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中的基因诊断

患者李某,男性,12岁,未婚,汉族,学生,

主诉:发现血肌酐升高1年。

现病史:患儿于年7月因体重下降医院,入院查生化:肌酐.8umol/L,总蛋白:84.7g/L,白蛋白47.7g/L,二氧化碳结合力:18.1mmol/L;尿常规:蛋白-,隐血-;彩超:双肾实质弥漫性损害,双肾多发囊肿,左肾盂充盈,双侧输尿管远端显示,可蠕动至萎瘪;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行基因检测示:未发现意义明确的基因突变,眼耳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医院未给予明确诊断,后于医院门诊监测血肌酐波动在umol/L左右,7月患儿出现血肌酐明显升高,故来我院治疗。

诊疗经过:患儿于医院未作出明确诊断,遂来我院,经过我院儿童肾病科专家组讨论,考虑患儿基因检查组别选择不全,导致诊断不详,故再次给予基因检查,结果示:NPHP1基因整体纯合缺失。故导致患儿肾功能异常。

基因诊断在肾脏病中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行,基因检测应用于疾病诊断方面研究取得了显著地进步,首先,通过连锁分析对染色体片段进行疾病区点定位,加深了对于家族性肾脏特殊疾病的认识。其次,基因标记图谱的改善使得公认的基因区点标记更精确。第三,许多基因已被标记在特定的染色体区域并被克隆。因此,当这种疾病基因标记在相同的区域内出现,这便提供了对该疾病的候选基因突变进行分析的资料。第四,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使我们能够对有关特定基因的功能、特定基因突变的结果以及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并且对治疗结果进行检测。

赞赏

长按







































杭州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
医治白癜风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jg/8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