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从事或即将从事微生物群落功能生态学研究的大虾有没有留意到,通过功能基因扩增子测序技术研究微生物群落功能的文章一般多会将测序获得的核酸序列通过特定软件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后,再进行聚类、组成、比较、差异、关联和进化等一系列分析。
比如这篇文章:
DOI:10./ismej..97
或者这篇:
DOI:10./fmicb..
又或者这篇:
DOI:10./-.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功能基因扩增子测序可(hai)以(yao)使用氨基酸序列做分析呢?原因有如下几点:
不知道各位从事或即将从事微生物群落功能生态学研究的大虾有没有留意到,通过功能基因扩增子测序技术研究微生物群落功能的文章一般多会将测序获得的核酸序列通过特定软件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后,再进行聚类、组成、比较、差异、关联和进化等一系列分析。
比如这篇文章:
DOI:10./ismej..97
或者这篇:
DOI:10./fmicb..
又或者这篇:
DOI:10./-.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功能基因扩增子测序可(hai)以(yao)使用氨基酸序列做分析呢?原因有如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