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坛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专委会网

为了配合疫情防控的要求,同时满足学术交流的需求,威斯腾生物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专委会,以线上学术报告代替线下活动,每周一次专题讲座,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学术盛宴!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专委会是在王红阳院士主发起下筹备成立的,主要聚焦肿瘤代谢特征性改变的理论基础及其对肿瘤发生发展、疾病演化、肿瘤免疫微环境形成的机制研究,与肿瘤代谢对肿瘤精准诊治和治疗转归的影响等,将搭建肿瘤代谢学科的专门平台,引领和带动肿瘤代谢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学科发展,提升国内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整体水平与国际地位,推动相关研究人员的学术交流和自主创新。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专业委员会是一个跨专业、多学科协作的专科领域,涉及到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分子影像与功能像学、辐射生物学、生物能学和临床肿瘤学等多个学科。

此次网络学术沙龙系列讲座由威斯腾生物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专委会主办,第一讲已于年6月14日开讲,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威斯腾生物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专委会网络学术沙龙系列讲座的年前最后一讲,本次讲座已于年01月17日开讲,由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杨魏教授向大家分享了《肿瘤免疫逃逸的代谢调控》主题讲座,一起来回顾吧?

杨魏,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年7月至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长期从事T细胞免疫应答与疾病相关研究工作,主要从代谢角度研究胆固醇等脂质分子及其代谢对T细胞免疫应答和肿瘤免疫的调控作用和机制。研究成果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在Nature()、NatureStructuralMolecularBiology()、NatureCommunications()和ProteinCell()等杂志。申请国内及国际发明专利8项,部分研究成果入选科技部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科协生命科学联合体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目前以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项目6项。

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表观遗传学,先后鉴定并阐明了包括PHD、YEATS、ZMYND11、ADCP1、SETD2和ALKBH1等表观调控元件发挥功能的生化结构基础,揭示出相关分子识别与催化事件在细胞分化发育及肿瘤发生中的作用。目前在包括Nature,Cell在内的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或综述80余篇(通讯作者50余篇),引用多次。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普洛麦格细胞生物学创新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人类前沿科学计划(HSFP)青年研究员基金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清华大学学术新人等荣誉或奖励。现任中国遗传学会表观遗传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染色质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基础医学专业委员会及基因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遗传》副主编和STTT,Transcription,ClinEpigenetics等期刊编委。

关于T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以及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地位目前已经非常清楚,在肿瘤细胞或肿瘤微环境中其发挥杀伤功能的细胞主要是CD8+T细胞。在这次讲座中杨魏教授首先向我们讲解了T细胞抗肿瘤反应的大概流程,肿瘤细胞的死亡会释放出肿瘤抗原,这些抗原会被树突状细胞(DC)摄取,然后在细胞内进行加工,以小分子肽MHC2的形式表达到细胞表面,T细胞可以特异性识别这些肿瘤抗原进入活化状态,通过增殖产生大量的对肿瘤抗原识别具有特异性的T细胞,这些T细胞会进一步进入肿瘤组织中,通过识别肿瘤抗原产生直接的杀伤作用。

事实上,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限制,在免疫抑制微环境中,T细胞进入肿瘤细胞后会受到多重因素的调控,T细胞想要恢复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就需要突破免疫抑制微环境的抑制作用,已有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也是基于这个原理,但这种疗法的临床响应率相对不够,多数病人没有获益。

克服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的治疗策略

杨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在肿瘤微环境中的非常重要一个因素,营养因素。肿瘤细胞是一种快速增值的细胞,对于营养物质包括糖、脂的消耗是极大的,T细胞想要获得免疫活性同样需要这些营养物质参与,所以说细胞水平的代谢对于T细胞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杨教授研究团队发现也许可以通过改变T细胞本身的代谢程序来获得更高、更强的抗肿瘤活性。通过早期研究发现,T细胞活化之后一方面激活了胆固醇的合成同时激活了胆固醇的吸收,抑制了胆固醇的外排,让T细胞获得更多的胆固醇去支持它的功能。

研究团队把焦点放在了胆固醇的组成上,T细胞活化之后胆固醇酯化酶ACAT1活性有一个明显地上升,而抑制ACAT1的活性可以大大提高CD8+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同时,通过体外实验发现,ACAT1抑制剂avasimibe可以有效增强CD8+T的效应功能,在体内肿瘤模型里面也表现出很好的抗肿瘤活性。

杨教授向我们介绍了研究工作中的最后一个问题:在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是否有足够的胆固醇去支持它的效应功能。研究团队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的胆固醇水平,发现多种肿瘤组织中都高表达低密度脂蛋白(LDL),T细胞获得胆固醇除了自身合成以外主要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来捕获LDL,虽然肿瘤微环境中有许多胆固醇,但是T细胞却没法获得胆固醇。进一步研究发现LDLR调控CD8+T细胞效应功能不依赖与LDL,而是与T细胞抗原受体(TCR)相互作用来促进TCR信号转导。

配体亲和力决定TCR信号

此外,杨魏研究团队还发现肿瘤细胞能够通过高表达PCSK9下调CD8+T细胞膜上的LDLR和TCR来抑制CD8+T细胞活性,而通过小分子抑制剂来抑制PCSK9可以增强CD8+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杨魏教授及其团队的该项研究开辟了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证明细胞代谢在抗肿瘤免疫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向上滑动阅览往期精彩讲座

第一讲:NRF2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化学性肝损伤

主讲人:皮静波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第二讲:肿瘤脉管系统特征及其功能

主讲人:李鲁远教授南开大学药学院

第三讲:代谢重塑信息辅助重大疾病的治疗:代谢组学在精准医学中的重要应用

主讲人:许国旺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物化所

第四讲:活细胞与活体代谢监测成像新技术

主讲人:赵玉政教授华东理工大学

第五讲:代谢物信号对细胞信号的调控

主讲人:赵世民教授复旦大学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

第六讲:消化系统肿瘤免疫代谢

主讲人:李咏生教授医院

第七讲:代谢流的NMR与质谱定量技术分析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

主讲人:唐惠儒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第八讲:肿瘤的低氧微环境与肿瘤代谢

主讲人:张华凤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医部基础医学院

第九讲:铁马金戈侃代谢

主讲人:王福俤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

第十讲:肿瘤微环境的代谢与免疫调节

主讲人:缪洪明教授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

第十一讲:组蛋白修饰对话与肿瘤发生

主讲人:李海涛教授清华大学

第十二讲:乙酰辅酶A代谢与肝癌转移

主讲人:鲁明副研究员医院

第十三讲:肿瘤糖异生代谢

主讲人:李博教授中山大学

第十四讲:肿瘤代谢酶表观调控与化学干预

主讲人:山长亮教授南开大学药学院

第十五讲:分子影像学在肿瘤代谢中的应用

主讲人:黄锐敏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第十六讲:代谢药物二甲双胍的抗癌之路:杀灭种子还是改造土壤?

主讲人:张灏教授暨南大学

第十七讲:肝癌代谢靶点

主讲人:傅湘辉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十八讲:天然免疫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

主讲人:吴朝栋教授TexasAMUniversity

第十九讲:生物分子调控的癌症代谢重编程及分子机制

主讲人:朴海龙博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第二十讲:天然免疫DNA通路调控细胞自噬和衰老机制及功能研究

主讲人:杨辉研医院

第二十一讲:结直肠癌微环境代谢调控

主讲人:童雪梅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

第二十二讲:代谢与表观遗传交互调控靶基因转录

主讲人:叶丹研医院

第二十三讲:同位素示踪与代谢流量分析

主讲人:杨琛研究员中科院上海植生所

第二十四讲:糖基化的化学标记及其在细胞代谢调控中的研究

主讲人:易文教授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

第二十五讲:肝脏疾病中的胆汁酸代谢调控

主讲人:谢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第二十六讲:PTPS在早期大肠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主讲人:蒋玉辉研究员上海交医院

第二十七讲:p53regulationoftumourmetabolismbeyondtheWarburgeffect

主讲人:江鹏研究员清华大学生命学院

第二十八讲:靶向肿瘤代谢的抗肿瘤新药研发与个性化治疗

主讲人:黄敏研究员上海药物研究所

威斯腾生物·生命科学部·服务项目

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多组学研究

表观遗传学研究

机制/通路研究

基因功能研究

动物建模

CRISPR/Cas9基因编辑

更多科研请--8

凡来电咨询者皆可免费领取一份高纯度质粒提取试剂盒,包邮到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jg/78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