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今天,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引爆舆论场:
人民网深圳11月26日电(吕绍刚、陈育柱)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相关报道截图
乍一看去,这是科幻小说成真的典范,以至于深圳地方政府为其争取到了人民网版面。然而仅仅过去几个小时,舆论就发生了全面反转。
目前,人民网已撤稿。
1韩春雨式事件这次事件的报道谈及了很多细节:
这次基因手术修改的是CCR5基因,而CCR5基因是HIV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此前资料显示,在北欧人群里面有约10%的人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拥有这种突变的人,能够关闭致病力最强的HIV病毒感染大门,使病毒无法入侵人体细胞,即能天然免疫HIV病毒。
贺建奎还将在峰会现场展示他领导的项目组在小鼠、猴和人类胚胎的实验数据。在50枚人类胚胎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未发现脱靶现象;而所有人类正常胚胎里面,有超过44%的胚胎编辑有效。贺建奎还展示此次基因手术婴儿脐带血的检测结果,证明基因手术成功,并未发现脱靶现象。他表示,结果仍然需要时间观察与检验,因此准备了长达18年的随访计划。
然而,很快在丁香园上就有人爆料,这次临床试验,医院内部,由自己的伦理委员会审批的:
医院审查申请书批复
随后,深圳卫计委声称:“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未经医学伦理报备。在媒体对医院的采访中,医院负责人表示: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孩子的基因医院做的,医院出生的。”
根据晚间消息,有消息人士声称,南科大校长陈十一在一个行业群中回应称:
“这个跟南科大无关,研究不在南科大,研究人员停薪留职中。”
一边是贺建奎宣称自己的试验很安全很牛,带了一波节奏;另一边是事件反转后,从学校、医院到市政府的层层推责。谁在说谎?都在说谎?
此外,最新的消息显示,此项目已获临床试验注册号:
该研究已经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注册号为:
ChiCTR,并且该项目的经费或物资来自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下的科技创新自由探索项目。根据注册信息,该项目申请人为覃金洲,研究负责人为贺建奎,申请人所在单位为南方科技大学,批准该研究的伦理委员会医院伦理委员会,该项目的试验主办单位(项目批准或申办者)为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记者查询南方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