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了一段视频,内心可谓五味杂陈。
江西景德镇10岁女孩欲自杀,母亲跪地声嘶力竭求原谅,并说:
“我会改的,妈妈现在已经改了好多了。”
图源:网络
起因是小女孩在和姐姐闹矛盾后,觉得父母偏心,准备跳楼自杀。
妈妈则是跪向孩子,哽咽的解释说:
“你也知道,妈妈平时就是声音大一点,其实脾气没什么的,哪天有好东西我不是宠着你的?姐姐有的你也有。”
图源:网络
女孩依旧背对母亲,只字未说。
女孩沉默、母亲卑微跪地,让人眼睛发涩,但更多是陷入深思。
父母偏心到底有多伤人?又是扎在多少人内心深处的一根刺,拔不掉,抚不平。
有人因它家人反目、抑郁寡欢,甚至不惜将生命永远停留在了花季。
1明明是四口之家
他们仨看起来真幸福!
菌嫂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她大学舍友从小就知道自己父母偏心,更爱弟弟。
为博得父母的爱,她拼命学习、兼职,可有一天深夜她哭了,哭得歇斯底里。
那天,她妈妈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全家福“,一张只有三个人的全家福,妈妈坐在中间,被爸爸和弟弟守护着,仿若小公主。
她私信问她妈什么时候偷偷拍了这张照片?可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她一遍又一遍地看着照片,说道:“他们仨看起来真的好幸福啊!”。
图源:网络
当时,作为独生子女的菌嫂还安慰道“你看,至少你还有个弟弟,那像我孤家寡人一个,连个说话的都没有,好孤独!“
舍友未语,只是苦笑了一下,时隔多年,菌嫂才明白那份委屈。
偏心,似乎就像是父母织就出的一张网,牢不可破,挣不脱,逃不离,是无数非独生家庭心照不宣的秘密。
《时代》周刊高级编辑杰弗里·克鲁杰曾说:95%的父母都偏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现如今,父母也都知道偏心不好,也总告诫自己: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我都爱。
当遇到事情时,父母还是会不自觉的有所偏向,而当握紧拳头时,保护的永远是手心。
图源:网络
电影《请回答》就是很好的例子,女主角德善,可爱懂事,作为二女儿却总是家里最不受宠的那一个。
比如,去吃炸鸡,妈妈把两只鸡腿分给姐姐和弟弟,没有她的;鸡蛋只剩2个时,她也只能默默地吃腌豆子。
妈妈会内疚,爸爸会反思,然后说:“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
图源:网络
但当家里煤气中毒时,父母一个背着弟弟,一个拖着姐姐,唯独德善是自己醒了爬出来。
父母看似无心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其实都是一种偏爱的本能,都有可能被孩子认定为偏心。
父母也会说,明知是错,但就是控制不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2父母的需求是偏心的根源
心理学专家武志红说:每个孩子的功能不同,决定父母对待方式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这,也就是父母偏心的最本质的根源。
图源:网络
◆偏爱和自己比较像的一方
择偶时,父母总说要找个互补的,却总希望生的孩子随自己。
伦敦学者Hamilton提出的内含适应性理论就说,父母对自己子女所表现出来的爱,实际上是一种对内含自己基因拷贝的“载体”所表现出来的偏爱。
急性子的父母也希望自己孩子能够果断、勇敢,当孩子木讷时,就会不由得恼火、发脾气。
图源:网络
长得漂亮的父母,也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自己,如若自家孩子一美一丑,会偏向于美的一方,即便嘴上说着同样的话,但还是忍不住多看美的一方几眼。
久而久之,长得丑的孩子会因为父母的一个眼神而难受,为了赢得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