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大数据迅速发展,开始深入到各行各业,电商、商业BI、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等行业均开始与大数据并肩发展。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直接引发了大数据产业的兴盛,同时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也提出了诸多挑战。7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CDAS中国数据分析师行业峰会上,国脉数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泽红以《数据基因助力数据资源管理》为主题作了精彩的演讲。
国脉数据研究院副院长孙泽红
以下为演讲实录:大家好,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能够有机会跟各位分享数据基因和数据资产管理主题,刚才在门口学习了一下今天的演讲主题,九位演讲者,有七位都带着大数据或者数据字眼,是一个很高的比例。那么数据基因是什么?是国脉基于12年政务咨询研发的一个数据标准化管理的软件,国脉是做政务信息化出身的。那么数据资产管理是什么?简单就是数据的资源化、资产化。怎么管这个数据资产呢?除了制度以外还有几个关键的维度。第一是数据资产管理的概念,来自于数据发展本身的紧迫性,第二是管理的方法论,很重要一点是信息技术还有工具的应用。
今天的主题围绕这两个维度分享三个方面内容:
一信息化发展新阶段
首先信息化进入一个以数据为核心的新的阶段,这个基础之上,资产管理如何体系化的建设,以及数据基因对数据标准化的作用。我们说在国家的信息化体系建设当中,政府的信息化是非常关键的,政府的信息化经历了办公流程的自动化,业务处理系统的信息化,还有政务处理的网络化三个阶段。办公流程阶段,基本上是以部门为建设的单位,属于一个各自为政的状态,形成了很多的信息孤岛,导致了行政成本及管理成本非常高;90年代以后随着12金工程的启动,依托互联网的升级,政务系统内部共享互联互通开始发展,此时建设主体由原来的单个部门演变到各级政府的联动,一条线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打通,信息资源从之前的“信息孤岛”变成了“信息烟囱”,所以说这个阶段的数据整合是局部的,行政成本有所缓解。
目前信息化是处在2.0的整合型向3.0平台型演变的阶段,全国一体化信息化的数据平台建设在年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当中也给出了一个时间表,一体化数据平台是一体化政府建设的前提,平台型发展的阶段信息化主要特点就是以开放开发、主体多元、隐私的安全一定程度能够得到保障,行政成本相对比较低。
互联网发展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新加坡和韩国在逐步探索智慧型信息化共创共享,这个模式创新要素的驱动,整个社会的治理成本,还有行政成本是比较低的。
数据作为新的生产力和生产资源基本的成为新的竞争优势,信息化像小孩子的书包,量很大需要减负,政府的工作量通过计算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信息连接时代,像支付一样,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应用系统的关系通过智能设备连到一起。
数据时代,数据的基因和传递性越来越强,和组织的竞争力处在合体的状态。我们参照《互联网进化论》一书绘制了互联网虚拟的结构图(见下图),支撑人类的思考和行动,也形成社会治理基本的结构,大脑的表层、终端和外设;视觉系统,采用物联网各种信息,听到看到可穿戴设备收集信息储存大脑当中,云计算作为一个基本的设施和软件,这两个层面来支撑整个大数据和大脑的运行。
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
大数据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数据的治理面临挑战,主要表现三个方面,数据很庞杂,体量很大,数据需求非常多样,简单来理解就是以数据为核心的信息体系是不是健康的,可以两个维度来观察。
第一,从信息流动性看信息体系,有一个对比,传统的信息体系是依靠流程,或者依靠业务来构建的,业务随着流程结束而截止。前面说条块的数据烟囱基本原理就是基于业务流程来实现,那么以网络和系统重构的信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