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2染色体变异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考点一、染色体结构变异1.类型 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而引起的变异 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而引起的变异 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而引起的变异 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而引起的变异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_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性状的变异。考点二、染色体数目变异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2.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3.多倍体(1)概念: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内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2)特点:植株茎秆粗壮,叶片、果实、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相对高。4.单倍体(1)概念: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2)特点:植株矮小,而且高度不育。(3)单倍体育种 ①过程:花药单倍体植株正常生殖的纯合子新品种 ②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1.染色体结构四种变异类型2.易位与交叉互换3、染色体组数量的判断方法(1)据细胞分裂图像进行识别判断   以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标准,判断题目图示中的染色体组数。如下图所示: 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4条,生殖细胞中染色体2条,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②中子态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2条,生殖细胞中染色体2条,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 ③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4条,生殖细胞中染色体2条,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④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8条,生殖细胞中染色体2条,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2)据染色体形态判断   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下图所示的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a中有3条、b中有2条、c中各不相同,则可判定它们分别含3个、2个、1个染色体组。(3)据基因型判断   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就含几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如图所示:d~g中依次含4、2、3、1个染色体组。(4)据染色体数/形态数的比值判断   染色体数/形态数的比值意味着每种形态染色体数目的多少,每种形态染色体有几条,即含几个染色体组。如果蝇该比值为8条/4种形态=2,则果蝇含2个染色体组。4、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比较   5、三种可遗传变异比较   1.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 A.苯丙酮尿症携带者 B.21三体综合征 C.猫叫综合征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A   21三体综合征可通过观察细胞染色体组成来进行判断;猫叫综合征可根据新生儿的染色体结构的变化来进行判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可根据患者红细胞的形状来进行判断;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无法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因此选A。

2.下列情况中,没有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是(   ) A.用二倍体西瓜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 B.正常夫妇生出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孩子 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互换而导致的不育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C   A、B项均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数目变异,D项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结构变异;C项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因此选C项。

3.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④基因型为aaaBBBCcc的植株一定不是单倍体 ⑤基因型为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B   单倍体通常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①正确;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也为单倍体,②错误; 单倍体指的是个体,而不是细胞,③错误;若aaaBBBCcc的植株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④错误;   基因型为Abcd的生物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一般是单倍体,⑤正确。

4.如图表示某植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Aa、Bb、Cc、Dd代表四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各选项中,可能是该植物染色体组成的是(   ) A.ABCd       B.Aaaa C.AaBbCcDd    D.AaaBbb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B   由图可以看出该植物属于四倍体,因此其同源染色体应出现四次。

5.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列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 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D   由图可知,甲表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乙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甲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发生交叉互换后在原来的位置可能会换为原基因的等位基因,可导致丁的形成;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由于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的交换,因此易位后原位置的基因被换成控制其他性状的基因,可导致戊的形成。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

1.下列据图叙述不正确的是(双选)(   ) A.①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一条染色体 B.②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三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 C.③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三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二条染色体 D.④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四条染色体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C   分析简图可知,图①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一条染色体,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图②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两条染色体,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三倍体;图③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图④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四条染色体,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

2.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C   图①表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图②表示易位,A错误; 图③中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的缺失,B错误;图④中,若染色体3正常,染色体4则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若染色体4正常,染色体3则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C正确;图中4种变异都是遗传物质的改变,都能够遗传,D错误。

3.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代表着丝点,表中表示了由该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 B.b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 C.c是染色体着丝点改变引起的 D.d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C   a中5、6、7基因发生颠倒成了;b缺失了5、6基因;d染色体增添了一片段;c由原来的23-变成了-32,发生了颠倒,不是由着丝点改变引起的。

4.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 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D.甲、乙、丙三图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D分析甲图,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出现突起,可见另一条染色体出现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分析乙图,左边染色体为tt,另一端却不是等位基因,其等位基因位于图中左边的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这说明s或w在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基因转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甲、乙两图中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且都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所以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图为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所以D项正确。

5.将二倍体西瓜幼苗(基因型Aa)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西瓜,则(   ) A.该四倍体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B.该四倍体西瓜不能产生种子 C.该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不能产生后代 D.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但不能用显微镜观察到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A   将二倍体西瓜幼苗(基因型Aa)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西瓜,基因型为AAaa,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A正确;   该四倍体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可以产生种子,B错误;   该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子代为三倍体西瓜,三倍体西瓜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不能产生后代,C错误;   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是可遗传的,能用显微镜观察到,D错误。1.(.海南卷.21)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C   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有可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B错误;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C正确;   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错误。

2.(.江苏卷.10)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 B.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 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 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D与图甲相比,图乙染色体1发生了倒位,所以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1间不能正常联会,不能产生正常配子,A错误;   甲染色体1发生倒位形成乙,B错误;   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序列不完全相同,C错误;   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

3.(.天津卷.4)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   )B   由“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及减数分裂知识可知:低温诱导后染色体加倍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不变,只是变成4条染色体互为同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的每一极有4条染色体且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染色体加倍后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情况同加倍前的卵原细胞,即卵细胞中存在2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C错误。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卵细胞与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含有6条染色体,且3条互为同源染色体,受精卵发育成胚胎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和分化,分化不会改变遗传物质,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体细胞一样,而图示胚胎细胞虽说含6条染色体,但是2条互为同源;D错误。4.(.上海卷.27)图9显示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及其智障儿子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不考虑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任何情况下造成),造成儿子异常的根本原因是(   ) A.父亲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    B.母亲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 C.母亲染色体发生缺失   D.母亲染色体发生易位D   由图示可看出:父亲的染色体正常(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一致),母亲的染色体异常。若把图示亲本细胞中的染色体按从左到右编号为1、2、3、4,其中1与2为一对同源染色体,3与4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与父亲正常的染色体比较,可看出母亲细胞中的2号染色体的一段移接到了3号染色体上,这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由此可推断造成儿子异常的根本原因的母亲染色体发生易位;答案选D。5.(.山东卷.28)(14分)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1)若只根据实验一,可以推断出等位基因A、a位于______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填“常”“X”“Y”或“X”和“Y”)(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在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______。(3)用某基因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F2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F2中所占比例分别为______和______。(4)另用野生型灰体果蝇培育成两个果蝇突变品系。两个品系都是由于常染色体上基因隐性突变所致,产生相似的体色表现型—黑体。它们控制体色性状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①两品系分别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和d1基因所致,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   ②一个品系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基因所致,另一个品系是由于E基因突变成e基因所致,只要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即为黑体,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或图丙所示,为探究这两个品系的基因组成,请完成实验设计及结果预测。(注:不考虑交叉互换)   Ⅰ.用_______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型为____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否则,再用F1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   Ⅲ.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 (1)常 X X和Y(注:两空可颠倒) (2)AAXBYB、aaXbXb(注:顺序可颠倒) 1/3 (3)0 1/2 (4)Ⅰ.品系1和品系2(或两个品系) 黑体    Ⅱ.灰体︰黑体=9︰7    Ⅲ.灰体︰黑体=1︰1   (1)若实验一为正交,则实验二为反交。统计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无论正交和反交,F1都表现为长翅和刚毛,说明双亲都是纯合子。若只研究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无论正交和反交,在F2中,雌果蝇和雄果蝇中的数量比都是3︰1,据此可推断出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在实验一中,F2的雌果蝇都表现为刚毛,雄果蝇的刚毛与截毛的数量比是1︰1,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据此可推断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和Y染色体上。在实验二中,F2的雌果蝇的刚毛与截毛的数量比是1︰1,雄果蝇的刚毛与截毛的数量比是3︰1,如果等位基因B、b只位于X染色体上,理论上实验二的亲本基因型应分别为XBY、XbXb,F1的基因型为XBXb、XbY,进而推出在F2中,刚毛与截毛的数量比在雌果蝇和雄果蝇中都是1︰1,理论值与实验结果不符,说明等位基因B、b位于X和Y染色体上。   (2)结合对(1)的分析,可推知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B、aaXbXb。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则F1的基因型为XBXb、XbYB,F2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B、XbYB,四种基因型的数量比相等,含有基因B的果蝇均表现为长翅,所以在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1/3。   (3)用某基因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则“某基因的雄果蝇”的基因型应为XBYB。在实验一中,亲本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F1的基因型为XBXb、XBYb,F2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b、XbYb,四种基因型的数量比相等,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F2中所占比例为0;在实验二中,结合对(2)的分析可知,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F2中所占比例为1/2。   (4)Ⅰ.若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则品系1黑体的基因型为dd,品系2黑体的基因型为d1d1。用品系1和品系2为亲本进行杂交,F1基因型为dd1,表现型为黑体。    Ⅱ.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则品系1黑体的基因型为ddEE,品系2黑体的基因型为DDee。用品系1和品系2为亲本进行杂交,F1基因型为DdEe,F1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为灰体(9D_E_)︰黑体(3ddE_+3D_ee+1ddee)=9︰7。    Ⅲ.若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则品系1黑体的基因型为ddEE,品系2黑体的基因型为DDee。用品系1和品系2为亲本进行杂交,F1基因型为DdEe,因d和E连锁,D和e连锁,所以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2种:dE、De,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F1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为灰体(2EeDd)︰黑体(1ddEE+1DDee)=1︰1。高中知识平台高考动态励志成长学习方法资源分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gongshangzhuce.com/jyyf/7045.html


当前时间: