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是个传说级的存在,幼儿园,别人家孩子吃饭快,睡觉乖;上了学,别人家孩子写字工整,上课认真,得到老师的表扬多……似乎在不同的地方,人生的不同阶段,总存在着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但你知道吗,这些“别人家孩子”中,有些可能真是天生的,他们因为基因突变,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超能力”。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对自己的基因知之甚少。而基因的改变,也被赋予了神秘而恐惧的意味。就像科幻电影《绿巨人:浩克》中,就描述了改变人类基因带来的灾难。
地球上会不会真的出现绿巨人,谁也不知道。但人类基因的改变,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这是乌克兰的丹尼斯,他不仅拥有过人的力量,还有一双非比寻常的大手,凭借这个天然的优势,丹尼斯在各类掰手腕大赛中所向披靡,也赢得了“欧洲绿巨人”的称号。
但好景不长,美国绿巨人杰夫的出现,迅速刷新了人们对手的理解,杰夫的手掌是如此巨大,看上去能轻易捏碎人的头骨。
这才是真·大力水手。
我们都知道,遗传信息是通过基因的复制翻译传给下一代的。然而,基因复制是个巨大的工程,这一过程难免会出现“差错”。在某种条件下,会出现碱基对组成或排列的改变,进而改变蛋白质的表达,这就是基因突变。
有研究显示,这些“绿巨人”天生就比普通人更容易增强肌肉,因为他们的MSTN中的基因突变了。这个MSTN基因,专门管控人体制造肌骨素的多少,这种蛋白质会在肌肉达到足够的量时,告诉肌肉停止制造肌肉,而基因突变后,身体肌肉增加就可能拥有更高的上限。有个12岁的MSTN基因突变者,就有着健身人羡慕的身材。
妈妈,我的牛奶呢?
这种“超能力”看起来很酷,但也有隐患,尤其对于婴幼儿来说,他们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需要体脂来发育,而过分发达的肌肉会抢走大脑所需的营养。
有的人永远跑的比你快、跳的比你远、力气比你大。你拼命的锻炼仍然追不上他们的脚步。这时候不妨安慰自己,不是你不努力,有的事真的是基因决定的。来认识一下ACTN3基因。它算的上是基因家族里的网红了。不仅被科学界详尽的调查,还受到了体育界的热捧。被赋予了“冠军基因”“爆发力基因”“运动基因”等形形色色的称号。
简单的说,ACTN3负责编码的蛋白质,功能是表达构成人体肌肉纤维。研究显示,一些奥运选手就有这样的基因突变。在60、70年代,赢得了七次奥运奖牌的芬兰滑雪运动员艾罗门蒂兰塔,就有着罕见的基因突变,他天生红细胞数过高,导致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提高了50%,这让他更容易在耐力比赛中有先天的优势。
ACTN3就是大力水手先生的“菠菜”!
拥有ACTN3基因型的人们在短跑、举重等需要瞬时爆发力的运动项目,会更有优势。足球运动员中携带ACTN3RR型基因的概率,要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然而,在约1/5的欧裔和亚裔人口体内,ACTN3基因会产生无义突变,也就是说即使努力锻炼,也很难弥补基因决定的差距。
难怪活跃在世界顶级田径赛场的往往是非洲裔运动员,真的是种族天赋。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种人?不管头天加班到多晚,第二天绝对准时准点、神清气爽的出现在你面前。干劲十足的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前,还会对着你的黑眼圈“嘘寒问暖”一番。
同样都是晚睡早起,怎么差别这么大呢?
我们继续从基因角度来找找原因,他们很可能属于“短眠一族”。睡眠在很大程度上由两种机制调控,一是调节昼夜节律的生物钟,二是体内新陈代谢的平衡机制。二者共同影响着睡眠的时间点、长度、质量等。在这两套调控机制中,一个叫DEC2的基因发挥着特别的作用,它能决定人的睡眠时长。
当然,单纯喜欢熬夜的夜猫子跟真正的“短眠者”可不是一回事。夜猫子即使再晚睡,也必须通过足够睡眠来清理代谢毒素,以修复损伤细胞,否则健康状况和生命品质会大打折扣。DEC2基因突变的人们却并非如此,他们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休息大脑的目的。他们能更有效地清理身体内的“垃圾”、重新充满活力,而不会影响到大脑的精神状态。
这就是“短眠者”真正厉害之处。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规律的作息、早睡早起才是保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正道。否则……后果你懂的。
百毒不侵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说的是张无忌、段誉?不不不。现实生活中,真正百毒不侵的人,来自阿根廷小镇德洛斯科夫雷斯。
砷化合物是一种致命毒物,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当属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们在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砒霜……
不过,在德洛斯科夫雷斯,情况却匪夷所思——这里的居民完全不惧怕砷毒!调查显示,该地区山泉水的砷浓度极高,比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浓度上限高出20倍,然而当地人好吃好喝,生活一片祥和。不仅如此,在当地出土的距今约有年的木乃伊也表现出较高的砷含量,说明该地区的居民很可能从上古时代就开始接触这种有毒物质了。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对当地人基因进行了调研,发现大约四分之一人口的AS3MT基因携带了突变。视这种基因突变,可将砷进行转换再排出体外,使人体免受砷的毒害。
这些人天生抗毒技能满级,羡慕羡慕。
根据研究显示,你不爱吃某些食物,并不代表你爱挑食,你可能是因为有个基因突变让你变成了“超级美食家”,大约有25%的人是超级美食家,这样的基因突变,让这些人可以比普通人更容易尝到苦味,科学家发现,有这样能力是因为TAS2R38的基因存在,这种基因被认为是远古时期用来筛选有毒的植物,那些不能尝出有毒植物中苦味的人则要被淘汰。
难怪我讨厌苦瓜咖啡,原来我是味觉异常灵敏者。
很多吃货都有着吃再多也不胖的梦想,想想看,吃多少美食都不会增加体重,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英国有位自行车骑手就有这样的能力,他被诊断为MDP症候群,全世界只有8个人有这样的症状。科学家发现,MDP是因为P0LD1的基因突变,这种突变能够防止脂肪组织被储存在皮肤下。虽然很多人羡慕这个技能,但是这样的能力并不会带来其他好处,因为这些油脂转移到了血液中,让这位选手患上了糖尿病,所以就算他怎么吃都不会胖,也还是要非常注意自己的饮食。而且没有脂肪组织的保护,他也比其他人更容易淤青和骨折。
这样看来,我的游泳圈也没那么讨厌了。
如果踢到桌脚或是摸到刚烧开的水壶没有感觉的话,也算是一种超能力吧。全世界有不到个人有这样的状况,虽然罕见,但是现在许多科学家开始专注在这个问题上,他们认为如果仔细研究,或许能找到一种新的麻醉方式,而这种先天性无痛的症状是因为基因SCN11A的突变。不过,完全没有痛感的人听起来还好,但其实这些人的受伤率和早死率较高,因为在发生危险时,没有疼痛信号警示他们是危险的。华盛顿的史蒂文皮特,甚至骨折数天之后,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受伤了……
电影《坚不可摧》中主演布鲁斯威尔斯那样的人,并不仅仅会发生在科幻片中,现实中,有人因为基因LRP5突变,患上了硬化性骨化病,这种病直接导致了他的骨骼比普通人骨硬度高八倍。
我觉得这个超能力比较适合拳击手。
不过,这种病会压迫脑神经和大脑,可能导致永久性失聪。
看了上面的花式超能力,你是不是也有点羡慕了。不过,基因突变只是一方面,很多时候,我们的努力程度都没到需要比拼基因的时候!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认真的去发掘,也许每个人都能找到与众不同的“超能力”。另一方面,基因突变或许会带来不幸,也或许会带来超越常人的力量,但如何合理的运用自身的优势去提升自己、帮助他人、改变世界,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