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基因重组的概念

治白癫疯办法 http://www.yushiels.com/

释疑

如何理解基因重组的概念

基因重组是变异学习内容中的重要概念,而且我始终认为这是必修2最重要的概念,甚至没有之一。在做相关试题过程中,学生往往觉得有一定的难度,错误率特别高。

要搞清楚基因重组的概念,一方面是搞清楚基因重组的内涵和外延,教材中的基因重组概念是内涵,有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从概念的外延来看,不仅可以发生在高等生物的有性生殖中,而且可以发生在原核生物细菌的转化和转导过程中,甚至还可以发生在人工的转基因过程中;另一方面还要明确有丝分裂过程中也有基因重组,只不过不是常见的现象(高中生物教学可以不需要拓展)。

典例解析

试题1:研究小组对某公园的金鱼草种群进行调查及基因鉴定,得知红花(CC)金鱼草35株、粉红花(Cc)40株、白花(cc)25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鱼草种群中全部C和c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

B.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由适应环境的变异造成的

C.基因重组产生的粉红花为自然选择提供选择材料

D.种群中C的基因频率为55%,Cc的基因型频率为40%

答案:D

解析:金鱼草种群中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不仅仅是C和c这对等位基因,A错误;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由适应环境的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产生的粉红花的变异是基因分离的结果,而不是基因重组,因为它们是一对等位基因,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非等位基因之间,C错误;种群中C的基因频率为:(35×2+40)/(35+25+40)×2=55%,Cc的基因型频率为:40/(35+40+25)=40%,D正确。

试题2: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一对中心粒分开并移到细胞的两极

B.中期,通常会发生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

C.后期,细胞的每一极都含有2条性染色体

D.末期,核膜向内不断凹陷并逐渐形成环沟

答案:C

解析:前期,一对中心体分开并移到细胞的两极,一个中心体有二个中心粒组成,A错误;中期,会发生染色体畸变,通常不会发生基因重组(注意通常两字),B错误;后期,每一极都有体细胞一样的染色体,因此细胞的每一极都含有2条性染色体,C正确;末期,细胞膜向内不断凹陷并逐渐形成环沟,而不是核膜,D错误。

NO.1

广义上的基因重组概念

从广义上讲,任何造成基因型变化的基因交流过程,都叫做基因重组。

广义的基因重组可以分为三个水平:

(1)整体水平:生物的有性杂交;(2)细胞水平:细胞融合;(3)分子水平:一个生物体的基因插入另一生物体的DNA中。

基因重组是遗传的基本现象。

无论高等真核生物,还是细菌、病毒都存在基因重组现象;不仅在减数分裂中发生基因重组,在高等生物的体细胞中也会发生重组;重组不只是在核基因之间发生,在叶绿体基因间、线粒体基因间也可以发生。

NO.2

狭义上的基因重组概念

狭义的基因重组仅指涉及DNA分子内断裂-复合的基因交流。

真核生物在减数分裂时,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产生基因型各不相同的后代,这种重组过程虽然也导致基因型的变化,但是由于它不涉及DNA分子内的断裂-复合,因此,不包括在狭义的基因重组的范围之内。

狭义的基因重组是指两个DNA分子间的物质交换。可以分为三类。

同源重组:它的发生依赖于大范围的DNA同源序列的联会。

重组过程中,两个染色体或DNA分子相互交换对等的部分。在真核生物中,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时期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细菌和某些低等真核生物的转化,细菌的转导、接合以及某些病毒的重组等均属于这一类型。

位点专一性重组:这类重组在原核生物中最为典型。

它的发生依赖于小范围的DNA同源序列的联会。两个DNA分子并不交换对等的部分,有时是一个DNA分子整合到另一个DNA分子中。

异常重组:完全不依赖于序列间的同源性而使一段DNA序列插入另一段中。

但在形成重组分子时往往依赖于DNA复制而完成重组过程。例如,转座子从染色体的一个区段转移到另一个区段,或从一条染色体转移到另一条染色体。

考虑到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狭义的基因重组中,只介绍同源重组。

所以,高中阶段认为的基因重组种类包括以下三种:

1.基因的自由组合

减数分裂(减Ⅰ后期)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位于这些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组合的结果可能产生与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

2.基因的交叉互换

减Ⅰ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等位基因的交换。结果是导致染色单体上基因的重组,组合的结果可能产生与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

3.重组DNA技术

所以,受精作用不属于遗传学范畴所论述的基因重组,包括二个体细胞的杂交习惯上也认为是染色体变异。遗传工程中的DNA重组技术,是人为操作的生物技术,也不属于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基因重组的范畴。

NO.3

自然界中发生的基因转移方式

自然界不同物种或个体之间的基因转移和重组是经常发生的,它是基因变异和物种进化的基础。

自然界的基因转移的方式有:

接合作用(conjugation):

当细胞与细胞、或细菌通过菌毛相互接触时,质粒DNA就可从一个细胞(细菌)转移至另一细胞(细菌),这种类型的DNA转移称为接合作用。

转化作用(transformation):

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地供给外源DNA,使细胞或培养的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

转导作用(transduction):

当病毒从被感染的(供体)细胞释放出来、再次感染另一(受体)细胞时,发生在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之间的DNA转移及基因重组即为转导作用。

转座(transposition):

大多数基因在基因组内的位置是固定的,但有些基因可以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这些可移动的DNA序列包括插入序列和转座子。由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介导的基因移位或重排称为转座。

—END—▼往期精彩回顾

如何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gn/653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