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男性精液质量逐年下降的消息不绝于耳,除非感同身受,否则一般人难以相信。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中国人口协会在年末发布的报告中称,中国不孕不育患者已超过万,占育龄人口的12.5%,目前更是上升至15%左右。其中,男性的精液质量正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精子数量降幅达40%以上,与三四十年前相比,男性每毫升精液所含精子数量已从1亿个左右降至目前的万个,大约10%~20%的患者为无精子症。进入21世纪以来,不孕症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医学难题。“有些人认为生孩子是女性的事,男性播了种就能坐等收成,那可不见得”。现在男性因素占到了50%,精液质量普遍呈下降趋势,来门诊看不育症的人群逐渐增加,比如说精子活力低下,浓度偏少,畸形率升高,甚至无精子症等经常都能碰到,这些都难得使其配偶受孕。此外,由于追求高学历的竞争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导致生育年龄偏大、生殖道的反复感染和不良的饮食生活方式等都会影响男性“生命种子”的质量。而常见的如睾丸炎或前列腺炎,也可能致输精管道阻塞、精液中白细胞的作用以及精浆异常等,都对正常怀孕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备孕是夫妻俩的事儿。备孕之前,男人也应该充分评估一下自己的生育能力,做到优生优育,预防出生缺陷。
针对男性生育方面的评估的话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看的
睾丸的体积,如果男性睾丸小于6立方厘米,那么生育能力就会大打折扣的,若小于4立方厘米,基本上无生育能力,一般要达到生育能力的标准的话,单侧睾丸要大于12立方厘米,两侧睾丸相加大于25立方厘米。
性激素指标,包括6项(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每一项的激素的检查对那些生育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卵泡刺激素主要促进精子发育的,近几年来检查抑制素B,更能精准的明确睾丸的生精功能。
精液分析检查,精液分析包括精液量、颜色、气味、黏稠度、PH值、精子计数、精于活动能力、畸形精子率、精液内白细胞数量等
物理检查和基因检查,物理检查主要是判断男性有没有其他生殖系统疾病,基因检测的话主要是看有没有Y染色体的缺失,
那精液检查结果怎么看呢?
有时候,医院检查自己的精液分析报告时,都会被报告上各种数据搞得“蒙查查”,那么精液分析报告应该怎么看?对此,在精液报告中主要依据以下两个大指标。
首先为精浆理化指标,第一为PH值,一般正常的精浆偏碱性;第二为精液量,若精液数量少,不利于精子在女性体内展开,而精液量太大则有可能精子数比较“稀”;第三是精子液化时间,由于射精时精子是呈凝固状,正常情况下应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液化,若液化时间太长,则有可能影响精子活力。
其次是精子质量指数和精子运动力,在质量指数中,正常情况下每毫升精液内精子为万左右;运动力方面,精子主要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是前向精子,b是非前向精子,C级为没有方向原地打转的精子,而D级是不动的“死精”。在正常指标中,A级精子在精液内含量要大于32%,才有可能增加受孕成功率。
出现不育该怎么办?
男性不育该怎样治疗?不育主要由睾丸因素(如男性疾病、发育畸形等)和非睾丸因素(如年龄、激素下降、垂体疾病、慢性疾病、外伤、肿瘤化疗药物、生殖辅助腺感染,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等),针对两大不同类别有不同的治疗药物,例如年龄大、睾酮水平较低的患者,可通过雄激素治疗;若伴有其他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则先控制其基础性疾病,然后再针对具体情况用药。
专家表示,男性不医院的专科医生,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规范的个体化治疗,不要病急乱投医,盲目求助于什么民间的“偏方”、“秘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