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组是个美女读书团,有鸿山书院的古典艺术美女张梦瑶,也有学习中医的李月等等,仿佛讨论中都弥漫着古典文化气息。
第一环节——畅谈读书感悟:
刺客K虽然没有时间读完《基因传》,但是她对基因研究很感兴趣,并给大家介绍了另一本书——《自私的基因》,从基因的“繁衍”意愿的角度对生物的多样性展开了有趣的发言。
李月通过读《基因传》感受到了基因研究与中医的理论中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医描述了生理的外在特点,基因解释了其科学原理。
李芫是中文系的大三学生,她曾经在台湾交流的时候听过黄文伯老师的课程。她认为基因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些社会现象,比如同性恋。基因也使我们对自身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应该思考基因和外部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这与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也十分相似。
林惠认为这本书是一本讲述人类生命的史诗,作者厉害之处在于他将晦涩的生物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但是信息量还是很大,很难真正消化。在读的过程中,每当读到科学家有重要研究突破时,都会感到振奋人心,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基因技术的未来也让人担忧。
揭文秀觉得看这本书与看《未来简史》的感觉十分相似,让人对未来充满担忧。并谈到最近有一个科学预测,说的是未来只需要利用小羊代孕就可以为人类繁衍后代。但是研究如果继续下去,甚至使人可以永生的话,那么结婚和生育将变得没有意义,人与人的关系也将变质。人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道德伦理困境。
张梦瑶认为基因是承载我们性格和行为的载体,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基因的作用更好地了解我们自身,从而更好地完成自我的升华。她还从儒学的角度来讨论基因科学的研究,孔子有言——“朝闻道,夕死可以”,人们其实可以以更坦然的态度面对人生的病痛,顺随自然,生老病死。
Fiona谈到书中有关“优生学”的部分让她感到非常沉重,基因研究导致人类做出非常残忍的选择,打着优生学的旗号做了一系列的惨无人道的事情。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一直强调优秀的基因,那么人类将失去生物多样性,未来将变得非常可怕。
Grace提出很多人认为转基因不好,但是转基因只是一个工具,人类还是可以利用好工具来为自己谋福利,她对于基因技术的未来较为乐观。
Evllar比较感兴趣的是人的自由意志,存在主义告诉人们,我们的观念其实不是我们的观念,而是社会所塑造的。《基因传》则告诉我们人生中的很多预言其实早在出生的那一刻就编码好了,我们所赞扬的很多品质其实是基因中所携带的,比如坚持和毅力,聪慧,学习能力,人情练达等等。环境的影响固然存在,但是基因的作用似乎更为强大,真正的自由意志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第二环节——畅谈基因技术的未来:
第二环节是集体讨论,我们集中讨论了对于“基因技术未来”的看法,涉及社会阶级固化、伦理道德、法律修正等层面。
正如书中所写——“常态就是进化的对立面”,利用基因技术治愈遗传病对人们而言极具魅力和吸引力,从个人层面而言意义重大,但是从人类的整体利益来看,我们也很可能因此丧失更多的“天才”。
历史总是重复的,但是历史又是螺旋上升的,我们难以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是从各个学科的发展来看,学科技术的进步是不可遏制的趋势,基因技术的研究也一定会进行下去。人们虽然不断犯错,但是我们又在不断自我修正,所以我们还是可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未来。
Evllar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