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
今日要闻
综合医讯
1.海南将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全覆盖。
1月16日,今年1月31日前,海南省各地要完成辖区内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规划,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全覆盖。海南省要求,年年底前,各地至少要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全面开展医联体绩效评估工作,推动全省医联体建设取得实效。到年,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海南省卫健委)
2.甘肃省卫健委发布《开展抗(抑)菌制剂专项整治的通知》。
1月16日,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抗(抑)菌制剂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清理、整顿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企业,落实监管责任。《通知》要求医疗卫生机构购进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执行情况,核查消毒产品进货记录,是否在临床中将抗(抑)菌制剂作为消毒剂或药品使用。重点检查是否违规购进使用“安提可四价流感病毒抗体喷剂”及类似产品,是否向患者或公众推荐该产品。(甘肃省卫健委)
3.河北加强健康体检机构监管。
1月16日,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通知,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健康体检机构纳入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由相关专业质控组织定期开展质量控制。通知明确,鼓励健康体检中心连锁化、集团化经营,防止出现恶性竞争、资源浪费;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原则,定期检查督导,强化各机构的法律意识、质量安全意识。(河北省卫健委)
4.辽宁全科医生数量破万。
1月16日,从辽宁省卫生健康委获悉,截至目前,辽宁省注册全科医生达名,首次突破万名。该省平均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数2.3人以上,较年的0.4名增长5倍,超过全国每万人口1.8名的平均水平,已提前实现年国家规划目标。(辽宁省卫健委)
5.法国召回含可能致癌物的降压药。
1月16日,法国国家药品与健康产品安全局发布公告,要求在全国范围召回厄贝沙坦类降压药,因为这类药品含有可能致癌物质。公告说,一家位于法国里昂的制药厂发现,厄贝沙坦类降压药中含有N-亚硝基二甲胺(NDMA)和N—亚硝基二乙胺(NDEA)两种可能致癌的杂质,并且含量高于可接受限度。(CMDI)
6.西班牙研究:90%购物小票含有致癌物质双酚A。
1月16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由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带头的国际研究人员对张来自巴西、西班牙和法国的购物小票和票据进行了检测研究,据其最新发表在《环境研究》(EnvironmentalResearch)期刊上的研究显示,多达90%的小票采用的是含有双酚A(BPA)热敏纸,而BPA则可导致激素依赖型癌症。(环球网)
7.面部识别和人工智能可用于识别罕见的遗传疾病。1月16日,TheVerge报道,在不久的将来,面部识别扫描或可以成为标准体检的一部分。研究人员已经展示了算法如何帮助识别与遗传性疾病相关的面部特征,从而加速临床诊断。在本月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公司FDNA发布了软件DeepGestalt的新测试。对于某些疾病,它将大大缩短诊断时间。(cnbeta)
8.沈阳科学家破解大熊猫牙齿自修复机制或可用于人类义齿。
1月16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首次发现大熊猫牙齿自修复机制,这一研究成果或可用于人牙匹配型仿生复合义齿材料、高强高导电接触材料等方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疲劳与断裂实验室刘增乾博士带领研究团队研究发现,大熊猫牙釉质能够在发生变形与损伤后在微纳米尺度进行显著的自动恢复,这主要得益于其高密度的富含有机质的微观界面和巧妙的组织结构设计,水分子对自修复效应也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辽沈晚报)
9.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鉴定出新的辅助性T细胞调节基因。
1月16日,来自英国威康基金会桑格研究所和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出首个逆转录病毒CRISPR-Cas9基因编辑文库来探究对小鼠T细胞的调节。他们绘制出控制辅助性T细胞(Thelpercell,Th)的最为重要的基因的图谱,并鉴定出几个新的调节基因。基于此,他们揭示了很多不同的基因参与Th细胞激活和发育的复杂控制机制。(生物谷)
10.上海腾瑞制药获得新一轮投资。
1月16日,上海腾瑞制药有限公司获得君联资本,中金资本以及IDG的新一轮投资。上海腾瑞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年,在上海拥有两家现代化医药制造基地,是一家专注于出品生物药、原料药和化药的上海市高新企业,并已初步构建药品药品研发、生产、营销等领域的医药全产业链。(医药魔方)
11.国家药监局发文:养血清脑颗粒(丸)孕妇禁用。
1月1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要求修订养血清脑颗粒(丸)非处方药说明书。新修订说明书提到养血清脑颗粒(丸)的三类禁用人群,即孕妇、肝功能失代偿患者、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据悉,养血清脑颗粒(丸)是中药独家保护品种,为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也是其重点宣传推广的产品之一。(国家药监局)
12.3D打印技术再造老鼠脊髓有望造福人类。
1月16日,据《自然医学》(NatureMedicine)期刊上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研究人员首次利用快速3D打印技术制造出脊髓,并成功地将其同装有神经干细胞的支架植入脊髓严重损伤的老鼠体内。几个月后,新的脊髓组织得以完全再生,并恢复了脊髓连接和丧失的功能。经过治疗的老鼠后肢功能明显有所好转。这一研究为因脊椎受伤而瘫痪的人们带来了重新行走的希望。(环球网)
13.无痛微针贴片或提供长达一个月的避孕效果。1月15日,NewAtlas报道,由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团队正在开发一种无痛、避孕的微针贴片,女性可以在五秒内自行贴好,并且只需要每月贴一次。过去十年科学家已经研发出各种微针贴片。当这些贴片应用于皮肤时,它们通过一系列微小的针头输送药物,这些针头在皮肤下溶解或脱落。(快科技)
14.上海医疗机构探索启用智能物流机器人。
1月15日,医院获悉,该院率先探索启用智能物流机器人,替代护工准确无误地完成药物、医疗器械的配送。在医院的病房区域,特殊的“机器人”员工——童童,接到医生或护士的下单预约,从住院部5楼派单、装箱出发,自动呼唤并乘坐院方指定的电梯,到达目的病区后,由病区医护完成卸货。它们的行动迅速而准确。据介绍,如果遇到干扰因素,机器人会中止其行动,药械配送等实现了闭环安全管理。(中国新闻网)
15.沃德生命完成了数千万元的融资。
1月15日,沃德生命完成了数千万元的融资。本轮融资由澳银资本领投,而沃德生命也是澳银天使基金的首个项目。沃德生命成立于年,坐落在深圳坪山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业务聚焦于体外诊断市场,旗下拥有凝血与止血、化学发光、临床微生物三条产品线。(亿欧)
培训展会
1.1月17-19日:GMP飞检案例分析高级班(广州)
2.2月21-22日:医疗器械无菌、初始无染水、纯化水、不溶性微粒、洁净间监测、细菌内毒素等检验中的问题及方法验证培训(广州)
3.2月26-28日:广州国际分析测试及实验室设备展览会暨技术研讨会(广州)
4.3月2-3日:易贸生物产业大会(南京)
5.3月3-6日:年第二十四届华南国际口腔展览会(广州)
6.3月16日:黄埔7期医疗器械注册专员周末班(上海)
奥咨达整理(ceCRO)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