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论与现实第二十六篇

因果论与现实(第二十六篇)

(杂文类)

Forward·佛卧德年1月20日于北京

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

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有很多种,每一次经济危机的发生都有不同的起因,虽然经济危机的表面现象有相似性,但本质是一样的,私有制、生产的相对过剩、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购物力下降。从前述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因果关系”,私有制是“因”,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危害是“果”,承担这个果的是广大老百姓。在这一点上,因果关系就有些说不通了,资本家种下的因与老百姓没有关系。为什么要老百姓来承担这个“果”?如果用三世因果来解释,也解释不通,难道这是所有人的业力?有些经济危机是全球性经济危机,佛教能够解释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吗?

不过有一点我想指出,我是通过拍脑袋拍岀来的真理,而且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倒霉的都是老百姓,在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制度里,倒霉的都是老百姓。即使到了共产主义,我这个观点也不会落后,依然有效,可能到了共产主义是“大家一块儿倒霉”。我这个观点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中是不成立的,到了共产主义,资本家已经死光光,两个阶级的对立就不存在了!我认为“成立”,世界的不确定因素会对我的观点起到支撑作用。

经济危机的发生大多以经济的崩溃而发生,导致多方崩溃、塌方。近些年来,由于货币的原因,经济危机的起因往往以金融危机开始,经济危机随即发生,两个危机的叠加会使危机持续时间更长,经济复苏更慢。经济学基本上可以认定是规律性波动,象声波一样有低谷,有高峰,经济学上将低谷定义为经济衰退或紧缩,高峰定义为经济过热或通胀,处在低谷向高峰得阶段是经济增长或逐渐衰退的时间段。经济复苏简单可以认定是从低谷向高峰的运动。如中国年发生两位数以上的通胀,经过几年的调控于年成功软着陆,这就是从高峰向低谷的运动,如果进入经济上认可的增长速度,不认为它是衰退,而是健康发展,但年由于政策惯性和先前过热造成的生产过剩使经济进入了通货紧缩阶段,也可以说是衰退,随后中国进行宏观调控,于年以后经济复苏。

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有过几次大危机,~年美国的经济危机持续了4年,萧条了10余年。30年代最有效的经济救国理论当属名噪一方的《凱恩斯主义》,《凱恩斯主义》不仅救了英国,也救了美国。罗斯福·新政采纳的就是凱恩斯主义,被其称之为“后凱恩斯主义”。

“凱恩斯主义”的特点,扩大政府财政预算,用印钞票的办法解决问题,即、所谓的“宏观调控”。凱恩斯政策可以称为“不信邪”政策,一方面,政府印钞票,另一方面、对富人采取高税收政策。富人不满意了,强烈反对,反对无效,爱咋咋地!富人以减少投资,甚至不投资威胁政府,政府不管那一套,我政府部门为了广大穷人的利益,资本家不投资,政府投资。穷人高兴了,穷人不掏一分钱,忍耐几年,扛也扛过去了。后来人将《凱恩斯主义》称为“凱恩斯革命”,政府用强制措施让富人缴税。实际上,欧洲古典经济学派的主流都是保护穷人利益的。欧洲古典经济学派不相信“市场”,称市场为“看不见的手”总在给政府捣乱,都是“市场经济”搞的鬼。

有人可能会问,大量印钞票不是会产生通货膨胀吗?不会,在经济危机时期,政府的投资主要投在生产领域,属于政府拨款,建造工厂,增加就业机会——而不是投资在生活领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政府投资后会就业问题就解决了,可以开工了,老百姓可以上班了,挣钱了。老百姓挣到钱后,自然会有消费需求,拉动内需,盘活总体经济。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经济政策都像抗菌素一样,会产生耐药性,长期使用的话就不灵了。

年的时候,美国经济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为“滞胀”,一方面是经济危机,另一方面是通货膨胀,这是一对矛盾,不应该同时出现,很困惑。这种现象在年的时候已经初露端倪,没有引起经济学家的足够重视,认为这是矛盾,是不会发生的。当危机真的到来时,政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经济现象,无所措手足。里根行政当局,穷尽脑汁,想出了对策,“货币主义+供应学派(供给学派)”以解决问题。具体表现为,消除滞胀最根本的方法是技术进步,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采取减税、减支、控货币、加速企业折旧等方式,鼓励工人努力工作与企业投资,并给予企业与市场更多的自由空间,增强活力。同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史称里根经济学。学经济的人都知道,此种作法有个别称,“以邻为壑经济学”。以邻为壑(beggar-my-neighbourpolices)是一个国家为改善自己国家经济状况而采取的经济措施(通常为了减少失业),欲对其他国家经济有不利之影响。这种经济学以转嫁危机为手段,以达到振兴本国经济发展的目的。“安倍经济学”、“特朗普经济学”都是这个路子。贸易保护主义

举例说明:年1月20日,特朗普入主白宫,就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首年已接近尾声,他做的一系列非同寻常的事情,令人瞩目。他与传统媒体格格不入,用推特“治国”,自己为自己代言。他怒怼多家媒体、废除多项制度、颁布新法令,讲话和出席活动时表情丰富堪称行走的表情包。回顾特朗普执政的一年间,民众对于特朗普执政一周年的表现也是毁誉参半。

当地时间年1月23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23日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PartnershipAgreement),也被称作“经济北约”,是目前重要的国际多边经济谈判组织,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StrategicEconomicPartnershipAgreement)。是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从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这不符合美国利益

中国也遇到了经济问题,采取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转型”。与西方不同的是,西方国家,美国是扩大生产来拉动需求,中国是减少生产拉动内需。本文不谈那么多,只讲一讲为什么要减少生产来拉动内需。这也是一个矛盾,按常理说,只有扩大生产,才能保障供给,供应出种类繁多的商品。供给侧是相对需求侧而言,商品供应多了,老百姓的选择商品的机会多了,需求也多了,这个问题如同美国当年的“滞胀”,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而且难以解决。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内行,指对某种事情或工作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门道,做事的诀窍和方法。外行,指对某种事情或工作不懂或没有经验的人。整条意思是:内行人看事情看方法看本质。这个词常与“外行看热闹”连用。外行看热闹,是指外行人看事情只能看看外表,看看热闹。这是一个具哲理性词语,用于说理比较有说服力。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长达30多年的时间,其中有9年为两位数增长,这个增长速度是个谜,“中国迷”。西方国家研究中国这么多年,迄今也无法解开这个迷,总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总想解迷。

实际上,身在中国的官员,基本上都能解部分的迷,至少自己布的迷局,自己能够解开。中国经济增长之迷,不是不存在问题,只是没有发作,爆发,一直在捂着、盖着,没有人愿意去解迷。中国社会矛盾非常大,社会严重畸形。但是中国人底层社会是无力的,受传统思想统治了若干年,只要有饭吃,谁也不会闹;只要今天的饭比昨天好,就会拍手鼓掌、打call,这是奴役思想,总是纵向比较,不是横向比较,是思维方式出了问题。我常听到人民的满足感,今天的日子比改革开放前好多了,好了不知多少倍。难怪中国人思维方式变化慢,如果你总是横向比较,与邻居比、与朋友比、与老同学比、与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比,与西方国家生活比较,你就会比出不足、比出差距、比出干劲,比岀精神、比出活力。

我今天借此机会发表一个谬论,如果你不如此比较的话,你就是皮革,目光短浅,沾沾自喜。

现在是什么时代

社会发展是有过程的,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由于蒸汽机的大力使用,推动了社会发展,故称为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出现,电机的使用,具有划时代意义,故称之为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战后),特别是互联网产生后,高新技术大力大展,一条条信息高速公路建立,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之于下一个是什么时代,要看发展,很可能人工智能时代马上到来。

这是个科技与物质如夜空焰火般的时代。无数的灵感让科技的光芒频繁而耀眼地闪耀在世人眼前。我们感到自己活在未来,我们可以越来越多地看到电影中的科幻设备。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享受到更多地方的劳动、美食、产品、服务……

这是个人民活在光天化日下的时代。你想让别人知道的、你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任何人都能轻易知道,甚至看到。你喜欢的、你不喜欢的,任何事物、思想、人、行为……都呼啸着从你眼前掠过。他们如此热烈,又如此渺小,像雪中的鞭炮,你只记得热闹,却说不出他们任何一个的声响,甚至说不出是哪一个最响,哪一个没响。

这是一个相信梦想的时代。更多的人幻想,更多的人尝试。无数满怀希望与理想的团队在拼搏,无数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名字倒下或蓬勃、或喘息或拼搏、或固执或跳脱……正因如此,我们放眼身处的世界,更相信自己地触碰到了未来。

这是一个躁动的时代。人们拥有的多了,在意的少了。人们抱着千个万个,却只想着下一个,只想着别人的,只想着他比我多一个。索取的人为了索取而索取,施予的人为了施予而施予……人们更愿意享受瞬间,更看重眼前。人们渴望抓住机会去放纵、去享受,去体验更丰富的人生,以至于纯真或厮守或安定的机会虽然依旧可贵,却在人们的慷慨激昂中静静躺在收银台的角落,即便在最后仍有机会拥有,但没什么人再去注意了,何况也不是免费的。这是一个正在飞速变化的时代……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了这样的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Thisisthebesttime,thisistheworsttime,thisistheageofwisdom,thisisastupidtime;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很多人都是困惑的,觉得世界有些不对劲,但却不知道为什么。好像人人都活在梦中,任人摆布。冥冥中总有一个声音在询问:你坚信不移的东西都是真的吗?你能从那样的梦中醒来吗?当你真的醒来时,你能面对这一切吗?面对强大的敌人,个人的挣扎显得那么苍白和无力。对于未来,人们不安着、恐慌着,但是人们又梦想着、寻觅着一个真实的现在。

现在,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又要到来,可是,我看不到未来,也看不到希望。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

作为一种时刻准备采取行动的力量,自然选择的作用远远超出人类微弱的努力,一如绝伦天工之优于人工手笔。”达尔文在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如此写道:一个半世纪之后的今天,先哲关于自然和人类力量对比的观点受到质疑。近代人类文明的突飞猛进让自然演化的步伐相形见绌。当有马可以骑,谁还会选择跑呢?

文化和科技是促进今日世界发展的主要动力。电子显示屏和24小时时间制在几百年间重塑了世界面貌,但我们的身体却未对此作出任何堪称及时的转变。

传统的遗传依赖偶然变异和有性繁殖传播。小鼠每三周繁殖一代,人类需要三十年左右才能产生下一代。按照这个速度,新遗传特性需要数千年才能在整个人群中普及。鉴于遗传演化的繁琐和低效,它被技术取代也不足为奇。

“在DNA的时代,一个新突变需要十万年的时间才能传播自身。今天一个新款手机或革命性的生产程序在一周内便可传遍世界。”哈佛和MIT分子工程师乔治·丘奇(GeorgeChurch)感叹。

在当下这个科技的盛世,自然演化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显得太过缓慢。人类开始手动参与自身的演化。这些技术的成果将在其后代身上得到直接体现。十代之后的新生儿将拥有两倍于我们的智商。更高的智力配合更快的繁殖速度,未来人的情景实难揣测。

野心和科技狂飙起来,最终拖人类后腿的可能只剩下人类肉体本身。当原生基因组无法满足人类的改造需求,我们还有CRISPR-Cas9基因编辑这件终极武器。如果将辅助生殖比作下餐馆,IVF试管婴儿好比照菜单点菜,基因编辑则是直接将厨房打开任你发挥。

如果人类,我们中国人跟不上世界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仅仅停留在自满自足中原地踏步,我们终将被历史淘汰,退出人类的组群。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这40年社会发展的速度让我们不得不想:如果让一只被人们称为雪橇三傻的哈士奇当国家领导人,我们这个新时代中国也比现在强不知多少倍……

正是中国底层的思维方式之低,意识形态之乱,恰好符合了上层建筑、统治阶级的要求和利益。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可以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相提并论。所谓“民”就是劳力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说劳力者干劳力者的事,别叫他们知道劳心者们是怎样的真实想法。也就是不要“僭越”的意思。很有愚民的味道,对吧?但这能成为名言也不止是愚民的问题,更有现实合理性。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因为你让劳力者了解劳心者的想法,不代表劳力者会觉悟,或者感激你。反而更可能的是——他们还是理解不了,能理解的话就不是劳力者了。然后就是恼羞成怒。这个信息传达者反而成为了被攻击的对象。他们不仅不会相信,而且认为你才别有用心。由此,好心被当成驴肝肺,反受其害。比如论述宗教形成的工具性角色时,很多人就已经愤怒了。居然你也搞这套?看透你了,神棍一只!虽然他们秉持的本来就是准宗教的信仰。但这是不自知的,就别解释了,越解释扣的帽子越多。所以,这算得上是自古以来的血淋淋的教训。就是劳力者,不能告诉他们不配知道的东西。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论语·泰伯》中的名句,也是近一百年批评儒家轻视人民的靶子。如果句读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翻译为“人民可以让他们去干活,但是不能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去干活。”这么一解,儒家在官方宣传口中统治愚民的一面便毫无疑问的凸显了出来。但是,有泼脏水的就有洗地的。如果把句读变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变成了这样“如果舆论许可,就让百姓去做,如果舆论不许可,就让百姓一起去知道。”这么一解,不但前文中的愚民色彩消失殆尽,甚至透出了现代民主精神的光辉。治学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微观,比如像上文的句读法,还有一种是宏观,便是从整个孔子的思想体系入手。如果如果从这一角度解释“使由使知”,就要先搞懂在孔子的话语体系中,主语“民”的含义。在孔子看来“民”是之那些心智愚昧,道德瑕疵的群体,他们需要统治者“风行草偃”式的教化。这种解释虽然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儒家愚民的指控,但是又陷入了轻视劳动人民的泥潭。(如无特殊提示,通篇的儒家是先秦的儒家,董仲舒以后的儒家已经不是作为一种思想,而是一种政治形态而存在)要想真正搞懂这句话,首先要看看传统注释。首先我们要抛弃的是康有为这种别有用心的二把刀,直接看朱熹。朱熹的解释大意是“百姓可以按照道理去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按照道理去做。”这就把孔子的态度变成了陈述句。淡化了这句话的愚民意味,但是显得孔圣人认为人民能力低下。顺便说一句,孔子认为统治者是君子,被统治者是小人。君子和小人没有今天道德意义上的偏差,儒家的理念正是:如果小人有德,也会成为君子。是吗?这样一解,就有些通畅了。《孟子》中说:“终身由之,而不知其所道者,众矣。”这就是说终身都在按规矩做事,却不知道为什么的,是大多数。普通人索要遵循的是普通的生活。所谓“慎独”,所谓“内圣外王”,不是一般人能消费的起的。如果普通人也以这个为目标,就会发展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悲剧和社会上遍地伪君子的闹剧。儒家的人性观,始终是本善的。要不孔子的推己及人是如何去推的呢?所以儒家在这一基础上提倡教化在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这句话也是这个意思的体现。整个翻译过来就是“人民可以通过圣人榜样的力量进行教化,但让他们知道深层次的“道”就太难了。”百姓心中本来的善通过引导,是可以实践儒家道德观的。但是让他们去追溯并严格的执行,不是太难了吗?儒学是愚民工具,不断教导人民“中庸之道”,教导社会中的人们“听话”,和谐运转的日常之道。

拉仇恨

在国际交往场合,如果由第三人居中介绍,正确的介绍顺序是()A.先把身份高的介绍给身份低的B.先把身份低的介绍给身份高的C.先介绍谁都可以这是一道北京奥运礼仪知识竞赛的试题,你的选项是什么?这道题曾经发给十个人,有中学生,有大学生,有待业青年,有公司老板,在他们的答案中,有两人选择B——先把身份低的介绍给身份高的,有一人选择排除C,A和B中选一个,剩下的七人全部选择的是A——先把身份高的介绍给身份低的。看到这样的结果,你作何感想?和一个外国朋友聊到这个测试,他说了一句十分精辟的话:因为你是给中国人做的。这就是中国人的奴役性,有权有势奴役别人,无权无势被别人奴役,中国人的奴役性,根深蒂固。中国是个有着长期被压迫历史的国家,从上古时代的奴隶制族群炎黄开始,直至清王朝的轰然坍塌,中国这片神圣东方大陆上的人民在奴隶、封建王朝的酷政下被奴役了上千年。配合“奴”(儒)家思想,将卑恭、谦逊的训读人思想深植人心,将中国人民驯化为温文尔雅、卑躬谦逊的文化人的同时,也磨灭了人民源自骨子里那摧毁一切压迫的精神力量。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法律上规定人与人的平等性,思想上倡导人与人平等的理念,但骨子里从来不相信人与人是平等的,在认为自己社会地位低下的时侯,心甘情愿的被别人统治,被别人奴役:当有一天自己登上内心金字塔上层的时侯,贪婪的奴役你所认为的下层人民,人与人之间尊卑贵贱世代繁衍,思想上的桎梏永不翻身,中国人民啊,我们看见美国南北战争的过去,解除了奴隶们的枷锁。今天我们不需要枪炮,只需要每个人拿出自己的良心和不屈精神,去打败内心数千年挥之不去的奴性与被奴役性,到底还要多久?

“国民劣根性”问题是“五四”知识分子们率先提出的。谈及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鲁迅。其实不唯鲁迅,这是那时诸多知识分子共同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北京哪里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gn/24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