩、机巧百变的商业形态,在成都这座城市里也达到了极致。成都人的生意经里充满了烟火气,充满了柴米油盐;虽然很平凡,但又有岁月沉淀的智慧在其中,世俗却不媚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川西平原熨帖气候、丰饶水土的环境下,人不必面对如刀剑凌冽般的风霜雨雪、也不用向黄土枯河争夺生存的权利,生活的兴味、生命的乐趣自然会浮现出来。成都又早早地成为川西坝子上的明珠,三千年来一贯如此。早在元代,费著的《岁华纪丽谱》就这样描写道:“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这里的人民爱好休闲游玩,相应的吃喝玩乐的生意也自然兴盛发达。

因此无论你是来自哪个地方,来到蓉城经商,也会吃上了麻辣,搓起了麻将,听起了川戏,它们不会让你丧失进取之心,却会让你在安逸舒适的生活中,发现这座城市能够做的生意实在太多了。佛家有句话叫“俯拾之间皆禅意”,成都这座城市却是“吃玩之间皆商机”。

清末有一位读书人叫傅崇矩,编了一本“近代成都的百科全书”,名曰《成都通览》。其中记载了清末新政之后成都组织商业团体的情况,“现经商会提倡,各帮组织各分会,不似从前之漫无团体也”,共计69个商帮,可以让我们一百多年后的读者鸟瞰农业时代成都商业的全貌。

“吃”的有油米帮、干菜帮、柴炭帮、糖帮、水果帮、茶食帮、酒席帮等;“喝”的有茶帮、酒帮、典锡春茶帮等;“穿”的有衣铺帮、丝棉帮、靴鞋帮、绸缎帮、皮货帮、绫绢帮、棉花帮、丝帮、湖绉帮、皮革帮、棉纱帮、染房帮、帽铺帮等等;“住”的有栏杆帮、木行帮、木器帮、竹器帮、油漆帮、砖瓦帮、客栈帮等;“行”的有船帮、车帮;消遣装饰玩乐的有玉器珠货帮、扇庄帮、古玩帮、香货帮。

正可谓,吃穿住行无所不包、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甚至清末刚诞生的新行业——彩票,也组织了一个彩票帮。

假如你生活在这个时代,想要在这座城市里讨生活,经商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手上若是有些本钱,就去租一个店面。当然,店面的地址不能随意挑选,需要听我慢慢道来。

如果你是做玉器生意,最好去城守街、科甲巷租店面。如果做书商,学道街是个好去处,那里书商云集,而且刻书工匠也很集中。如果想做绸缎生意,当然是东大街、走马街、总府街这些地方最热闹,顾客也最多——看来女人逛街喜好买衣服,是永恒不变的嗜好。

当时这些街上的绸缎庄总数,上百家也是很有可能的。但你不要怕竞争激烈,东大街、走马街、总府街以及半边街这些地方,不仅成都居民喜欢逛的,周边甚至远道而来的外地行商,也在这里进货,更何况,未来这里将开辟的春熙路,将发挥更大的聚集力。如果做酱园、酱菜,这是成都人三餐离不了的好东西,那么无论开在哪里都行,只要那个地方每天有炊烟升起。

当你选好了店址,也就意味着自己的生意开张了。那时候成都的店铺有两层,前面临街是店面柜台,与顾客交易的场所,后面是货柜、或是生产商品的作坊,楼上一般是老板、店主的住所。生产、交易和生活集中在一个商铺中,这是当时成都绝大多数商户的运作模式。

你的店在这条街开张了,也意味着你在这条街的生活的开始。作为这条街道的一份子,尤其是还被叫作“老板”、“掌柜”,那这条街的公共事务是少不了你的,从节日庆祝凑份子、公共卫生到慈善事业、道路维修,都有一个被称为“街班”的袍哥大爷(“街班”是官方认证、但无官俸的职位,袍哥大爷是民间身份)定时来收份子钱,不要吝惜这点钱,它不是黑社会收的“保护费”,更像是一笔地方税款:少少一笔钱就能雇人把街道打理得干干净净,只有这样,无论本地还是外地的顾客也才愿意上门消费。要知道,当时成都紧凑而又干净的街道,在追求整洁到极致的日本游人眼中,也是印象深刻,赞誉有加的。

你也可以凭着自己的籍贯或是所做的生意类别,加入各种会馆或商帮组织。但除了参与一些商业或公共上的事务,做生意应该很少会遇到同行的恶意排挤,因为大家都是一条街上的邻居,有什么纠纷也会有“街首”来调解;最重要的是,你大概也不会因为籍贯的问题,出现很严重的龃龉冲突,因为在这座城市,大家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子孙。

假使你没什么本钱可以租店面,那也没关系,这座城市的各条街道,都可以成为你做生意的场所。你若是有打理外表的功夫,摆几张凳子就能理发、修脚:

如果有渠道买卖小玩意儿、小家伙什儿,也只需挑个担,提个篮子走街串巷也能把生意做成:

若是有做美食的手艺,也不用去租大铺面,只需支起一个摊。放心,爱吃的成都人肯定会给你捧场。别嫌生意小,你要做得好,深得成都人的心和胃,照样能流传百年,蜚声省内外,发家致富,你看那著名的“赖汤圆”不就如此么?

如果你还是觉得要搞一些精致的小玩意才有趣味,不用硬着头皮去那些黄金地段开个玉器店,挑个玉器首饰担子走街串巷,也会有许多人会叫住你的,谁叫成都的女人都长得俏呢?若有点首饰称托,那更是锦上添花,富裕人家去逛城守街,一般经济的家庭也能在你的担子上选到中意的首饰,岂不美哉?

总而言之,在这座城市里面赚钱,也许辛苦是一定的——讨生活谁不辛苦呢?但是只要你有头脑、有眼光,能从成都人的吃喝玩乐间发现商机,纵使本钱不多,也能开辟一条生意之路,这也是绝大多数成都商人的生意经。在本书以下的章节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繁华炫目的春熙路上,照样有小店铺小摊贩生存活跃的身影,这就是这条生意经最好的证明。

成都这座城市适合经商,可以说是古今皆同,年的中国经商环境城市排名,成都稳坐第四城的位置。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wh/100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