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者的誓言:
余生只做一件事传播自然武道功夫思想。
宗旨“自然武道兴族强国”
目标“中华武术走进奥运”
修养“内修身心外练三功?”
口号“自然武道爱我中华”
组织“世界自然武道联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走好未来路!
年6月1日,《体育报》刮起一场关于缠丝劲的大辩论,辩论来得突然,去也匆匆,中国武术界被这场辩论弄得莫名其妙。大辩论从年6月1日起,至12月12日,公开发表了八篇文章,而未及刊登的文章还有十六篇,除了徐致一、李经梧、赵任情的文章外,几乎全是驳斥徐文的。大辩论虎头蛇尾,无疾而终,留下了一大堆谜团。
这场辩论由谁发起、推动的?兴师动众究竟为了何事?辩论想达到什么目的?大辩论对中国武术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又为何草草收场、不了了之?这些疑问至今没有人去研究,也没人能说得清楚。
年8月,香港《新武侠》杂志革新版号编者按语说:“年夏天,在内地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关于太极拳理论问题的空前绝后的学术辩论。所谓‘空前’,纵观参加者之众,讨论高深,浪潮之热,涉及之广是绝无仅有的。而后又由于某些方面的关照,以‘团结为重’报上突然消失了相互辩论的学术报告,从此绝迹,类似的学术讨论再也没有露脸,暂称‘绝后’了。辩论是围绕太极拳的“缠丝劲”这一学术命题展开的,年6月1日,著名(吴式)太极拳家徐致一先生在《体育报》上发表了题为《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对于该文的观点,许多人认为是错误的,很有值得商榷之处,因此,不少全国闻名的太极拳家,投入了这场学术大辩论,其中有代表性的有罗基宏、洪均生、赵任情……等等。”“引发争鸣的作始诵者为原国家体委武术科攻形意拳的李天骥先生”。……
一、大辩论是由李天骥策动的
其实,这场大辩论幕后发动者是李天骥。文革初期,李天骥等人积极造反、批判顾留馨为“三家村分店”“修正主义分子、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并打电话对上海市体委发出警告:“北京体育报将率先点名批判顾留馨,上海落后了”。上海体委杜前回忆说:“北京揪出张青季,广东揪出陈xx,上海体委系统还没揪出头头来,顾是当权派,又是学术权威,要揪。”还说:“北京说顾是上海的人,上海走慢了,你们上海报上不点名,‘体育报’先点了,你们就被动了。”
年4月30日,阎海披露:“《体育报》曾开展缠丝劲的讨论,其第一篇文章(徐致一等的文章)即针对顾(留馨)的,是国家体委武术处转给《体育报》的,当时的责任编辑认为这是武术处送来的文章,不能不发。但现在去问武术处毛伯浩,他说不知道;问李天骥,说是他经手送去的”。
李天骥为了批判顾留馨,他越过科长毛伯浩,盗用武术科的名义发动的辩论。而《体育报》编辑,误将李天骥的言行当“圣旨”,以为是体委武术科的意见而照办。后来事态扩大,将整个国家体委也卷了进去,波及全国、震惊海内外。因此,关于太极拳缠丝劲大辩论,如果在武术史上有什么“丰功伟绩”的话,这“功劳”应归于李天骥。
年,太极拳前辈们的恩恩怨怨
李天骥先生
二、李天骥发动大辩论是泄私愤
可以说,李天骥(在武术科)的后半生,是同顾留馨作斗争的后半生,他一直盯着顾留馨,只要顾留馨编著出版一本书,他都有流言蜚语。李天骥与顾留馨结怨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结怨原因之一,早在李天骥编《简化太极拳》时,上海一些老武术家,指出李天骥的(照相)动作“牵扯、紧张、别扭”,有许多“不当之处”。人大常务赵寿山、中央书记处李雪峰,甘肃省副省长韩练成,上将李达等同志,来沪时也谈到24式简化太极拳套路有缺点、有副作用,他们宁可练习(传统)老套路,不愿学24式。提出:“太极拳改得不像样了!”“这样下去,杨澄甫的东西要没有了!”他们希望顾留馨能向武术科反映。顾留馨很认真,他把大家提出的意见一一归纳起来,反映给武术科,并提出修改的意见。年6月6日,毛科长反馈说,顾留馨提的六条意见很好,但李天骥急得哭了出来,并撂担子说:“我今后专搞形意拳,不搞太极拳了”。
结怨原因二,年全运会武术赛准备期间,李天骥闹宗派、背后搞挑拨离间,破坏了与来自各地裁判员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团结,引起了公愤。意见反映到国家体委,引起体委领导的重视。于是体委柏坪司长就委托顾留馨,主持召开生活会批评李天骥。参加会议有上海王菊蓉、蔡龙云,辽宁王子章,山西陈盛甫,北京体院学员等十余人。会上摆事实讲道理,对李天骥进行了帮助。会上李天骥对背后挑拨离间的事实,无法狡辩,几次痛哭。会议开了三个半天,澄清了事实真相,李天骥也作了检查。会议记录全部交给柏司长,上报给国家体委党组。但为这件事李天骥对顾留馨怀恨在心。
原因三,年9月,国家体委曾委托上海体委组织力量编写《杨式太极拳》,作为10月间开办各省市体育教员武术训练班的教材。体委指定顾留馨主持这项工作,参加编写的老师有(王子平),褚桂亭、田兆麟、吴云倬、张玉、傅钟文、叶大密,抄写张海东,绘图周元龙。书稿将完时李天骥来到上海,他提出杨式太极拳的动作要跟24式简化太极拳衔接,要把杨式某些动作改成他的动作。这种随意篡改杨式太极拳的要求,引起上海的老师们不满。《杨式太极拳》原稿由李天骥带交北京后,李天骥竟然剽窃、篡改了上海武术家的成果,并以《太极拳运动之二》(又称88式)出版。因此引起上海褚桂亭、张玉等好几位武术家的气愤。年10月3日,顾留馨在北京向毛科长反映此事,并写向国家体委党组汇报。年2月26日,毛伯浩也批评了李天骥作法不光彩,说用李家拳修改杨家拳是倒退。后来,经领导批评,李天骥才不得不寄给上海市体委元,作为赔偿上海编写者的稿酬。这事他记恨顾留馨。
年夏天,上海《文汇报》记者李厚成向顾留馨约稿。顾先生写出了十二篇介绍太极拳的文章,于年6月1日起,陆续在《文汇报》“体育场”栏目中发表。文章考证源流、介绍要领、总结经验、指导练法,深得读者欢迎,也得到国家体委武术科的肯定与好评。上海出版社请顾留馨整理出版。年11月,顾留馨整理撰写的《简化太极拳(附详图)》出版。12月12日,毛伯浩听到李天骥对此书名有意见,于是写信告诉顾,建议更改书名。于是顾留馨请上海出版社更改书名,改用《怎样练习太极拳》,但出版社朱学儒答复:“经研究,武术科仅有‘简太’挂图及‘太极拳运动’,并未有‘简太’单行本,书名不雷同,可以不改”。年9月,出版社应读者需要,加印3.2万册。年6月19日,毛伯浩来沪说:“李天骥反映仍强烈,以后还是把书名改一下,缓和矛盾”。毛又说:“李天骥要不虚心,不接受各方意见,拒绝修改简化太极拳中某些不正确的动作,企图推广李家拳,这是不对的。他要想成为李家拳。将简太动作来改杨式是倒退”。毛科长询及年全运会批判李天骥的记录在哪里?实际上挑明了李天骥反对顾留馨的矛盾起因。毛科长表态:书“只要原则性问题不出错就可以,这事就没有问题了,算解决了”。
年10月,出版社第三版又印了2.3万册,书名已改为《怎样练习太极拳》。毛科长又来上海,说李天骥仍不罢休,挑动一些人写人民来信,攻击书中谈到太极拳起源于陈氏是不适当,缠丝劲是陈式的,以及诬蔑“抄袭”等等,李天骥仍扬言要告到中宣部去,禁止此书发行。毛科长劝说:考虑李的情绪“以后是不是把简太停版算了”。年12月11日,顾留馨就复信出版社:“关于练习简化太极拳出版后,颇受读者欢迎,对推广简化太极拳和提高学习者的兴趣,都起了一定的作用。……问题在原编拳者对此书出版后,大有意见,年冬以来,为此影响了武术工作上的关系,甚至演变为无原则的纠纷,我考虑为了解决矛盾所在,建议您社停止再版此书”。
不料顾留馨又出版了《太极拳研究》,这又气坏李天骥。李天骥攻击顾留馨在破坏武术革命化,宣扬封建落后的文化,繁化武术,于是,他挑出“缠丝劲”,请徐致一写批判文章;又叫李经梧攻击顾留馨在“繁化”太极拳。李说:“简化太极拳是在大跃进的形势下,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普及和推广太极拳运动,……才产生了简化太极拳。……如果把此拳繁化,加上运动量大的缠丝劲,很可能失去作为医疗保健体育的作用”。
李天骥随意禁止武术书出版的行为,对中国武术造成恶劣的影响。
三、徐致一为何听从李天骥?
顾留馨年轻时曾跟徐致一学过吴式太极拳,因此,顾留馨一直尊称徐致一为老师。顾留馨曾经为编写“五式太极拳”,专程拜访徐老师听取意见,并尊称他“徐老”(日记上也写“徐老”)。顾留馨也曾邀请徐致一到上海体育宫作吴式太极拳的专场表演。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徐先生不可能在报上搞突然袭击,他如果有什么意见,也完全可以私下讨论。这次在《体育报》上突然袭击,是受外来因素挑拨,因为徐老对顾留馨有过两次误会,心存芥蒂,因而能被李天骥当枪使。
徐对顾误会之一,年6月,顾留馨被任命为黄浦区的第一任区长。然而艰辛的工作,过度的劳累损害了他的健康,他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上级考虑到运动的需要和顾留馨健康状况,同意他靠边“养病休息”。为医治严重的神经衰弱,他重新练起了武术,与王子平、徐致一、徐哲东、吴云倬、傅钟文等武术家有较多的来往,也参加了上海市精武会的一些活动。
上海市精武联谊会是一个群众团体。联谊会的负责人是徐致一、陈绪良、洪炳荣、朱廉湘等人。当年,因联谊会内人际关系紧张,长年积累的矛盾没人去疏导。导致年年末,联谊会内发生了一场风波,有些人提出要改组领导班子,并发起签名邀请顾留馨来协调矛盾。而徐致一、陈绪良则认为洪炳荣等人串通顾留馨来搞“逼宫”的,因而对顾留馨很大的不满。风波一起顾留馨立即向自己党组织汇报。又在12月30日写分别信给徐致一、陈绪良,以及洪炳荣等人说明原由。年4月28日,徐致一当面向顾留馨承认是误会了。
徐对顾误会之二,年5月,顾留馨正式在体育宫上任后,体委让他筹备上海市武术协会。但通过反右运动,体委对武协组成人员的政治要求十分严格。年5月9日,体委整风报告时说,“郭副主任希武协中注意骨干分子,左派掌握领导权,不能让步”。“郭希我抓武协,老师有历史问题的可放到区教授”。11月6日,顾留馨再次将包括徐致一在内的“武协委员名单、地址呈报张振亚副主任”,仍未获批准。12月23日,又“写武协名单补充意见,但据市体委组织部门审查,蔡、卢、禇、徐因系第三、第四类历史问题不能列为武协委员”。屡次上报都遭否决,筹备武协工作使顾留馨遇到了难题,像徐致一因过去的政治历史问题而被排除在武术协会之外,这对徐致一是巨大的打击。徐致一认为是顾在搞打击报复,是顾将他排除在武协之外。因而徐致一对顾留馨心生怨意。后来他在北京与李天骥等几位政历问题上同样有污点的“三朝元老”同病相怜,同气相求,甘愿充当大辩论的马前卒。
四,缠丝劲引发了对技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